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学家推测中国的二叠纪以前只有东北一小部、华北的一小部,以及华南的一小部是陆地。中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沿岸的平原、甚至新疆与青藏高原大部分都处于海洋覆盖之下,而且大部分是浅海,证明中国历史上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浅海面积。中国发现了那么多的古生代远古海洋化石也证明了这一点,二叠纪以后中国浅海慢慢消退,陆地不断的增多,但是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时期海水也多次入侵、消退,最后才形成了现在中国这个大陆版图。 地球的生物主要来自海洋,世界的石油与天然气也主要来自海洋,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藻类尸体以及树木的碳元素变化形成的(当然陆上的植物不少也形成煤)。既然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的地区处于浅海的覆盖之下而且中生代与新生代的海水也多次入侵与消退,证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生物化石资源以及油气资源。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主要成分是各种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的混合物。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的分子式都是由碳和氢组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也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证明要生成石油和天然气不仅需要大量碳元素还需要大量的氢元素。自然界有很多的碳元素,生物体也有很多碳元素,而氢元素主要在海水之中,所以要形成石油与天然气最好的环境就是在历史的海洋浅海地区,因为在浅海有大量的动植物生存。 当然,石油的成油机理有 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去年考察了一年北流市发现的化石群,发现很多原始生命化石诞生于大量黑色的石头之上,然后我就想:“这些黑色的石头会不会是远古时期树木碳化碎化后形成的化石,但是想了一下觉得不可能是五亿年前的树木形成的,因为五亿年前树木还没有出现,海底植物也是刚刚出现。”于是我敢肯定这些黑色的石头里面大量碳元素是地球诞生的时候就大量存在的。所以我在玉林市发现了那么多的远古树木沉积群的时候我就说过:“碳是生命诞生的元素之一,生物死亡之后其中一部分也会变成碳元素,这是一个伟大的循环。”所以地球不仅有大量的 生物沉积油,还有大量的石化油(听说苏联的一个著名的地质专家、石油专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也支持这种观点)。 科学家研究发现“海洋可以吸收和存储大量的二氧化碳。”当然,二氧化碳也溶于水,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雨水汇集到河流流入大海,所以大海吸收与存储的二氧化碳要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既然大量的碳元素通过循环系统流入含有大量氢元素的大海,那它们会不会形成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不过前提是需要一定的压力与温度。深海的压力是很高的,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深海的温度很低,所以要想在深海寻找石油最好在深海热泉与历史上发生过火山、热泉喷发的地方。如果大量的碳元素汇入大海与海水的大量的氢结合形成大量的石油与天然气,那石油与天然气就是可再生资源;当然石油的生成最少需要几百万年时间。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海有如此多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也是由甲烷组成)、石油与天然气的原因。 地球上有三个著名油气带,其中最著名的是处于北半球纬度30度附近的油气石油带。我之所以敢说中国有可能是世界上古生物化石资源与油气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国家,一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地形陆海情况与古生物化石丰富的情况,二是因为北半球纬度30度附近北回归线以北到里海至中国新疆、中国东北黑龙江一线是一个世界上著名的油气资源富集带。处于北半球纬度30度附近的国家有中国、沙特、伊朗、卡塔尔、阿联酋、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中亚的里海周边国家以及美洲的美国、墨西哥,这些国家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气生产国与地区。三是因为中国是处于北半球纬度30度附近的最大国家,拥有大量的平原与盆地。 现在陆地的石油与天然气一般集中在盆地、平原、沙漠、近海以及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三角洲等,中国有良好的油气基础,地质历史上是气候温暖的浅海环境,水生动植物丰富并有大范围的良好的储存构造,具备了形成和储藏石油的最佳条件。如果用十年探测与技术攻关,再用十年打井开采,中国应该成为世界油气强国,中国的石化工业、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以及能源安全也不会再受制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