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密级:                                          编号: 
 
xx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基础控制测量项目专业技术总结 
                   (xx市、xx县) 
  
xx省xxxxxx勘查院 
二〇〇九年九月 
  
xx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基础控制测量项目 
专业技术总结 
(xx市、xx县) 
 
 
   
   
  编写单位:xx省xxxxxx勘查院 
    编 写 者:           
                    2009年  月  日 
                
   
  审核意见:                                 
            
                  审核者:  
                  职  务: 
                                                          年  月  日 
    
目     录 
2任务概述 - 2 - 
2.2 任务名称 - 2 - 
2.2 任务来源及目的 - 2 - 
2.4 作业区 - 2 - 
2  生产安排 - 4 - 
2.2 生产安排 - 4 - 
2.2 完成工作量 - 4 - 
4、坐标系统 - 4 - 
4.2 平面坐标系统 - 4 - 
4.2 高程系统 - 4 - 
4、作业技术依据 - 4 - 
5、项目组织实施 - 4 - 
5.2 生产单位 - 4 - 
5.2 生产组织 - 4 - 
5.4 投入仪器设备 - 5 - 
5、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 5 - 
5.2 矿产权资料 - 5 - 
5.2 地形图资料 - 5 - 
5.4 控制点资料 - 5 - 
7、工作流程 - 5 - 
0、控制网布设方案 - 7 - 
0.2 控制点的布设 - 7 - 
0.2 选点埋石 - 25 - 
㈠.点位要求 - 25 - 
㈡.标石规格及埋设 - 25 - 
㈢.控制点编号 - 27 - 
0.4 点之记绘制 - 27 - 
9 控制网的施测 - 20 - 
⑴ 平面部分 - 20 - 
⑵ 高程部分 - 29 - 
⑶ 高差检核 - 29 - 
20、数据处理 - 29 - 
22、成果的质量情况 - 22 - 
22.2 质量控制 - 22 - 
22.2 质量检查 - 22 - 
22.4 精度统计 - 22 - 
22.4 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情况 - 42 - 
22.5 结论 - 42 - 
22、提交的资料 - 42 - 
24、附件 - 42 - 
附件(一) XX省矿业权核查GPS点点之记 - 44 - 
附件(二) GPS外业观测记录 - 44 - 
附件(三) D、E级GPS点标石规格及埋设示意图 - 45 - 
附件(四) D、E级GPS网联测网图 - 47 - 
附件(五) GPS控制点分布图 - 40 - 
 
