|
一、地壳运动 中、晚元古代的武陵期与雪峰期地壳运动在区内表现为大幅度的沉降活动,震旦纪沉积下不见底,未见震旦纪以前的地层出露。
晚古生代海西期为相对宁静时期,此期各纪地层间均为整合接触。
早古生代加里东期与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期地壳运动构造活动强烈,致使本区缺失志留系、中三叠统与上侏罗统,形成三个明显的不整合面,而且岩浆活动频繁。
新生代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由于地壳的上升、掀斜、坳褶和强烈的侵蚀作用,导致区内缺失第三系,最后为全区近代地形地貌奠定了基础。
区内主要地质构造多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与燕山期。这三个时期岩浆活动强烈,也是区内重要的成矿时期。
(一)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地壳运动 本期运动概分两幕。第一幕宜昌上升,发生于晚奥陶纪末期,属以上升为主的造陆运动,致使全区缺失志留系。第二幕加里东运动,发生于志留纪末期,江永与蓝山一线以南,下泥盆统源口组同寒武系呈高角度不整合;双牌打鼓坪以南,源口组与中泥盆统半山组一般呈渐变接触,局部为假整合。局部隆起地段,如道县后江桥、其昌岭等地,中泥盆统棋子桥组或上泥盆统佘田桥组有超复现象。越城岭花岗岩的侵入,为区内纬向构造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九嶷弧”,以及三个华夏系的隆起带和两个凹陷带构造。
(二)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期地壳运动 1.印支期地壳运动发生于早三叠世,以安源运动为主。全区地壳褶皱、回升,结束了本区海相沉积历史,且缺失中三叠统。祁阳县观音滩、黄泥塘、三口塘与江永县桃川等地,见上三叠统不整合复于石炭系之上;本期形成经向构造带与祁阳弧;并导致阳明山等岩体的侵入。2.燕山期地壳运动概分两幕。第一幕“阳路口上升”造陆运动,发生于中侏罗世之间,冷水滩市阳路口竹溪片附近,见中侏罗统阳路口组与下伏跃龙组呈假整合接触,而在祁阳县沙井则为不整合接触。第二幕宁镇运动发生于中侏罗世阳路口期末,下白垩统不整合复于前白垩系之上,使全区缺失上侏罗统。
燕山期地壳运动不但使华夏系(华夏式)活动又得到加强,并成生了新华夏系构造,同时在纬向构造内发生了都庞岭东体花岗岩、铜山岭花岗闪长岩、金鸡岭与西山花岗岩,以及双江口的侏罗纪火山凝灰岩的侵入或喷发。 二、构造体系 零陵地区地处祁阳弧形构造之南翼,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侧,东邻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西北部为新宁南北向构造带,西南为广西山字型构造东翼。
区内主要有纬向构造、经向构造、扭动构造和旋卷构造。
(一)纬向构造
根据区内岩浆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可划出三个东西向构造带。
1.阳明山——塔山东西向构造带
位于北纬26°00′~26°10′之间,阳明山——塔山一带,为一轴向近东西的隆起,核部由奥陶系组成。其边部为下中泥盆统环绕,核部有印支期花岗岩侵入,该隆起于阳明山西坡倾伏。
2.都庞岭——铜山岭——九嶷山东西向构造带
位于北纬25°05′~25°30′之间,主要由都庞岭东体花岗岩、铜山岭花岗闪长岩、祥林铺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小岩群、同禾田——迥龙圩花岗斑岩、金鸡岭花岗岩、沙子岭花岗闪长岩和西山花岗岩,以及两江口火山凝灰岩等岩体组成。另外,半山、两江口一带,由早古生界组成的一些紧密褶皱、断裂,走向近东西。
3.花山——姑婆山——太堡东西向构造带
