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
2.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
3. 地质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上,处在自然科学的前沿,要解决天体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等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实践上,矿产,认识自然灾害规律,地质环境等。
4. 地质学的特点:①地质学的普遍性与区域性差异。
②地质现象的复杂性。
③地质发展过程的复杂性。
5. 学习地质学的方法:
① 要学会观察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野外考察是研究地质学的基本手段。
② 要建立地质事件的时空观。
③ 建立辩证发展思维方法。
④ 运用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的原则。
⑤ 运用分析对比法。
6. 常温层——从地表向下到达一定深度,其温度不随外界温度而变化,这一深度为常温层。
7. 地热增温级——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单位:m/℃。
8. 地热梯度——地热增温级的倒数。每深100m所增加的温度,单位是℃/100m。
9. 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一级不连续面。深度:33km
10. 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一级不连续面。深度:2900km
11. 软流圈:深度:60-250km
12. 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称为克拉克值。
13. 克拉克值前十位的化学元素:O Si Al Fe Ca Na K Mg H Ti
14. 地壳(A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被康拉德面所分开。康拉德面深度:10km
15. 硅铝层——上层地壳,其成分以O、Si、Al和K、Na等为主,和花岗岩的成分相似,所以叫花岗岩层。
16. 硅镁层——下层地壳,其成分以O、Si、Al等为主,但Ca、Mg、Fe等成分增加,和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所以叫玄武岩层。
17. 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的区别:
① 陆壳的特征是厚度较大,具有双层结构,在玄武岩层之上有花岗岩层。地表起伏越大莫霍面的位置越深,地壳越厚。
② 陆壳的特征是厚度较小,具有不双层结构,只有玄武岩层,其表层被海洋沉积所覆盖。
18. 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促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 化的作用。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成为地质营力。
19. 地质作用的能源: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太阳辐射能、潮汐能、生物能。
20. 地质作用的分类: 见书P22 表1-7
21. 地质年代——地质科学中来说明地壳中各种岩层形成的时间和顺序的术语。
22. 相对地质年代——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即相对地质年代。
23. 绝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少年龄。
24. 地层层序律——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堆积物或岩石。这里的岩石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及它们变质所形成的变质岩。
25. 岩层——层状堆积物或岩石。
26. 一个重要的前提:地层形成时原始产状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
27. 一个重要的结论:在没有受到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出露在剖面下部的岩层,比上部岩层要老,即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除非:地层倒置。
28. 生物层序律——地层年代越老,其中所含的生物就越原始,越简单;地质年代越近,其中所含的生物就越进步,越复杂。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极其组合。而在相同时期在相同的古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不论距离多远含有相同的化石极其组合。
29. 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和发展而且是不可逆的。
30. 化石——在地层中常保存下来当时生存过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可能发现化石的岩石: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是火成岩。