 
《xx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基础控制测量项目》 
专业技术总结 
2任务概述 
2.2 任务名称 
   xx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基础控制测量项目(xx市、xx县部分) 
2.2 任务来源及目的 
  为了加强全省矿业权的科学管理,维护矿业权人合法利益,推进矿管政务公开,规范矿产资源勘察开发秩序,进一步做好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xx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利用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92号)的总体部署和《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xx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委托xx省测绘工程院承担定西市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野外实测”阶段的“基础控制测量”工作。 
2.4 作业区 
  xx位于xx省xx西段的南北两侧,是xx省蒙古族的聚居区,也是本省和xx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自治县辖地分南北两部分,中间与xx、xx、xx三县、市相隔,两地直线距离约一百三十多公里。南部坐落在祁连山脉的西缘,河西走廊西段的南侧,习惯称南山地区。东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邻,南与青海省天峻县接壤,西南及西部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毗连,北与xx、xx、xx三县、市衔接。面积45,220平方公里。北部xx地区在河西走廊西段的北侧,即古肃州之西北,习惯称北山地区。东邻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南望xx、xx,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北界蒙古国,是xx省惟一的边境地区。面积42,540平方公里。全县总面积55.74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0%,是全省地域最辽阔的边陲县份。全县设有5乡2镇,25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自治县党政军机关设在党城湾镇。全县有蒙古族、汉族、藏族、回族、裕固族、满族、鄂温克族、土族等0个民族,22,252人。 
  畜牧业是自治县的基础产业,以养羊为主,兼营牦牛、骆驼、马匹。xx草原面积辽阔。全县拥有42.270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54.20%。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进一步完善了草场有偿使用承包责任制,实行了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生产经营责任制,立足资源优势,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为自治县畜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前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070公里,简易公路贯通全县各乡镇,基本上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邮电通信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县五乡二镇都通有线电话或无线报话,其中距离县城较远的三乡一镇建立了邮电支局或邮电所,经常性地经办邮电通信业务。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快了邮电通信建设的步伐,完成了县城自动化电话改制和扩容建设项目,从而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有效服务。 
   xx市地处xx省河西走廊西部,东临钢城嘉峪关,西通xx旅游区,素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和通往中亚、东欧必经之地。 xx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中国石油第一城,有近50年的石油开采、加工历史。  
   现辖20个乡镇、50个行政村、4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人口20.2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9.72万人。全市总土地面积244.0万公顷,其中绿洲24.4万公顷 ,荒地25万公顷,山地45万公顷,沙漠2.4万公顷,戈壁57万公顷。总耕地面各2.5万公顷,森林覆盖面积4.7万公顷,草原24万公顷;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性气候,年均降水量 55.2毫米 ,蒸发量 2504.0毫米,年平均气温 5.9℃,平均无霜期244天,太阳幅射年总量在245.9—254.0千卡/平方百米之间,几乎是四川盆地的两倍。  
   xx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除石油已被大量开采外,还有煤、铁、铬、锰、铜、金、硫磺、石膏、芒硝等40多种矿产。 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经过近年发展已形成化工、炼轧钢、机械加工、建材、采矿、印刷、服装以及食品加工等各业并举的工业体系。 
   xx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蚕豆、啤酒花、甘草、甜菜、胡麻、棉花、孜然、黑瓜籽等。还盛产各种瓜果蔬菜和畜产品。 
2  生产安排 
2.2 生产安排 
  xx省xxxx在接受生产任务之后,院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了实施计划及细则,并积极组织测量技术人员学习《设计书》,《规范》,于2009年5月20日进入测区,开始项目的具体实施,于2009年9月20日完成了选点埋石和GPS联测等外业工作,于2009年9月20日完成了资料的整理。 
2.2 完成工作量 
  xx市、xx县两地共完成GPS过渡点05个、D级点45个、E级点207个。总计407个控制点。 
4、坐标系统 
4.2 平面坐标系统 
 本测区平面坐标系统采用统一4°带“2900西安坐标系”、“2954年北京坐标系”。  
4.2 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2905国家高程基准”。 
4、作业技术依据 
    ⑴《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20424—2002); 
   ⑵《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22090-92); 
⑶《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指南与技术要求》(书号:ISBN970-7-00245-  
242-2/P·202); 
⑷《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xx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实施方案》(甘 
肃省国土资源厅2000年5月); 
   ⑸ CH 2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⑹ CH 2004-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⑺经过xx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的《xx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基础控制测 
量专业技术设计书》(xx省xxxxxx勘查院2009年5月编写)。 
5、项目组织实施 
5.2 生产单位 
  本项目由xx省xxxxxx勘查院承担,本院具有《全国乙级测绘资格》证书。 
5.2 生产组织 
     该项目由xx省xxxxxx勘查院承担承担。 
     项目负责人:xx 
     技术负责人:xx 
     分项目负责人:xx 
     xx测绘公司共投入各类测绘技术人员20人,其中4名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25名技术员。 
5.4 投入仪器设备 
  ⑴ 南方9500型GPS接收机20台(套); 
  ⑵ 南方GPS静态数据处理平差软件5套。 
  ⑶ 拓普康全站仪5台(套); 
  ⑷笔记本电脑5台; 
  ⑸打印机2台; 
  ⑹对讲机20部; 
  ⑺工作用车5辆; 
  本测区所有用于采集数据的测量仪器设备均经过专业鉴定部门xx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并出具了合格证书。 
5、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5.2 矿产权资料 
  xx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2000年5月40日前由省、部级发证的探矿权、采矿权矿点分布图和相关表格数据,作为工作量计划和控制网设计布设的依据。 
5.2 地形图资料 
  2:20万地形图覆盖全测区,作为本项目测区踏勘、GPS控制网设计、生产计划、作业指挥用图。 
5.4 控制点资料 
  矿区周围所有国家级控制点(同时具有54、00坐标的控制点)进行收集。经实地踏勘,国家等级三角点标石完好稳固,成果可靠齐全,作为本项目平面平差计算的起算点使用。 
  xx省测绘局2007年完成的《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研究》成果中C级GPS点标石完好稳固,成果可靠齐全,作为本项目三维无约束平差计算的固定点使用。 
7、工作流程 
               
  
  
  
  
  
  
  
  
  
  
  
  
