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地理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软件在导入一定量数据后,经常会出现卡顿、漫游不流畅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项目文件处理大小的需求,体验感极差。请问大家是怎样解决高性能展示的实际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几个应用实例:
实例1:平台导入全球一天24小时15万架飞机的动态信息,场景拉远时能看到密如织网的飞行器,拉近后能看到单个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每架飞行器每秒自动刷新动态信息,同时在大量动态信息基础上系统可同时进行热点分析并做可视化展现。
实例2:地图上显示了密集的海事船只,每个白点都代表一艘船只,每艘船只都会链接的GPS信息进行实时位置刷新。在这样海量动态信息下我们依然可以流畅度进行地图漫游,并能够查询到每一艘船只的属性信息包括归属地、目的地、船只型号、船速、水深等海量属性信息,根据船速等信息还可以识别异常行为快速检测违法船只。
实例3:在一个5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区域中,融合了高达5厘米的多种城市场景数据,包括280G的三维模型数据、17G的正射影像数据、3.28G的城市点云数据、以及1.2G的数字高程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即时在融合这么多海量数据后系统仍能够流畅运行呈现、并能从容地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
通过上面三个实例,相信大家可充分感受平台高性能的可视化展现能力。这款来自海克斯康的平台,基于优秀的底层设计和精妙的算法,充分利用了GPU加速能力,实现比传统CPU高达几千倍的优化性能,其次,对底层算法做了各种优化为高性能呈现保驾护航。 大家对海量数据高性能分析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或软件推荐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