31. 切割律或穿插关系:要求会在图中看出新老关系。
32. 绝对地质年龄测定的条件:
① 较长的半衰期。
② 该同位素有足够的含量,并且可以加以分离测定
③ 其子体同位素易富集并保存下来。
33. 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判断:矿物是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是在一定的地质和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化合物。(错) 原因:矿物包括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34. 晶体与晶质体的区别:晶质体是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固体。这种具有良好几何外形的晶质体,成为晶体。
35. 晶体的本质定义——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晶体是有固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36. 矿物化学组成分类:
① 成分固定:单质矿物(Au,C) ②化合物 ⅰ简单化合物(PbS)ⅱ络合物CaCO3 ⅲ复化物
② 成分可变
37. 类质同像——在结晶格架中,性质像近的离子可以相互顶替的现象。
38. 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晶体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
典型实例:金刚石与石墨
39. 矿物的化学表达式
书写原则:
① 阳离子写在前面,阴离子写在后面。当有多种离子存在时,同种元素应按电价由低向高排列。如磁铁矿:Fe2+Fe3+O4。当有不同元素时,应按碱性由强到弱。
② 络阴离子用方括号括起来。
③ 成为类质同像的置换的元素,用()括起来,含量多者写在前面,少者写在后面,用“,”分开,如菱镁矿:(Mg,Fe)[CO3]
④ 附加阴离子写在后面,并用()括起来。
⑤ 对含水化合物,要把水分子的数量写在化学式的后面,并用“• ”隔开。
⑥ 胶体 如 SiO2•nH2O
40. 单形——由同形等大的晶面组成的晶体。数目有限,只有47种。
41. 聚形——两种以上的单形组成的晶体。种类以千万计。
42. 双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晶体有规律地连生在一起。
43. 一向延伸——晶体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如:石膏,石棉。
44. 二向延伸——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如:云母,石墨,辉钼矿。
45. 三向延伸(等长)——晶体沿三个方向特别发育。如:黄铁矿,石榴子石。
46. 矿物单体与矿物集合体。见地质学实验
47. F.Mohs硬度:1. 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
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48.主要矿物的鉴定特征:(主要判断)
(1)石墨:钢灰色,染手染纸,滑腻感。
(2)金刚石:最大硬度和强金属光泽。
(3)方铅矿:铅灰色,硬度低,比重大,可以碎成立方小块。
(4)闪锌矿:颜色不固定,但条痕经常比颜色浅(浅黄褐色),稍具松脂光泽,棱角或碎块透光。
(5)辰砂:颜色及条痕朱红色,硬度低,比重大。
(6)辉锑矿:柱状,针状集合体,铅灰色,硬度低,单向完全解理,极易熔化。
(7)辉钼矿:铅灰色,最完全解理,可分离出薄片,能在纸上划出条痕,有滑腻感。
(8)黄铁矿:完好结晶,淡黄色,条痕黑色,较大的硬度。
(9)黄铜矿:金黄色,条痕近黑色,硬度中等。
(10)赤铁矿:镜铁矿常以板状、鳞片状集合体、刚灰颜色及樱红色条痕为特征。沉积赤铁矿以鲕状、肾状等形态、暗红色及樱桃红色条痕为特征。
(11)磁铁矿:铁黑色,条痕黑色,强磁性。
(12)褐铁矿:颜色由铁黑至黄褐,但条痕比较固定,为黄褐色。
(13)锡石:棕黑色,硬度高,比重大,断口松脂光泽,必要时需做化学鉴定。
(14)软锰矿:黑色煤烟灰状,性软易污手。
(15)铝土矿:外表似粘土岩,但硬度较高,比重较大,没有粘性、可塑性及滑腻感。
(16)石英:六方柱及晶面横纹,类型的玻璃光泽,很大的硬度(小刀不能刻划),无解理。隐晶质各类具明显的脂肪光泽。
(17)正长石:肉红、黄白等色,短柱状晶体,完全理解,硬度较大(小刀刻不动)。
(斜长石:细柱状或板状,白到灰色,解理面上具双晶纹小刀刻不动。
(18)橄榄石:橄榄绿色,玻璃光泽,硬度高。
(21)普通辉石:绿黑或黑色,近八边形短柱状,解理近直交。
(22)普通角闪石:绿黑色,长柱状(横剖面菱形)晶体,相交成124度的解理,小刀不易刻划。
(23)云母:单向最完全解理,硬度低,有弹性。
(24)绿帘石:具特有的黄绿或深绿色,晶体延长方向有条纹,硬度大。
(25)绿泥石:绿泥石与云母极相似,但前者具特有的绿色,有挠性而无弹性。
(26)蛇纹石和石棉:黄绿等色,中等硬度,脂肪光泽。
(27)滑石:浅色,性软(指甲可刻划),具滑腻感。
(28)石榴子石:晶体良好,颜色较深,硬度很高,比重较大。
(29)红柱石:近正方形柱状晶体,有碳质黑心,或为放射状集合体。
(30)高岭石:性软,粘舌,具可塑性。
(31)方解石:锤击成菱形碎块(方解石因此得名),小刀易刻动,遇KCI起泡。
(32)白云石:白云石与方解石十分相似,主要区别之点如下:
(33)孔雀石:
(34)重晶石:硬度小,完全解理(可碎成小方块),比重大(重晶石据此命名),不容于酸,重晶石与方解石相似,但后者比重小,容于酸,容易区别。
(35)石膏:一组最完全解理,可撕成薄片,或纤维状、粒状;硬度低,指甲可刻动。
(36)钨锰铁矿(黑钨矿):厚板状晶体,黑褐色,单向完全解理,比重很大。
(37)磷灰石:磷灰石晶体以其六方柱状及标准硬度,容易判别。此矿物的胶体变种称胶磷灰石,其矿石称胶磷矿,并常与方解石、粘土等形成混合物,称磷块岩,外观变化极大,必须采取化学方法鉴定:用少许矿物粉与稍多的钼酸铵粉末共研,然后加一滴HNO3,如含磷即呈鲜黄色反应。
(38)萤石(氟石):绿紫白鲜明颜色,标准硬度(4),多向完全解理(相交常呈三角形)。
(39)石盐和钾石盐:石盐和钾石盐性质相似,但前者味咸,后者味苦咸且涩;必要时可做焰色试验,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紫色。
49.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的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50.岩石分类:火成岩(岩浆岩占地壳的65%)、沉积岩、变质岩。
51.岩浆分类:酸性岩浆(SiO2>65%)、中性岩浆(52%-65%),基性岩浆(52%-45%),超基性岩浆(SiO2<45%)
52.岩浆——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性物质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53.岩浆作用——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54. 填表:地质学基础P50 图3-1
55. 岩浆岩——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56.火山机构——又叫火山构造。包括:火山通道、火山锥、火山口。
57.火山喷发的类型:(1)裂隙式喷发(冰岛)(2)中心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又可分为:宁静式喷发(夏威仪)、斯特龙博利式喷发、爆烈式喷发。
58. 岩浆岩分类:酸性岩 (SiO2>65%)、中性岩(52%-65%),基性岩(52%-45%),超基性岩(SiO2<45%)
59.造岩矿物——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占火成岩矿物的99%,为造岩矿物,颜色较浅的,称浅色矿物,如石英、长石等,其中颜色较深,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称暗色矿物。
60.Bowen反应系列——1922年,美国鲍温在实验室观察相当玄武岩熔浆的冷却结晶过程并结合野外观察,得出玄武岩岩浆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称为鲍温反应系列。
填图P65 3-24
61.填图:P61 图3-18
62.填表:P69 表3-2
63.沉积岩形成过程——先成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破坏(理、化风化作用,机械、化学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机械、化学)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压固作用、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可能继续被破坏
64. 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归根结底来源于原生的火成岩,因此沉积岩的化学成分与火成岩基本相似,以SiO2,Al2O3为主。但沉积岩中Fe2O3的含量多于FeO。而火成岩却与此相反。
65.沉积岩的结构——①碎屑结构②泥质结构③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
66.沉积岩的构造——①层理构造②层面构造③结核④生物遗迹构造
67.层面构造——在沉积岩层面上常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它不仅标志着岩层的某些特性,而更重要的是记录下来岩层沉积时的地理环境。如:波痕、干裂、盐类的晶体印痕和假象、雨痕、生物痕迹
68.层理构造——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变化,必然引起搬运介质如水的流向、水量的大小等变化,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成分、颗粒大小、有机质成分的多少等也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会使沉淀物在垂直方向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
69.根据层理的形态,可以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和斜层理。
70.影响变质的因素——温度、压力、化学因素(挥发性组分以及热水溶液作用)。
71.变质岩矿物的组成:
①一部分矿物是在其它岩石中也存在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磁铁矿以及方解石、白云石等。