  
0、控制网布设方案 
0.2 控制点的布设 
  该项目矿点分布在xx市,xx县和xx境内的南部山区,分布区域大且零散,可作起算点的高等级控制点,分布不均匀,根据以上测区特点和设计书的要求,本测区基础控制网按D、E级GPS控制网要求布设。布网时面积较大的单个矿点或几个矿点连片分布并且起算点稀少区域,首级控制网按D级GPS控制网要求布设,加密网按E级GPS控制网要求布设。面积较小的单个矿点或起算点充足的区域,按E级GPS控制网要求布设。 
  控制点布设密度按:①面积小于20km2的独立矿点按每个矿点2个控制点布设,面积大于20km2的4-4个控制点;② 对于连片分布的小矿点,根据实地具体情况,共用了部分点,但每个矿点最少保证有2个控制点。 
  布网时D级GPS控制网边长控制在25km内,E级GPS控制网边长控制在20km内,GPS网由非同步、同步环构成闭合环,所有D、E级GPS网,均采用闭合环布设成几何网型。 
  根据以上布网原则和测区特点,xx市、xx县204个矿点共布设:xxxx煤矿D、E级GPS网、xx黑山北D、E级GPS网、xx昌马D、E级GPS网、xx县xx地区GPS网(碱湖子北xx、xx煤矿、xx煤矿)、xx县xx地区D、E级GPS网、xx县xx地区D、E级GPS网(450xx、公xx铜矿、xx煤矿、xx南一带、xxxx、xxxx、xxxx、xx铁矿、xx斯特xx)、xx县xx地区D、E级GPS网(xxxx一带xx、xx铁矿、xx钨矿、白石头沟、xx鉻矿、xx-黑刺沟xx、xx勒xx)、xx县石包城地区GPS网(xx山一带、xx河钨矿、xx铁矿、xxxx)、xx县xx地区GPS网(xxxx2、xx-xx一带、xx铁矿)计算成果。 
  xxxx煤矿GPS网布设了D级GPS过渡点4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022”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C022”、“xx南”、“长山头南”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四等三角点“窟窿山”作为检核点。布设了E级GPS点5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000”、“窟窿山”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000”、“窟窿山”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 
  xx黑山北GPS网布设了D级GPS过渡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二墩东北”、“4200”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二墩东北”、“4200”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E级GPS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700”、“JQD702”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700”、“JQD702”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 
  xx昌马GPS网布设了D级GPS过渡点7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020”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黄土包”、“土杂山”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昌马xx、南湖西xx两个E级GPS网,昌马xx布设了E级GPS点2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00”、“JQGD002”、“JQGD002”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00”、“JQGD002”、“JQGD002”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南湖西xx布设了E级GPS点4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002”、“JQGD705”和 国家三角点“黄土包”、“土杂山”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 “JQGD002”、“JQGD705”和 国家三角点“黄土包”、“土杂山”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 
  xx县xx地区GPS网:2,碱湖子北xxGPS网布设了D级GPS过渡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xx南山”、“钱楼子东山”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xx南山”、“钱楼子东山”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742”、“JQGD744”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742”、“JQGD744”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2,xx煤矿GPS网布设了D级GPS过渡点2点,D级GPS点4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029”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xx南山”、“钱楼子东山”“C029”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二等三角点“红柳沟南山”作为检核点。布设了E级GPS点25点,起算点5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729”、“JQGD545”、“JQGD542” 和国家三角点“xx南山”、“钱楼子东山”、“红柳沟南山”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729”、“JQGD545”、“JQGD542” 和国家三角点“xx南山”、“钱楼子东山”、“红柳沟南山”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4,xx煤矿GPS网布设了D级GPS过渡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Ⅰ-24”、“Ⅰ-20”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Ⅰ-24”、“Ⅰ-20”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4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040”、“JQGD049”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040”、“JQGD049”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 
  xx县xx地区GPS网D级GPS点0点,过渡点5点,起算点9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002”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独xx”、“黑石山”、“20”、“40”、“xx”、“五峰山”、“东大泉”、“C002”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等三角点“29”作为检核点。布设了xx铁矿四矿区、七角井铁矿、五峰山铁矿三个E级GPS网布,xx铁矿四矿区布设了E级GPS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独xx”、“黑石山”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独xx”、“黑石山”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七角井铁矿布设了E级GPS点0点,起算点5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20”、“29”、“40”和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500”、“JQD555”、“JQD054”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20”、“29”、“40”和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500”、“JQD555”、“JQD054”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五峰山铁矿布设了E级GPS点5点,起算点5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五峰山”、“东大泉”和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059”、“JQD057”、“JQD550”、“JQD745”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五峰山”、“东大泉”和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059”、“JQD057”、“JQD550”、“JQD745”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 
  xx县xx地区GPS网:2,xxxx一带xx布设了D级GPS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肚腹台子”、“青山”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肚腹台子”、“青山”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5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750”和国家二等三角点“青山”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750”和国家二等三角点“青山”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2,xx钨矿GPS网布设了D级GPS点2点,过渡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肚腹台子”、“青山”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肚腹台子”、“青山”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4xx铁矿GPS网布设了D级GPS点2点,过渡点4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SC20”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xx北”和“SC20”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5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550”、“JQGD759”、“JQD554”、”JQD559”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550”、“JQGD759”、“JQD554”、”JQD559”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4,白石头沟GPS网布设了D级GPS点4点,过渡点4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4205”、“2222”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4205”、“2222”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5,xx鉻矿GPS网,该控制网以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的GPS点“JQE754”、“JQE755”、“JQE054”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4205”、“2222”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4点,起算点4点,以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的GPS点“JQE754”、“JQE755”、“JQE054” 、国家三角点“4205”、“2222”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5,xx- 黑刺沟xxGPS网,该控制网以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的GPS点“JQE554”、“JQE555”、“JQE555”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盐池湾南”、“2204”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22点,起算点4点,以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的GPS点“JQE554”、“JQE555”、“JQE555”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盐池湾南”、“2204”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7,xx勒xxGPS网,该控制网以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的GPS点“JQE550”、“JQE559”、“JQE570”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4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的GPS点“JQE550”、“JQE559”、“JQE570”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 