位于北纬24°50′以南,带内侵入岩体东西向展布,主要有花山、金子岭、鸟羊山、姑婆山、大宁花岗岩,永和太堡花岗闪长岩、禾洞花岗岩,以及数量较多的小岩体如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煌斑岩、辉绿岩等岩群、岩脉。
上述三条构造带,均有隆起的特点。
(二)经向构造
区内走向南北的构造十分发育。
1.道县——姑婆山南北向坳陷构造带
位于东经Ill°20′~111°40′,北起双牌紫金山以南,经道县、江华南下人桂,为一北宽南窄的复向斜,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组成,线状褶皱及与轴线相并行的压性断裂特别发育。
2.宁远——江华南北向构造带
位于东经111°40′~112°20′之间,东、西分别与耒阳——临武和双牌——道县南北向构造带相邻,南延人两广,向北越过阳明山逐渐消失,总体上为一南北向复式背斜。其主要构造形迹由震旦、寒武和奥陶系组成。
3.牛头寨南北向构造带
位于本区西北角,规模较小,主要由牛头寨背斜及其西侧的一系列南北向压性断裂组成,自震旦系至石炭系均被卷人。褶皱发育于元古界至上古生界地层中,断裂切割了这些地层。
(三)扭动构造
1.华夏系构造
区内有三个明显的呈北东50°~55°走向的隆起带。一是紫云山至牛头寨至四明山隆 起带;二是都庞岭至紫金山至阳明山隆起带;三是萌渚岭至九嶷山隆起带。这三个隆起带之间为两个凹陷区,即零陵至祁阳凹陷区与江永至宁远凹陷区。
2.华夏式构造
全区有道县至中和、松柏至四马桥、涛圩至雪花顶、码市一带等华夏式构造,其走向与华夏系构造相同,但发育于燕山晚期。
3.新华夏系构造
构造线走向呈北25°~30°东,主要发育于都庞岭至紫金山至阳明山隆起及其两侧,构造形迹以压扭性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并有红色构造盆地相伴生。
4.多字型构造
零陵地区多字型构造有两个:永州黄田铺多字型构造,为祁阳弧形构造的低序次构造;宁远仁和多字型构造,为紫金山辐射状构造的低序次构造。
5.弧形构造
祁阳弧:在区内仅出露其南翼,构造形迹总体上为一向西凸出之弧形,南端受阻于紫金山至阳明山隆起,向北延至邵阳地区,卷入地层自震旦系至白垩系,由一系列呈弧形展布的、背斜、向斜与压扭性断裂以及低序次的旋卷构造、多字型构造组成。
九嶷弧:该弧为东西向构造的变种,位于本区南部九嶷山至萌渚岭隆起,由震旦系、寒武系浅变质岩组成,构造形迹以紧密的线状褶皱、倒转褶皱及一些与其轴线相平行的冲断裂为主。构造线自西南向东北,继由北东向改变为东西向、南东东向,从而构成一个向北凸起的弧形构造。
6.北西西向构造
走向北北西的祁阳至临武压性断裂与邵阳至蓝山压性断裂,规模巨大,延长百公里以上,沿途地层重复、缺失,挤压破碎,具明显压性兼扭性的特征,断续出露。
(四)旋卷构造
1.紫金山辐射状构造
位于永州市以南,道县、宁远以北,包括整个紫金山穹窿及其边缘,面积约400余平方公里。其底柱是紫金山穹窿,由奥陶系组成,其边缘褶皱和旋扭断裂,是迁就或改造了华夏系构造、南北向构造与新华夏系构造的构造形迹,多发生于边缘泥盆系、石炭系中,旋扭方向为反时针方向。
2.神下涡轮状构造
位于宁远东神下一带,面积500平方公里,由一些弧形褶皱与压扭性弧形断裂组成,旋扭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3.九嶷山帚状构造
位于宁远九嶷山脚下汪井向斜中,由三条压扭性断裂组成,其底柱可能为神下以南的隐状岩体,构造形迹往西北收敛,而向东南撒开。
4.芹菜塘涡轮状构造
位于冷水滩以东、祁阳弧形构造向东弯曲的内侧偏南部位,面积仅20平方公里,内旋作反时针方向旋扭,由四个弧形弯曲的褶皱轴面组成。
5.香花岭帚状构造
位于蓝山新圩至太平圩一带,香花岭短轴背斜的南缘,由一些向北面撒开,而向东南收敛的压扭性断裂组成,其底柱为香花岭短轴背斜。
6.湘源帚状构造
位于九疑山西体花岗岩体与金鸡岭花岗岩体之间,主要由三条断裂组成,三条断裂向北西收敛,向东南撒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