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860|回复: 1
收起左侧

[最新资讯] 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复制链接]

249

主题

1万

铜板

265

好友

资深会员

地质女郎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265

荣誉会员勋章

发表于 2011-2-1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今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工作,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类忘乎所以,妄想征服自然与主宰自然;以耗竭资源与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自然的发展道路,危及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促使人类对于自身行为进行反思,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只有协调相处,才能共存共荣。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给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目标,已经由局部性的问题转向全局性的课题,由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由解决具体生产问题,转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地质——工程系统和生态地质系统。
以建立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系统为目标,要求我们转变传统观念,建立新的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思路:(1)从局部的、分割式的思路分析研究对象,转变为以整体观、系统观来考察分析事物;(2)从单纯研究对象的自然属性,转变为同时研究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3)从以单一学科研究与处理问题,转变为以多学科交叉渗透研究与处理问题;(4)从以现象的规律研究为主,转向注重过程与机理的研究。
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工作,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历了发达国家将近一百年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也同步迅速增大。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集中引发了种种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在世界上并无先例。因此,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任务格外繁重,头绪众多,原本应当提前先行的水工环地质工作,经常处于紧跟追逐的被动状态。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看得见的手——行政干预——的功能已经明显弱化(主要表现为高层行政干预弱化,而地方的行政干预仍然起重要作用),而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的功能还远未完善,宏观资源配置缺乏有效手段。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条块分割体制,在行政干预弱化的情况下,使部门间的协同更加困难。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驱动,则使公益性、基础性的地质工作,受到明显冲击。这些体制与机制方面的种种矛盾,使得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运作与成果转化,遭遇特有的困难。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某些不协调现象——SARS爆发,粮油价格上升,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紧张,石油后备资源严重不足(2001年我国探明石油储量33亿吨,按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将在14年后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等)[新浪网,2004],投资过热的局面得不到有效控制。所有这些,一方面折射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积累的深层次体制与机制矛盾的浮现;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宏观调控缺乏足够的前瞻性与预警性。我们的水工环地质工作的部署,应该从中得到启发,在保证当前国家需要的同时,还需要拓宽视野,立足长远,开展具有前瞻性、预警性,以及全局战略意义的调查研究;与此同时,需要全面剖析地质调查的现行体制与机制,寻求有效运作的途径。
特定的国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决定了现阶段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既不能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模式,也无法搬用市场经济成熟条件下的国外经验,而必须探索适合我国当前实际的做法。
根据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面临的特殊形势与挑战,为了更好地面向国家目标,提高水工环地质调查的有效性,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全面地有预见性地进行需求分析;
(2)增加水工环地质调查的研究比重;
(3)开展多学科跨部门的协同调查项目;
(4)设置部分延伸到生产领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项目;
(5)引进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改进立项审批与项目评审方式;
(6)探索符合国情的运作体制与机制,优化配置地质调查资源,大力提高水工环地质调查的有效产出。
% l9 V3 G5 Q; d4 I9 ~0 P3 N

% S& p, e$ q" G8 Y
锄禾日当午,签到好辛苦!...

4

主题

3614

铜板

27

好友

资深会员

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264
发表于 2012-7-6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解!!!
追求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