  xx县xx地区GPS网:2,450xxGPS网布设了D级GPS点7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的GPS点“JQE525”、“JQE527”、“JQE520”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马鞍山”、“明水基北”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一等三角点“xx”作为检核点。布设了E级GPS点25点,起算点20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725”“JQD724”、“JQD524”、“JQD027“、”JQD025“、”JQD529“、”JQD524“ 和国家三角点“马鞍山”“明水基北”、“xx”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725”、“JQD724”、“JQD524”、“JQD027“、”JQD025“、”JQD529“、”JQD524“ 和国家三角点“马鞍山”、“明水基北”、“xx”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2,公xx铜矿—xx铁矿GPS网布设了D级GPS点2点,过渡点9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S02”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黑石山”、“K—24”和“CS02”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0点,起算点5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22”、“JQGD020”、“JQGD022” 和国家三角点“K—24”、“黑石山”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22”、“JQGD020”、“JQGD022” 和国家三角点“K—24”、“黑石山”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4,xx煤矿GPS网布设了D级GPS点2点,过渡点4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005”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xx街”、“牛角北山”和“C005”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等三角点“04”作为检核点,布设了E级GPS点27点,起算点5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00”、“JQGD707”、“JQGD700”、“JQD007“ 和国家三角点“牛角北山”、“04”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00”、“JQGD707”、“JQGD700”、“JQD007“ 和国家三角点“牛角北山”、“04”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4,xx南一带、梭梭xxGPS网布设了D级GPS点2点,过渡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黑山梁”、“07”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黑山梁”、“07”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7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520”、“JQD527”、“JQGD722”、“JQD024”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D520”、“JQD527”、“JQGD722”、“JQD024”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5,xxxxGPS网布设了D级GPS点2点,过渡点4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005”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xx东山”、“20”和“C005”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5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025”、“JQD545” 和国家三角点“02”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025”、“JQD545” 和国家三角点“02”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5,xxxxGPS网布设了D级过渡点5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005”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xx东山”、“西涧泉东南”和“C005”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二等三角点“西涧泉南”作为检核点,布设了E级GPS点20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42”、“JQD542” 和国家三角点“西涧泉东南”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42”、“JQD542” 和国家三角点“西涧泉东南”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7,xx斯特xx布设了D级GPS点2点,过渡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 国家三角点“七个井”、“G22”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 国家三角点“七个井”、“G22”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0,xx铁矿GPS网布设了D级GPS点4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S02”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G22”、“K—24”和“CS02”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 
  xx县石包城地区GPS网2,xx山一带GPS网布设了D级过渡点5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CS22”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2204”、“20”、和“CS22”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等三角点“07”作为检核点,布设了E级GPS点20点,起算点5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44”、“JQGD545”、JQGD552”、JQGD554”、JQGD042” 和国家三角点“07”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44”、JQGD545”、JQGD552”、JQGD554”、JQGD042” 和国家三角点“07”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2,xx河钨矿GPS网布设了D级过渡点5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国家三角点“2204”、“20”、和“CS22”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2204”、“20”、和“CS22”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047”、JQGD554”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047”、JQGD554”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4,xxxxGPS网布设了E级GPS点4点,起算点4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94”、“JQGD705”、“JQGD705 ”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94”、“JQGD705”、“JQGD705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4,xx铜矿GPS网布设了E级GPS点4点,由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 
  xx县xx地区GPS网2,xx铁矿、xxxx2布设了D级GPS点2点,过渡点4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该控制网以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的GPS点“JQE574”、“JQE577”、“JQE570”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xx西山”、“xx南山”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布设了E级GPS点20点,起算点5点,该控制网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79”、“JQGD502”、“JQGD572 ” “JQGD057”、“JQGD070 ” 和国家三角点“xx西山”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79”、“JQGD502”、“JQGD572 ” “JQGD057”、“JQGD070 ” 和国家三角点“xx西山”以同期施测的D级GPS点“JQGD594”、“JQGD705”、“JQGD705 ”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2,xx-xx一带布设了D级GPS点25点,过渡点2点,起算点2点,该控制网以该控制网以西安大地计算中心计算的GPS点“JQE509”、“JQE590”、“忍岗沟脑”作为三维无约束平差的起算点。以国家三角点“忍岗沟脑”、“野牛滩”作为二维约束平差的起算点。 
0.2 选点埋石  
㈠.点位要求 
  D级GPS点主要布设在测区外围和制高点处,能够控制整个测区,便于与高等级控制点联测并满足E级GPS网加密需要。E级GPS点在D级GPS点间布设,满足GPS点位要求的情况下,在矿点的主矿井附近尽量布设点位。E级GPS点每点至少能与另外一点通视。选点时主要考虑了点位的如下要求: 
  ⑴点位选在地面基础稳固,易于保存的地方,尽量避免在耕地、施工区等处选点; 
  ⑵点位选在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展的地方,如D级GPS点考虑与国家高等级控制点联测,E级GPS点考虑到采用导线测量等手段进行加密; 
  ⑶点位便于安置仪器,周围视野开阔,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大于25°; 
  ⑷点位周围无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塔(如电视台、电台和微波站等),其距离均大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通道,其距离大于50m; 
  ⑸点位周围无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如大型建筑物、大面积水域等; 
  ⑹点位选在不易受水淹、潮湿、易发生土崩、滑波、泥石流、沉陷或地下水位较高处。 
㈡.标石规格及埋设 
  由于本项目作业工期要求紧,以及测区均位于交通不便的高山区等特殊情况,故除能利用的保存完好的原有矿区控制点和三角点外,其它布设的D、E级GPS控制点采用现场浇铸的方法制做,过渡点采用简易标石。标石中心标志采用统一加工定制的不锈钢标志(中心标志图附件三)。标石现浇时,挖口径大于45cm、深50cm的坑,坑底地基夯实后填入20~25cm高的水泥砂浆,将直径25cm、高50cm的PVC管嵌入水泥砂浆内,然后把水泥砂浆一层层添加、捣实,把PVC管填满抹平,放置中心标志时字头朝北,标志面与水泥面平行镶嵌。标石面根据地形环境条件与地面等高或高于地面5~20cm设置。 
㈢.控制点编号 
  新埋设控制点以市为单位按D、E级分别编号,利用原有控制点标石的采用原点号,在点之记中加以说明,编号时无重合,但有个别空号。编号规则:D、E级点采用市名代码+等级码+自然序号的方法统一编号;过渡点采用市名代码+G+等级码+自然序号的方法统一编号(市名、等级代码表见下表),如:JQD002、JQE002 表示xx市2号D、E级GPS控制点,JQDG002、JQEG002 表示定西市2号D、E级GPS过渡点。 
表4-2区名代码表 
市名 
市名代码 
     xx市 
     JQ 
                  