②在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新矿物,如石榴子、蓝闪石、组云母、绿泥石、红柱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硅灰石、蛇纹石、石墨等。
72.变质岩的构造——①片理构造 a.片麻构造(片麻岩)b.片状构造(片岩)c.千枚构造(千枚岩)d.板状构造(板岩)e.条带状构造(混合岩)②块状构造(大理岩、石英岩)③变余构造
73.变质作用的类型所产生的相关变质岩
a.接触变质作用——由于岩浆活动,在侵入体和围岩的接触带,产生变质现象。地壳浅部低温、高压。
分类:①热接触变质作用 ②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区别:是否有新矿物形成
形成岩石:石英岩、角岩、大理岩、夕卡岩
b.区域变质作用——广大面积内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分类:①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太古宙;片麻岩、麻粒岩、角闪岩、混合岩)
②区域热动力变质(形成褶皱带时;混合岩、片麻岩、片岩到千枚岩、板岩等)
③埋藏变质作用(低温;压力不高)
④海洋变质作用
c.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的进一步发展,使变质岩向混合岩浆转化并形成混合岩。
①重熔作用——一部分固态岩石,发生选择性重熔。这种作用产生的岩浆称为重熔岩浆。
②再生作用——在混合岩化过程中,一般认为有由地下深部上升的热液,富含化学活动性或渗透能力极强的物质,通过渗透交代作用,与已变质的岩石发生反应,使其中某些物质熔化。
所形成的岩石:混合岩、混合花岗岩
74.岩石的转化:P117填图5-9
75. 三大岩石:P117 填表5-1
76. 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形、变位的作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77. 构造变动——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变形。包括两大类:褶皱变动和断裂变动。
78.老构造运动的证据——老构造运动的每一个进程却留下可靠的地质记录。故根据地层的岩相特征、厚度、接触关系以及构造变形等,便能从中找到构造运动的信息、重塑地壳构造的发展历程。
79.地层厚度——如何解释在几百米深的浅海中堆积了上千年上万米厚的地层呢?假如海地稳定不动,则沉积的厚度不会超过海水深度;假如海底不断上升,则沉积物的厚度不会大于海水的深度;如果海底边下沉边接受沉积,且沉积速度、沉积幅度与海底的下降速度、幅度相适应,则沉积物必然越来越厚,但却始终保持浅海环境。
80.岩相分析——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称为岩相。包括 :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三类。
81、海侵与海退——比如:当地壳下降时,陆地面积缩小,而海洋面积扩大,也就是海水逐渐侵入大陆。这时所形成的地层,从垂直剖面来看,自下而上沉积无的颗粒由粗变细,同时,新岩层分布面积大于老岩层,形成所谓“超覆”现象。通常把具有这种特征的地层称为“海侵层位”。当地壳上升时,陆地面积扩大,而海洋面积缩小,也就是海水逐渐退出大陆。这时形成的地层,从垂直剖面上看,自下而上沉积物的颗粒由细变粗;同时,新岩层的面积小于老岩层,形成所谓“退覆”现象。通常把具有这种特征的地层称为“海退层位”。(要求画图)
82.构造变形——构造运动常使地层的产状发生改变,产生褶皱、断裂等构造变形。根据其形态特征可以推测其受力的方向、性质、强度及应力场的分布情况等。如环太平洋的山系和岛弧,以及喜马拉雅山脉等,目前多认为是板块水平移动和俯冲造成的。
83.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包括: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84.岩石的产生要素——走向:岩层层面与任一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线,也就是同一层面上等高两点的连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称岩层的走向,岩层的走向也有两个方向,彼此相差180度。岩层的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倾向: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线,它表示岩层的最大坡度,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示的方向称岩层的倾向,真倾向只有一个,倾向表示岩层向哪个方向倾斜。
倾角:层面上的倾斜线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称倾角,又称真倾角;倾角的大小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
85.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褶皱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
