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你好。
前面几篇文章里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地质立项的定义、选题、选区、初定方向、资料收集、综合整理、野外踏勘,最终确定方向并自我评价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开始,我们进行实战,聊聊立项申请编写的内容。但鉴于资历尚浅,斗胆献丑,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成分感谢!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地质进阶”公众号。
今天我们聊聊立项申请编写。
关于立项申请编写分析,每个章节采用了“题纲+实例+文章结构+设置目的”四个部分拆解,其中题纲采用省地勘基金题纲,实例采用网络收集或已成功立项基金项目,文章结构用于提示说明这一章节写法,设置目的是用于说明为什么要设置这个章节,专家想看到什么东西。
一、总体编制原则1、按立项指标要求的格式和内容编写,各级标题原则上与提纲中的标题完全一致,其内容要与标题相吻合。 2、语句力求凝炼,避免繁琐(同一句前后来回说),又防止简单草率(没有完全说透,或者没有足够的依据支撑,凭想象认为应该是什么样,草率下结论)。 3、真实反映地质矿产实际情况和工作阶段全部成果,合理评价,数字说话,推断有理。 4、特征描述、术语、符号使用要规范准确。 5、鼓励多插图表,图表与文字描述必须一致。 6、A/B卷分别装订,A卷技术部分不得涉及原探矿权人和勘查单位的相关信息。经费预算章节独立成章。
二、地勘基金立项申请材料A卷编制
以江西省地勘基金编写提纲的顺序和内容要求,详细说明如何进行立项申请的编写。 【题纲】一、概况
(一)项目名称、起止时间 (二)工作区范围 (三)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注:简洁明了 【实例】一、概况 (一)项目名称、起止时间 项目名称:江西省××市××矿普查。 起止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为期一年。
(二)工作区范围 普查区位于××市北东××°方位、直距约××km处,为××探矿权南西侧的空白区,行政区划属××市××镇管辖。地理坐标(国家2000):东经××°36′13〞~××°39′27〞、北纬××°54′17〞~××°56′58〞,普查区范围由14个拐点圈定见(表1-1),面积××km2。
(三)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交通位置 普查区南侧、东侧分别有××高速公路和××高铁站通过,西侧经××可抵××火车站,由××到达××市可与××铁路和206国道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 图1-1 普查区交通位置图(略)
(2)自然地理 普查区位于××脉××支脉的西麓,属丘陵地貌。地势总的起伏不大,最高峰海拔226.80m,最低海拔50m,相对高差176.80m。植被较发育,山坡植被以针叶林、阔叶林为主。 预查区属亚热带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春夏多雨,年均降雨量2185.4mm,最大2870.4mm。全年降雨天数150~192天,平均171天。秋冬多雾,冬天有霜冻,全年有霜期16~41天,平均29天。年最高气温40.5℃,最低-8.7℃。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625.1小时。以东南风或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为24m/s。
(3)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990年12月××市撤县设市,现市辖11个乡镇、3个街道、××集团公司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32万,面积2101平方公里。矿业和林业是其两大经济支柱。 矿业主要有××铜矿、××铅锌矿、××金矿等国有大型企业,以及××金矿等股份制矿山。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本区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市山多田少,盛产松、衫、毛竹、茶叶等林业产品,竹木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林业区,除供本地使用外,大部分远销外地。农业人口生产的粮食基本上能自给,但工业人口增长迅速,粮、油、蔬菜及副食品均需从外地调入。 【文章结构】1、工作区范围:说明工作区在××省(市、自治区) ××县(旗) ××方向直距××km处,行政隶属××管辖,地理座标××,工作区面积,涉及图幅、比例尺和编号。
2、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①交通位置。可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来说明从××重要铁路(公路) ××站至工作区的交通路径,分段说明交通线种类及其等级和里程,评述交通条件。 ②自然地理。概述工作区地形地貌主要特征【注1】、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地表植被覆盖情况;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参考);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工作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温度、风力、风向、雷电情况、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③社会经济概况。简述区内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以上每一条在写作时逐一对应充实内容。
注1:地形地貌分类(或参照第四系地貌学)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高原,是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
山原,指山脉和高原的分布交错在一起的地区。例如,在(海拔4000—5500米)青藏高原上,还耸立着一些更高(海拔6000—7000米)的山脉,所以,青藏高原就是山原。
台地,指的是沿河谷两岸或海岸隆起的呈带状分布的阶梯状地貌。台地是一种凸起的面积较大且海拔较低的平面地形。台地中央的坡度平缓,四周较陡,直立于周围的低地丘陵。有人认为台地是高原的一种,但一般而言,海拔较低大片平地称为平原,海拔较高的大片平地称为高原。台地则介于两者之间,海拔在一百至几百米之间。台地是由平原向丘陵、低山过渡的一种地貌形态。
盆地,主要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因盆状得名。
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设置目的】本节主要是从经济合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 交通位置:考虑后期采矿、运输的便利性,如果真的在深山老林里,开山铺路成本过高,距离车站、码头距离过远,开采是十分不经济的。
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及植被覆盖情况是为说明工作区是否具备开展地质工作的条件,以及后期开采的难易;描述气候特征尤其降雨量主要为对露天及井下开采影响作参考,比如知道丰水期最高水位,在建竖井的时候选址位置要考虑雨水倒灌的问题。
社会经济概况:工业、农业、人口、供水、供电的发达程度影响到后期矿山建设成本。比如工业发达,当地的电网建设成本低;农业发达,生活成本低;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供水充足,采选成本低。
OK,以上就是第一章的写法拆解,主要讲述勘查区的自然地理经济条件,不知道有没有说清楚,欢迎留言讨论。
下一章,我们继续聊聊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恭喜你,读完本篇文章,又进步一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