                  
                     表4-2等级码表 
等级名称 
等级代码 
D级 
 D 
E级 
 E 
 
0.4 点之记绘制 
  控制点埋设完成后均在现场绘制了点之记,有固定地物能量取栓距的尽可能量取了不同方向的栓距,确实无法量取的只绘了略图,各种注记和文字说明尽量做到言简意赅表述清楚,近景照片取景合理即能看到标石面,又能尽可能多的反映点位周围的地物地貌情况,点之记绘制完后经xx人检查正确无误后才离开现场,内业在计算机上用CASS制图软件按统一格式绘制并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9 控制网的施测 
⑴ 平面部分 
  本测区采用标称精度为20mm+2ppm精度的了南方9500型20套GPS接收机进行施测。 
  定位模式采用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法。 
  测量时严格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本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的要求执行,在有效观测卫星总数大于4颗时,方进行数据采集,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取的天线高差值不大于4毫米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天线高值,天线高取值0.002m,天线高现场输入仪器内并同时记录在观测手簿上。GPS数据采集前预热和静置仪器5分钟,开机后接收机有关指示显示正常并通过自检后输入有关测站和时段控制信息。 
     测量时在现场按规定作业顺序填写了GPS外业观测手簿。GPS控制网观测基本技术指标见表4: 
    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                     表4 
项    目 
等  级 
要  求 
卫星高度角(°) 
D、E 
≧2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 
D、E 
≧4 
时段长(min) 
D 
≧50 
E 
≧45 
观测时段 
D、E 
≧2.5 
数据采样间隔(s) 
D、E 
25 
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数量 
D、E 
≧4 
测量模式 
D、E 
静态 
GDOP值 
D、E 
≦5 
⑵ 高程部分 
  本测区D、E级GPS点高程采用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方法求得,分别以“2007xx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C级GPS点为起算点分级布网。外业观测按D、E级GPS网的要求进行施测.  
⑶ 高差检核 
  对于经过“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格网数字模型”精化高程计算的采矿权矿点控制点高程,采用全站仪导线法进行了高差检核。两地抽取了22个矿点,检核比例是采矿权矿点个数的22%。 
20、数据处理 
  ⑴ GPS数据从南方9500型GPS接收机下载,然后采用经过生产检验的商用软件“南方测绘GPS数字处理(GPSpro Ver7.0)” 解算基线和平差计算。 
  基线解算采用的参数为:a用广播星历进行解算;b电离层改正采用标准模型;c对流层改正采用标准模型;d采用WGS04坐标系;e采用“码和相位”进行解算。 
  基线重复性检验和异、同步闭合差检验的限差如下: 
  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 ds≤2σ; 
  异步环闭合差应满足:WX≤4σ;  WY≤4σ;  WZ≤4σ;  WS≤4σ。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 
    D—相邻点间距离,km; 
    σ—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σ=; 
    n—闭合环边数; 
     