86.褶曲的形态——背斜和向斜。背斜是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从中心向外倾斜;向斜是岩向下突出的弯曲,两翼岩石自两侧向中心倾斜。应该根据组成褶曲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区分,即褶曲核部是老岩层,而两翼是新岩层,就是背斜。褶曲核部是新岩层,
,而两翼是老岩层,就是向斜。
87.根据轴面产状并结合两翼特点分类: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翻卷褶曲。
88.褶皱在矿产中的应用:许多赋存于褶皱的沉积岩层中的矿产,必须搞清构造形态、规模,才能探明矿床的分布、大小、产状等情况。在背斜顶部常发育一组裂隙,提供矿液的侵入通道,在此部位容易形成脉状矿体(矿脉)。岩层褶皱时,由于层间滑动,形成鞍状矿体,具有封闭条件的穹窿、短背斜等是重要的储油、储气构造。
89.有褶皱构造形成的山地称为褶皱山脉。北京西山地质构造主为一系列交互排列的NE或
NNE向向斜构造和背斜构造,沿向斜构造形成许多1000m以上的山峰,如妙峰山、清水尖、百花山等。
褶皱构造与地球发展历史:褶皱的发育过程、特征及褶皱时代等往往代表一个地区的构造运动性质及地壳发展历史。通常利用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缺点褶皱的时代。
90.断裂构造:地壳中岩石(岩层或岩体),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通常根据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把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断层两大类。
91.节理—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的裂隙。节理即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沿着节理劈开的面称节理面。节理面的产状和岩层的产状一样,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节理常与断层或褶曲相伴生,它们是在统一构造作用下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
92.节理的力学成因分类:
a.张节理
(1)产状不甚稳定,在岩石中延伸不深不远;
(2)多具有张开的裂口,节理面粗糙不平,面上没有擦痕,节理有时为矿脉所填充;
(3)在碎屑岩中的张节理,常绕过砂粒和砾石,节理随之呈弯曲形状;
(4)节理间距较大,分布稀疏而不均匀,很少密集成带;
(5)常平行出现,或呈雁行式(即斜列式)出现,有时沿着两组共轭呈X形的节理断开形成锯齿状张节理,称追踪张节理。
b.剪节理——岩石在剪切力(亦称扭应力)作用下所形成的节理。
(1)产状比较稳定,在平面中沿走向延伸较远,在剖面上向下延伸较深。
(2)常具紧闭的裂口,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延节理面可有轻微位移,因此在面上常具有擦痕、镜面等;
(3)在碎屑岩中的剪节理,常切开较大的碎屑颗粒或砾石,或切开核、岩脉等。
(4)节理间距较小,常呈等间距均匀分布,密集成带。
(5)常平行排列、雁行排列,成群出现;或两租交叉,称“X节理”,或称“共轭节理,两组节理有时一组发育较好,一组发育较差。
93.上盘和下盘——断层面两侧发生显著位移的岩块称为断盘。如果断层面是倾斜的,位于断层面以上的岩块叫上盘,位于以下的叫下盘,如果断层面是直立的,可根据断块与断层线的关系命名,如断层先的走向位东西,则可分别称两盘位南盘和北盘。
94.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分类: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叫正断层。断层面的倾角一般较陡,多在45度以上。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当下降的断层叫逆断层。
冲断层——指高度角的(倾角大于45度)的逆断层,断层线比较平直。
逆掩断层—指断层面倾角小于45度的逆断层。
推覆构造—如果规模巨大、断层面倾角平缓(一般小于30度)井呈波状起伏、上盘沿断层面远距离推移(数千米至数万米,这样的逆掩断层称为推覆构造,又称逆冲推覆构造或辗掩构造。如果在推覆构造的上盘岩块中,由于差异侵蚀局部露出下盘的较新的原地岩块,这种构造称构造窗。相反,如果由于强烈侵蚀,上盘的外来岩块只局部残留于较新的原地岩块之上,这种构造称为飞来峰。
95.平推断层——断层两盘沿着断层面在水平面方向发生相对位移,所以又叫平移断层。实际上无论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很多是倾斜滑动的,如果其走向断距大于倾斜断距,皆可归入平推断层一类。
96.根据断层的力学性质分类:
1.张性断层:断层面一般比较粗糙;断层带较宽或宽窄变化悬殊,其中常充填构造砾岩,如尚未完全胶结,常形成地下水的通道;沿着断层裂缝常有岩脉充填。正断层多属于张性断层。
2.压性断层:断层面的产状沿走向、倾向常有较大变化,呈波状起伏;断层带中破碎物质常有挤压现象,出现片理、拉长、透镜体等现象;断层两侧岩石常形成挤压破碎带,为地下水运移和储集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断层带本身由于压实,反倒形成隔水层;断层两盘或一岩盘常直立、或呈倒转褶皱、牵引褶皱;断层带内常产生一些应变矿物,如云母、滑石、绿泥石、绿帘石等,并多定向排列。逆断层多属于压性断层。
3.扭性断层:断层面产状稳定,平推断层多属于扭性断层。
