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学者提出矿产资源评价与选区新思路 ) O4 K" e1 G u# M9 ?( h
强调重视地质证据,从壳幔深部演化角度审视地质过程、成矿作用过程 2 X8 ~; `& ~- k0 C+ ]0 X9 n
【2011-02-25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韦玉芳】
/ Q0 u; Y9 i& s/ v% v
4 c( \$ f0 {6 ?9 V3 J& h 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获悉,由该中心承担的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美环太平洋成矿带动力学背景与资源评价新方法研究》近日通过科技部验收。
4 C8 D- X, Y2 r7 k% M3 @% R7 K8 J8 {! Q3 F2 j v) j
该项目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提出的通过地质过程解析进行资源评价与选区的新思路尤其引人注目。据项目主要参与者邱瑞照博士介绍,《地质过程解析法——资源评价与选区》新方法的宗旨是:从系统地球科学出发,以大陆动力学为指导,以地质发展演化历史为序,重视地质证据,强调从壳幔深部演化角度来审视地质过程、成矿作用过程,阐明一个地区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发生的时期、以及波及的地区;对大规模成矿作用曾发生区域,研究、判别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后的地质作用对哪些地区进行了叠加改造,区分哪些地区改造得强,哪些地区改造得弱,辨别现今矿产资源的存留状态差异,从而作出资源潜力大小判别与选区。专家表示,这个项目的研究在方法和理念上是一种创新,为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X1 V2 M- a8 c
( Y% g, C3 |" B, F! T8 c
邱瑞照强调,一个地区的成矿作用可能有多期,而大规模成矿作用主要取决于最后一次的最强烈的岩浆—构造事件。只有通过地质解析,复原一个地区的地质过程,才有可能更好地认识成矿过程,更好地为勘查找矿、部署服务,提高找矿效果。
& b$ b- M1 Z+ D# M& x' [4 X, k4 w% j" U! S/ @5 m( A
环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巨型成矿带之一,涉及的国家多、矿产资源丰富,从中总结出的规律对于有的放矢地在相关国家搞好资源外交,支撑和推动我国实现资源、外交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0 `7 C" K) l `, f/ a; D
$ V* X- d5 `. a/ O& z6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