    WS=。 
 ⑵ GPS网无约束平差采用GPS随机软件(GPSpro Ver7.0)进行平差计算。 
  基线解算完成后,通过对基线向量的分析、检核求得GPS有效观测量,基线边采用合格的双差固定解作为基线解的最终结果,平差前对所有同步环、异步环和重复基线闭合差进行全面检查,均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与《设计书》要求后,以所有独立基线组成闭合图形,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在WGS-04系下,以大地水准面精化的GPS点空间直角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后提供了各控制点在WGS-04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三个坐标差观测值的总改正数,基线边长以及点位和边长的精度信息。 
  ⑷ GPS高程计算采用“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格网数字模型”求得,以水准面精化的C级GPS点空间直角三维坐标为起算数据,在WGS-04坐标系下,经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获得各点的大地坐标和大地高,以该成果为起算数据采用“2005xx省似大地水准面格网数字模型”软件求得各点的正常高。 
  ⑸高差检核:对外业观测手簿进行认真检查,观测值计算正确无误,各项限差符合《专业技术设计书》要求后,计算比较结果见下表 : 
   
   
   
   
   
   
   
矿区高差较差比较表 
序号 
矿区名称 
点号 
  
实测 
精化 
 高差较差计算 
 
距离(m) 
高差(m) 
高差(m) 
高差之差 
限差(m) 
 
  
  
  
(m) 
2 
xxxx煤矿 
JQE740-JQE742 
244.752 
-4.790 
-4.02 
-0.022 
±0.024 
 
 
 
 
2 
xxxxxx 
JQE725-JQE725 
575.074 
7.24 
7.25 
0.02 
±0.022 
 
 
 
 
4 
xx450xx 
JQE527-JQE520 
449.492 
4.542 
4.540 
0.025 
±0.020 
 
 
 
 
4 
xxxxxx 
JQE525-JQE525 
505.052 
-9.000 
-9.202 
-0.024 
±0.024 
 
 
 
 
5 
xxxx铁矿 
JQE547-JQE545 
409.472 
-0.022 
-0.005 
0.025 
±0.027 
 
 
 
 
5 
xxxx鉻矿 
JQE755-JQE754 
250.552 
-4.245 
-4.245 
0.02 
±0.025 
 
 
 
 
7 
xxxxxx 
JQE555-JQE554 
497.904 
220.444 
220.454 
0.02 
±0.022 
 
 
 
 
0 
xxxx铁矿 
JQE577-JQE570 
274.509 
25.949 
25.954 
0.025 
±0.025 
 
 
 
 
9 
xxxx勒xx 
JQE570-JQE559 
257.509 
-4.040 
-4.047 
0.022 
±0.025 
 
 
 
 
20 
xxxx煤矿 
JQE504-JQE504 
272.74 
-9.905 
-9.097 
0.009 
±0.025 
 
 
 
 
22 
xxxxxx 
JQE059-JQE050 
059.275 
-2.520 
-2.590 
0.02 
±0.020 
22 
xxxx铁矿 
JEE905-JQE905 
494.05 
20.254 
20.202 
0.027 
±0.022 
 
 
 