4.张扭性断层:自然界纯张压性的断层,事实上并不多见,而是多少带一些扭动。如某些上盘沿着断层面斜向往下滑动的正断层,即带有张扭性质。如果走向断距大于倾向断距,那就向真正的扭断层过渡了。
5.压扭性断层:上盘沿着断层面斜向上往上推动的逆断层,带有压扭性质。如果走向断距大于倾向断距,便向着扭断层过渡。
97 .地堑——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其两侧为上升盘,这样的断层组合叫地堑。组成地堑的断层在地表一般为正断层。但也有地堑在地下一定深度,正断层为倾向相反的逆断层所代替。如: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等。
98.地垒——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上升盘,其两侧为下降盘,这样的断层组合叫地垒。造成地垒的一般是正断层,但也可能是逆断层。地垒构造往往形成块状山地。
99.断层的野外识别:
(1)断层存在的标志:a.断层擦痕 b.断层滑面(镜面)c.阶步 d.断层构造岩 e.构造透镜体
(2)岩层上的标志:a.岩层的不连续 b.岩层的重复或缺失,加厚或变薄(必须会画图 P189 图7-98)c.岩层产状的变化
(3)断层两侧伴生构造标志:a.拖拉褶皱 b.伴生节理
(4)断层的间接标志:a.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b.山脉错开或中断c.断层谷、断陷湖、断层泉 d.火山分布 e.植被变化
100.大地构造学说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①着眼点:全球
②大地构造运动是以水平运动为主还是以垂直运动为主。
③地壳运动时间的问题(周期)
④地壳运动空间分布规律
⑤地壳运动动力的来源
101.地槽区——地壳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地带,垂直运动运动速度快、幅度大,沉积作用、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都十分强烈和发育。如:天山、秦岭。
102. 地槽区的发展过程:a.下降阶段 b.上升阶段
103. 地槽区的特点:a.巨大的沉积建造b.强烈的构造变动 c.频繁的岩浆活动
d.显著的区域变质作用 e.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104. 地台区——地壳上构造活动微弱、相对稳定的地区,垂直运动速度缓慢、幅度小,沉积作用广泛而较均一,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比较微弱。
105. 地台区是地槽区发展演变的产物。
106. 地台上有升降运动,上升部分可以变成陆地;下降部分可以导致海侵形成地台浅海,或形成内陆拗陷。这样,在地台浅海或内陆拗陷中沉积的岩层称层盖。
地台的结构可分为两个基本构造层,下层称地台的褶皱基底,上层称为地台的盖层,中间被一个不整合面所分开。
107. 地台的分类——按地台基底的形成的时期,可以分为古地台和年轻地台。如:中国地
台、俄罗斯地台等。
108. 地盾——地台区中有大面积基底岩石出露的地区。从古生代以来趋向上升的构造单元,长期稳定隆起,遭受剥蚀,没有盖层。如:加拿大地盾、胶辽地盾。
109. 地台区的特征:a.厚度较小的沉积构造 b.不太强烈的构造变动 c.微弱的岩浆活动
d.不太显著的变质作用 e.丰富的沉积矿产
110. 大陆漂移说——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是连在一起的,构成一个庞大的联合大陆,称为泛大陆;周围的海洋称为泛大洋。从中生代开始,这个泛大陆逐渐分裂、漂移,一直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 大陆漂移过程中出现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111.海底扩张说——密度较小的大洋壳浮在密度较大的地幔软流圈之上;由于地幔温度的不均一性,导致地幔物质的不均一性,从而在地幔或软流圈中引起物质的对流,形成若干环流;在两个向上环流的地方,使大洋壳受到拉张作用,而形成大洋中脊,中脊被拉开形成两排脊峰和中间谷,来自地幔的岩浆不断从洋脊涌出,冷凝后新的洋壳,所以大洋中脊又叫生长脊,温度和热流值都较高;新的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环流不断向两侧推开,也就是如传送带一样不断向两侧扩张,因此就产生了地磁异常条带在大洋中脊两旁有规律的排列以及洋壳年龄离洋脊越远越老的现象。
11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硬壳(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入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低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其次,板块是活动的,是围绕着一个旋转扩张轴在活动的,并且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可以发生几千千米的大规模的水平位移;在漂移过程中,板块或拉张裂开,或碰撞压缩焊结,或平移相错。
113. 岩石圈板块划分——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114.板块的类型和边界
