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颉同心 于 2011-3-11 21:22 编辑
【摘要】:滇东南地区的铝土矿床,层位时代为晚二叠世乐平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古风化壳红土型铝土矿床,由基性火山碎屑岩经红土化作用残积而成,红土化在剖面上从上而下逐渐减弱,矿层中仍部分保留了残余火山碎屑结构,一水硬铝石的δ~(18)O值为10.38%(SMOW);另一种是半局限海碳酸盐台地上的碎屑沉积铝土矿,矿层呈单层或复层,产于生物碎屑灰岩与炭质页岩的互层中,矿石中除常见的碎屑结构外,尚有蠕状变形的假鲕,其中细粒状、草莓状黄铁矿呈环状分布,表明有部分水铝石可能呈微粒悬浮在水体中后经沉积成岩而聚集成矿,δ~(18)值为15.62-19.29%(SMOW)。这两类矿床均程度不同地发育了氧化带,有的还能形成第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滇东南地区 一水硬铝石 矿床类型 堆积型铝土矿床 生物碎屑灰岩 火山碎屑结构 黄铁矿 红土化作用 碎屑沉积 晚二叠世
【DOI】:CNKI:SUN:YNZD.0.1992-02-000
【正文快照】: 滇东南地区的铝土矿床,不少研究者认为属沉积类型。经笔者观察和比较,认为在这类沉积矿床中,既有火山碎屑岩的古红土化原地堆积矿床,也有夹于海相碳酸盐岩中的碎屑沉积矿床。这两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及鉴别标志,在国内尚少报导。本文论述这两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判别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