 
计算者:xx                                       
 检查者:xx  xx 
  由上表可见,在检核比较的22条边中,各条边高差之差均满足限差要求.。  
22、成果的质量情况 
22.2 质量控制 
  ⑴ 对所有资料的正确性进行分析和验证。 
  ⑵ 对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可靠性进行验证。 
  ⑶ 严格按《质量手册》中相关作业控制程序执行。 
  ⑷ 项目负责对各作业环节及工期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措施。 
  ⑸ 生产计划部门对本测区的技术方案的执行和有效性定期实施了监测。 
  ⑹ 院质量检验部门对本测区的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实施了检查和监督。 
22.2 质量检查 
  ⑴选点、埋石:对构网分布合理性,点位选址的通视情况、长久保存可能性的检查,埋石情况与技术要求的符合性全面检查。全部点位在选埋时,由部门检查人员跟踪检查,院部检查人员进行了巡视抽检。 
  ⑵平差计算:起算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检查,对所采用的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的检查,对平差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的检查。 
  ⑶成果资料:对资料全面性、准确性、整齐美观进行了检查。 
22.4 精度统计 
   
   
   
                     xx市D、E级GPS网精度统计表 
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市xx煤矿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90047 
 2/00000 
   ±22.2 
   ±50 
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市xx煤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04547   
2/45000 
±0.49 
±50 
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黑山北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772422 
2/00000 
±0.55 
±50 
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昌马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42227 
2/00000 
±20.0 
±50 
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昌马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505555 
2/45000 
±2.4 
±50 
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南湖西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57279 
2/45000 
±24.5 
±50 
                         xx县D、E级GPS网精度统计表 
7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碱湖子北xx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594444 
 2/00000 
   ±2.2 
   ±50 
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碱湖子北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25492 
2/45000 
±0.4 
±50 
9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煤矿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507029 
2/00000 
±4.4 
±50 
2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煤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5547 
2/45000 
±27.7 
±50 
2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煤矿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004754 
2/00000 
±2.2 
±50 
2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煤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425005 
2/45000 
±0.0 
±50 
                         xx县D、E级GPS网精度统计表 
2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地区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92572 
 2/00000 
   ±44.0 
   ±50 
2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铁矿四矿区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54554   
2/45000 
±2.4 
±50 
2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七角井铁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50945   
2/45000 
±0.0.4 
±50 
2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五峰山铁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002295 
2/45000 
±7.5 
±50 
27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450xx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025505 
2/00000 
±2.0 
±50 
2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450xxE级GPS网4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52000 
2/45000 
±2.2 
±50 
                         xx县D、E级GPS网精度统计表 
29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公xx铜矿—xx铁矿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22222   
 2/00000 
   ±4.9 
   ±50 
2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公xx铜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22950 
2/45000 
±2.2 
±50 
2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铁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990092 
2/45000 
±0.5 
±50 
2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煤矿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42452 
2/00000 
±25.2 
±50 
2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煤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9452   
2/45000 
±4.2 
±50 
2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南一带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524425 
2/00000 
±4.0 
±50 
                         xx县D、E级GPS网精度统计表 
2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南一带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22979 
 2/45000 
   ±2.5 
   ±50 
2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47045 
2/45000 
±2.2 
±50 
27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xx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405570 
2/00000 
±2.7 
±50 
2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520244 
2/45000 
±0.9 
±50 
29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xx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024059 
2/00000 
±2.2 
±50 
4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02522    
2/45000 
±2.5 
±50 
                       xx县D、E级GPS网精度统计表 
4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斯特xx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59070 
 2/00000 
   ±20.0 
   ±50 
4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xxxx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290520 
2/00000 
±2.9 
±50 
4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xx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55204   
2/45000 
±0.0 
±50 
4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铁矿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047292 
2/00000 
±5.5 
±50 
4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铁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97254   
2/45000 
±0.7 
±50 
4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钨矿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550050 
2/00000 
±4.4 
±50 
                       xx县D、E级GPS网精度统计表 
47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白石头沟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070540 
 2/00000 
   ±4.2 
   ±50 
4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勒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52795 
2/45000 
±0.5 
±50 
49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鉻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42255 
2/45000 
±4.4 
±50 
4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黑刺沟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42095   
2/45000 
±5.9 
±50 
4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平大扳钨矿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5522204 
2/00000 
±2.0 
±50 
4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549929 
2/45000 
±2.0 
±50 
                       xx县D、E级GPS网精度统计表 
4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山xx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552550 
 2/00000 
   ±20.2 
   ±50 
4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山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74457  
2/45000 
±44.0 
±50 
4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河钨矿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972409 
2/00000 
±2.2 
±50 
45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河钨矿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040404  
2/45000 
±0.4 
±50 
47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xx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70249 
2/45000 
±2.5 
±50 
4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xx2 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5470022 
2/00000 
±0.5 
±50 
                        
                       xx县D、E级GPS网精度统计表 
49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xx2 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292244 
 2/45000 
   ±0.4 
   ±50 
50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豹子xx—xx 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44205 
2/00000 
±7.2 
±50 
5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豹子xx铁矿 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027204 
2/00000 
±0.4 
±50 
52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豹子xx铁矿 E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257024 
2/45000 
±2.2 
±50 
54 
2954年北京坐标系统 
  xxxx铁矿 D级GPS网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限差 
最弱点点位误差(mm) 
限差(mm) 
 