a.拉张型边界——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它是岩石圈板块的生长场所,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如:大西洋中脊、东太平洋中隆。大陆裂谷也属于此类。如:东非大裂谷、贝加尔裂谷等。
b. 挤压型边界——消亡带。主要以岛弧——海沟为代表。如:日本岛弧——海沟、千岛岛弧——海沟。这里是两个板块相向移动、挤压、对冲的地带。
c. 剪切型边界——平错型边界,这种边界是岩石圈既不生长,也不消亡,只有剪切错动的边界,转换断层就属于这种边界。
115.威尔逊旋回——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
116. 板块的驱动力问题
117. 前古生代——又称前寒武纪,距今34亿年。
118. 太古宙——经历了十多亿年(38-25亿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薄而活动的原始地壳,出现了水圈和气圈,蕴育和诞生了低级的生命。
特征:①缺氧的气圈及水体
②薄弱的地壳和频繁的岩浆活动
③岩石变质很深
④海洋占绝对优势
⑤陆核形成 陆核的形成标志着地壳构造发展的第一大阶段结束。
⑥原始生命萌芽
地球上从无生命到有生命,这不仅是地球本身发展的重要事件,而且
也是宇宙星体发展发展史中已知的唯一时间。
⑦构造运动 ——阜平运动
119. 下太古界——以燕山东段地区的岩层时代最老,称迁群,以深变质麻粒岩与片麻岩为主,同位素年龄为31—36亿年,是我国已知最老的岩系。
120.中带主要分布于吕梁山、太行山和鲁西地区,太行山地区可以分为阜平群和龙泉关群,二者之间呈不整合接触,称阜平运动(与此运动相当的有建屏运动、鞍山运动、嵩阳运动、铁堡运动等)。
121.元古宙——同位素年龄从25——6或(5.7)亿年,共经历19亿的悠久时间。元古宙划分为3个代。25——18亿年为古元古代,18——10亿为中元古代,10——6或(5.7)亿年为新元古代。其中新元古代的后半段,即8——6或(5.7)亿年单代分称震旦纪。
122.元古宙的地史特征:
①从缺氧气圈到贫氧气圈
②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叠层石横剖面呈同心圆状,椭圆状 纵剖面弧型或锥型叠层状
③从陆核到原地台到古地台 五台运动(中期) 吕梁运动(晚期)形成原地台
④古元古代地层和中、新元古代地层有很大的区别
123.元古宙中国古地特征:
①中国北方形成华北原地台
②南方形成扬子原地台
③西方形成塔里木原地台。
124.冈瓦纳古陆——巴西地台、印度地台、非洲地台和澳大利亚地台是一个稳定的联合古陆,在中生代以前还没有分裂叫冈瓦纳古陆。
125.震旦纪发现丛状藻类植物群,具有明显的分支现象,是地质史上最早的藻类植物群。发现丰富的无壳动物,其中以腔肠动物门水母类为主,成为伊迪卡拉裸露动物群。在三峡地区震旦系上统还发现了海鳃目的恰尼虫属。
126. 晋宁运动——震旦纪到来之前,在中国曾发生一起强烈而影响宽广的构造运动,使中国古地理形成一种新的格局,许多地区隆起为陆,如从西到东,横亘着断续的稳定地带。塔里木地台、柴达木地块、华北地台等几乎连成一体。
127. 震旦期的一次大冰期——最早一次大冰期。
128.早古生代——早古生代距今6(5.7)-4.09亿年,早古生代形成的地层叫下古生界。注意:地层是以界为单位的,不能说下古生代。寒武纪始于5.7亿年,另一种开始于6亿年,结束于5.1亿年。奥陶纪始于5.1亿年-4.39亿年前。
129.寒武纪(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动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以大量三叶虫突然出现为标志。寒武纪又称三叶虫时代。人们很早注意到从寒武纪一开始生物界便呈现爆发性增长的形势,称其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130.加里东运动——早古生代初期的大地构造轮廓和震旦纪很相似,后来发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构造运动引起了世界海路形势的调整和变化。从广义讲发生在早古生代的构造运动称加里东运动,但狭义的加里东运动则指志留纪后期的构造运动。早古生代这一时期,成为加里东构造阶段。从板块构造理论讲,基本上不提构造阶段,但可以为这一时期确实发生了某些板块碰撞事件,引起海陆格局的变化。
131.早古生代——海洋占优势的时代。以奥陶纪海侵规模最大。
132.古特提斯海——北方各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之间东西横亘的古地中海。
133.志留纪末期的环境变化:由于北方某些板块的拼接和增生,出现最大的海退时期,陆地面积扩大,陆表浅海面积缩小,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导致生物界的重大变革,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134.晚奥陶世末期是震旦纪后又一次大冰期。
135.早古生代的华北地台:包括阴山至燕山与秦岭至大别山之间、贺兰山以东的近似三角形的广大地区,向东延伸包括东北南部、渤海、黄海北部,从地质构造上讲,也包括朝鲜北部,所以又称中朝地台。北边是蒙古至兴安地槽,南边是秦岭地槽,再南边是扬子地台,详细越过贺兰山与阿拉善地块相接。华北地台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台,在18亿年前早元古代末吕梁运动后形成。随后在上面沉积了中、上元古界的巨厚盖层。震旦纪时海水退出,到了寒武纪海水重新进来,变成一片陆表浅海,直到中奥陶世末,海水退出,又变成了一片和东北南部连在一起广袤陆地,成为华北古陆。因此,华北地台在中、上元古界盖层之上又叠加了寒武系和中、上奥陶统的盖层,主要为碳酸盐相建造。河北开平地区是华北地台稳定沉积型下古生界标准剖面的出露地区。从山东济南向南到大汶口一线,也有良好的剖面。许多地层名称都是源于以上地区。
