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02-25 | 作者:邓丽 李丹 |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
5 s( k. q/ D( X0 ~! G9 z* P+ V1 G4 { 备受各方关注而又一直秘而不宣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终于被揭开一角面纱。
1 q: U) d8 f, L$ E. r: U, Y) N 记者获悉,按照这一规划,全国有内蒙古、江苏、浙江、江西、河南等14个省区被纳入“十二五”重金属重点治理省区,有138个区域被列为重点治理区域,采矿、冶炼、铅蓄电池、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其制品五大行业的4452家企业被纳入重点监控。0 P$ R7 U4 i2 c
据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确认,这些企业当中,包括江西铜业、金川矿业、云南铜业、株洲冶炼等上市公司。. K3 B3 w' o/ `. B
“尤其是过去造成过污染的企业和区域,比如湖南湘江流域、安徽怀宁这些地方,将得到重点治理。”这位人士说。
9 L7 m4 I) Z- q9 z- | 根据这一规则,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排放量要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的水平。
h, A0 A1 l: Z+ u( S+ E “重金属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还是第一次,而且是要求把排放总量降下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把排放上升的速度降下来”,一位环保界人士对此评价说,这么大的减排幅度对被纳入重点监控的企业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 L2 M) }9 G! e 14省区被列为治理重点
* d& D) x: N% W7 z, ]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规划中被纳入重点监控名单的4452家企业,来自新疆、宁夏、青海、甘肃、 陕西、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山东、江西、安徽、福建18个省区。内蒙古、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14个省区被列为重点治理省区。; M; s( ~6 w9 _0 A1 n7 N4 j8 p
“新疆、宁夏、西藏列入重点监控的企业很少,只有很少几个,湖南列入的企业尤其多。”这位人士说。
& A5 r2 u! Z! @/ m3 V0 L& U 据他介绍,此次重点区域划分即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相对集中的地区,包括涉重产业密集地区或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区域,原则上落实到区县层次。
: a0 p) g* ~+ l% f 至于重点区域的选择标准,这位知情人士介绍说,一是涉重金属产业密集地区,或者涉重金属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投诉事件多发企业多的区县;二是单位面积的重金属产生量大,或者涉重金属产业产值(产品)较高、涉重金融产业集中的区县等。2 v" z7 N. r) u" d9 N
此外,还包括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地区。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区县;非背景性因素造成的连续多年环境质量持续较大幅度超标、重金属污染特征明显的区县、历史性重金属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的区县、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地区或事故频发区等。
0 y. S. ^; M2 T 据悉,上述省区的分管领导已经认可该规划。' m- M: Q) W. K. v% n( j
中央财政拟投百亿9 y" c7 L) z; f7 `
和别的一些类型的污染相比,重金属污染既难以察觉又难以治理,污染企业分布广泛,治理工程耗资巨大。; }, t; C+ k3 g7 E/ c4 w' S! p4 l
因此,在圈定重点治理区域和企业后,如何实施规划、如何考核、治理资金如何筹措,便成为关键。
' V; E- R4 P0 T8 I$ c “接下来这些涉及的省份都要做出一个实施细则,而环保部正在制定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考核方案。”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 C* \. _+ i) X. V$ F' _/ w 他说,在未来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中,现有的惩罚手段都会使用,比如罚款,限批,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制,对造成环境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重金属污染项目环评由省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国家可能从环评制度上提高审批等级。
9 O" q" I/ C2 O6 [ “这次重金属污染防治规范可能主要通过以奖促治,意思就是以后不会直接给钱了,做好了才给钱,比如说地方淘汰落后产能适当补贴。还要建立重金属污染准备金制度,以及重金属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类似于矿山开发资源补偿机制。”. b8 x% N2 E8 w6 e2 B+ q
至于治理资金的筹措,环保部部长周生贤2月18日曾在一个内部场合透露,“未来5年,中央财政将以百亿元为单位增加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投资”。
; I- a9 P# y! `, G) J 治理资金的一部分仍需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筹措,中央、地方、企业三方出资比例和机制尚待细则明确。
: O, O# p% @+ S* c5 b 地方主动加码# n4 ]* p9 o4 @$ N% C
重金属污染积弊已久,国务院和环保部此次下决心就重金属污染治理制订“十二五”专项规划,各省区也在加紧筹备实施,一些省份甚至自行加码,扩大监控范围和目标。
+ |1 L' c1 I$ ?9 B- A5 H “这次要停掉的企业可能上千家”,浙江省环保厅污控处处长喻志刚告诉本报记者,浙江从2009年底起就迅速开展了“十二五”重金属污染整治行动的规划编制。现在,《浙江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已完成制定,并在两个月前获得浙江省政府批复。& @4 D" Y1 c4 l8 E2 p3 m/ M! ?9 K
喻志刚透露,浙江这次共有7个区域(县为单位)列为国家重点整治区域,浙江省自己又另外加了11个区域,加起来总共有18个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域。企业方面,进入国家名单的不到300家,浙江省自己加到了305家。
# C3 j0 |* [+ G+ z- m3 W “国家现在给我们的要求是重点区域相比2007年排放下降15%,非重点区域是总量保持不变,我们自己要求是18个区域要减排20%,非重点区域要减排5%以上。”
- |4 M5 Y$ d: A8 w* u8 j 至于选取哪些县作为重点区域,喻志刚表示,这是根据各县重金属排污总量进行排名,前18名进入名单,这些县共占到全省排污总量的90%,比如,温州平阳县,铬CR的排放占全省的大头。7 o J/ y0 z$ k% M w9 q4 ?9 c
与其他省份不一样,浙江采矿、冶炼企业很少,主要以铅蓄电池、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其制品行业的重金属污染为主。为此,针对这些行业将制定准入标准。
6 ?4 p) G$ k; g# N3 f “全省的涉重金属企业我们掌握的有1000多家,划入18个重点防控区域的有529家,还有一些是打游击战,没有规划审批的。”
" i) V/ X% C: _' ` 对所有这些企业,都按照3个批次执行:有一定档次的标杆企业就地规范提升;有一定规模优势、但环境比较敏感的强制搬迁入园、集中整治,对整个园区按照标准验收;对低产能高风险的企业要彻底淘汰。- w$ g, M; m* B: d2 f/ a
据了解,浙江省地方在这次的治理中总共投资将会达到28亿元,这还不包括对关停企业的赔偿。 4 `$ M. W' V: P;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