2:400944   
2/00000 
±2.5 
±50 
计算者:xx                                                        
    检查者:xx  xx 
                      
22.4 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情况 
   
  2.由于矿点地处高山区,因此个别GPS点无通视方向; 
  2.利用旧点没有旧点号,按照新编号规则进行了编号。 
  4.为了保证点与点的通视、点位的长期保存以及满足本次矿业权实地核查要求,个别点位之间的最短边长小于规范要求。 
  4.由于设计中的国家点及个别C级点遭破坏,导致实际联测网图与设计网图存在一定的出入,以实际联测网图为准。 
22.5 结论 
   在项目施测过程中,对内外业工作进行了200%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在项目施测过程中及时进行纠正,由于作业人员在作业当中均按照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的原则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书》所制定的技术要求执行,从而确保了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在检查当中未发现质量不合乎要求的问题及违规作业问题;所有资料均按照《设计书》所规定的技术要求整理,计算正确,资料齐全,可以提交上级质检部门检查验收。 
22、提交的资料 
   测量任务完成后,将上交下列资料: 
序号 
成 果 名 称 
数 量 
备 注 
2 
《专业技术设计书》 
2份 
2 
《专业技术总结》 
2份 
含控制点联测网图 
4 
D、E级GPS平差计算手簿 
2份 
含计算略图 
4 
外业仪器检验资料 
2份 
5 
控制点点之记 
2份 
5 
D、E级GPS控制点外业观测手簿 
2份 
7 
D、E级GPS控制点成果表 
2份 
0 
院级质量检查报告 
2份 
9 
成果资料数据光盘 
2份 
24、附件 
 
附件(一) xx省矿业权核查GPS点点之记 
xx省矿业权核查GPS点点之记 
点名(或点号) 
概略位置 
(WGS-04) 
  N:     °    ′   ″ 
  E:     °    ′   ″  
等级 
 
土质 
所在图幅 
通视情况 
 
近景照片 
   
   
   
   
   
 
点位略图 
交 
通线 
路图 
 
 
 
 
 
交通 
情况 
说明 
高程联测方法 
高程等级 
利用旧点情况 
概略高程 
施测单位 
  
施测时间 
接收单位 
接收者 
接收时间 
选点者 
绘制者 
检查者 
备注 
 
 
附件(二) GPS外业观测记录 
xx省矿业权核查GPS观测记录手簿 
点  号 
点  名 
图幅编号 
观测员 
日期段号 
观测日期 
接收机名称及编号 
Leica 2240 
SNo: 
天线类型 
及其编号 
AX2202 
SNo: 
存储介质编号 
数据文件名 
CF卡 
SNo: 
近似纬度N 
近似经度E 
近似高程 
采样间隔 
25″ 
开始记录时间 
  
结束记录时间 
天线高测定 
天线高测定方法及略图 
点位略图 
测前:        测后: 
                     m 
                     m 
平均值                m 
天线常数值d: 0.45   m 
天线高e+d:            m 
 
记事 
 
 
xx省矿业权核查GPS观测记录手簿 
点  号 
点  名 
图幅编号 
观测员 
日期段号 
观测日期 
接收机名称及编号 
天线类型 
及其编号 
存储介质编号 
数据文件名 
近似纬度N 
近似经度E 
近似高程 
采样间隔 
25″ 
开始记录时间 
  
结束记录时间 
天线高测定 
天线高测定方法及略图 
点位略图 
测前:        测后: 
                    m 
                    m 
平均值              m 
天线常数值d: 0.45   m 
天线高e+d:          m 
 
记事 
 
 
   
附件(三) D、E级GPS点标石规格及埋设示意图 
   
  D、E级GPS点标石规格及埋设示意图 
   
   
   
   
   
   
   
   
   
   
   
   
   
   
   
   
   
   
   
   
   
   
   
   
附件(四) D、E级GPS网联测网图 
   
附件(五) GPS控制点分布图 
 
 
 
 
 
 
 
 
 
 
 
 
 
 
 
 
 
 
 
 
 
 
 
 
 
45 
 
 
                                           2009年9月                                  
   
-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