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南县位于黔东北铜仁地区西部,县城距贵阳375km,全境面积2230.5km2,地理坐标:东经107。52”~108。28”,北纬27。32”~28。09”。人口64万。 思南县境处于一系列北北东向背、向斜构造所影响的地区,由西至东依次分布有许家坝向斜、鹦鹉溪背斜、塘头向斜和枹木寨背斜。背斜轴部主要出露-奥陶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包括: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灰岩、中寒武统高台组白云岩、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组灰岩、下奥陶统桐梓组生物屑灰岩及红花园组灰岩等,构成境内的主要热储层;其上为下奥陶统湄潭组页岩、中上奥陶统十字坡组至五峰组页岩、志留系龙马溪组至迴星峭组砂页岩(间夹灰岩、泥灰岩),构成上述热储的盖层。上述构造受北北东向及北东东向断裂构造的切割,失去了其完整性,在断裂构造与背斜轴相交且地形较低或被河流切割的部位,为温泉的出露提供了条件,也为温泉(地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 思南县境出露的天然温泉主要有:鹦鹉溪温泉、罗湾坨温泉、兴隆温泉和天桥温泉,前两处温泉出露于鹦鹉溪背斜构造轴部附近的断裂构造影响带上,后两处温泉出露于枹木寨背斜轴部附近的断裂构造影响带上,简介如下: 1、鹦鹉溪温泉:位于思南县城北约20km的乌江西侧,在地质构造上处于鹦鹉溪背斜轴部受北北东向(倾向南东东)大河坝压性断裂构造影响的部位,热储为奥陶-寒武系灰岩、白云岩,原有7处天然温泉沿河谷出露,最大一处泉流量310m3/d,水温38℃。2007年由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进行了勘查,先后钻地热井两个(ZK1、2井),ZK-1井,成井于2007年8月,井出水量2000 m3/d,出水温度60℃;ZK-2井,成井于2008年4月,井出水量2700 m3/d,出水温度45℃。井抽水时,泉水位下降逐步断流,推测泉区可开采量近5000m3/d。温泉水pH值7.1~7.3,溶解性总固体含量787~1383mg/L,偏硅酸含量32.5~60.55mg/L,锶含量4.21~10.55mg/L,氟含量0.72~2.5mg/L,基本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钙、镁型,受低矿化水混合后可转为重碳酸硫酸钙、镁型,属中性微咸硫酸钙镁型氟、锶、硅医疗热矿水。 2、罗湾坨温泉:位于思南县城西南约30km的乌江南岸,在地质构造上处于鹦鹉溪背斜西翼受北北东向(倾向南东东)大河坝压性断裂构造影响的部位,热储为奥陶-寒武系灰岩、白云岩。2007年9月进行过勘查并提交了调查报告。现正进行地热井勘探。出露的天然泉流量795m3/d,水温47℃,pH值7.15矿化度1158mg/L,偏硅酸含量55.25mg/L,锶含量6.12mg/L,氟含量3.4mg/L,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钙、镁型,属中性微咸硫酸钙镁型氟、硅医疗热矿水。 3、兴隆温泉:位于思南县城南直线距离约30km、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枹木寨背斜构造东翼受北北东向石阡压性断裂构造影响的部位,热储为奥陶-寒武系灰岩、白云岩。有天然温泉出露,流量约1800m3/d(?),水温40℃,pH值7.2,矿化度688mg/L,偏硅酸含量51.0mg/L,锶含量5.2mgL,氟含量0.68mg/L,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钙、镁型,属中性低矿化硫酸钙镁型硅医疗热矿水。 4、天桥温泉:位于思南县城东南直线距离约20km,与兴隆温泉同处于枹木寨背斜构造带上,受北北东向石阡压性断裂构造和北东东向塘头压性断裂共同影响的部位,热储为奥陶-寒武系灰岩、白云岩。天然温泉流量约2000m3/d(?),水温50℃,pH值7.32,矿化度1238mg/L,偏硅酸含量58.32mg/L,锶含量8.5mg/L,氟含量3.5mg/L,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钙、镁型,属中性微咸硫酸钙镁型氟、硅医疗热矿水(见表1)。   表1     思南县主要温泉水化学特征简表 ※- 数值为溶解性总固体含量   上述温泉所在地,按热储法分鹦鹉溪、罗湾坨、兴隆-天桥三个片区对其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在圈定的热异常区约716.9km2范围内,储存地热总量180.40×1014kJ,折合标煤25.761亿t,地热水储存总量34.196亿m3,所含热量95.61×1012kJ,折合标煤13.65×106t;可利用地热水(温泉)总量5.129亿m3,所含热量14.34×1012kJ,折合标煤2.048×106t(见表2)。   表2    思南县主要温泉分布区地热(温泉)资源估算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