136.加里东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到了古生代中末期,由于加里东运动海陆分布和大地构造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晚奥陶世华北地台海退形成了广大古陆。
137.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晚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上古生界,地层年代符号是Pz2。它划分为三个纪,即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138.晚古生代在加里东运动之后随着陆地面积的不断扩大,陆生生物开始大量发生和繁盛。植物界从水生发展到陆生,蕨类植物达到极盛,晚古生代晚期出现了裸子植物。动物界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鱼类和无颌类广布于泥盆纪,两栖类全盛于石炭纪和二叠纪。晚古生代发生了两次生物集群绝灭,一是在晚泥盆世的生物量的突然变化和生态系的更替;一是在二叠纪末许多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大部分腕足动物的绝灭,成为划分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标志。
139.晚古生代陆生植物繁盛,是地史上形成大规模煤炭的时代。晚古生代后期冈瓦纳大陆是冰川广布的时代。晚古时代发生海西运动,主要板块发生碰撞,大部分地槽和活动带褶皱成山,形成统一的劳亚古陆,同时与冈瓦纳古陆相接形成联合古陆。
140.泥盆纪——裸蕨时代。这是植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
141.石炭二叠纪——又称蕨类时代。所以石炭二叠纪是地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之一。石炭二叠纪又成为两栖类时代。
142.晚古生代的最重要的生物事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生在晚泥盆世的生物危机,表现为生物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称为凯勒瓦瑟尔事件,也称弗朗斯-法门事件。这一事件之后,世界各地普遍海退,蒸发盐广布,南北出现了冰川沉积。生物事件常常与黑色页岩联系在一起。因此,生物事件的原因与和海平面变化、气候干燥、缺氧时间等有关。晚古生代末期二叠纪生物事件更为明显。冈瓦纳古陆,包括印度和中国西藏,曾普遍生长舌羊齿植物群,二叠纪末几乎全部绝灭。许多动物门类在二叠纪末整个目或亚目全部灭亡。繁盛于早古生代的三叶虫至此全部消失。
143.海西构造阶段——晚古生代的,特别是石炭二叠纪的地壳运动,称为海西运动,也称华力西运动。晚古生代可以成为海西构造阶段。
144.联合古陆的形成——海西运动是造山作用和火山活动广泛分布的时期。劳亚古陆又成北方大陆。指由劳伦古陆与欧亚大陆联合而成的大陆。联合古大陆是南北两大古陆互相连结但又南北对峙的统一大陆。
145.世界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是石炭、二叠纪。
146.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川活动——南方冈瓦纳古陆出现了震旦纪和奥陶纪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川活动,持续时间长达五千万年。
147.晚古生代中国地史概况:晚古生代陆地在不断扩大。在华北地台区,从晚奥陶世就已经脱离了海洋环境形成了古陆,沉积间断约达一亿数千万年之久。到了中石炭世和晚石炭世,华北有过多次的海侵,但每次海侵时间都很短暂,时而为海,时而为陆,沉积了海陆叫互相的地层。到二叠纪时,又全部隆起成陆,沉积了陆相地层,一直延续到现代。
148.中生代距今2.50-0.65亿年,中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中生界,地层年代符号为Mz。中生代划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149.中生代时期的变化:古生代末期形成的联合古大陆,特别是南方冈瓦纳古陆,到中生代末期显著分裂漂移,位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边缘的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十分强烈,地理环境尤多变化。裸子植物代替了蕨类植物,爬行动物大体了两栖动物,而盛极一时,但到白垩纪末期恐龙类爬行动物全部绝灭,是地史中一次重大生物事件。
150.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陆地面积空前扩大,地形高低起伏随地而异,气候条件也远比海洋占优势的时代要复杂的多。植物对环境是十分“敏感”的,性喜湿热的蕨类植物由于不大适应海西运动之后的干湿多变的大陆环境,逐渐趋向衰退;而更能适应各种环境的以种子繁殖的裸子植物,从晚二叠世出露头角,到中生代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因此,中生代又称裸子植物时代。代表植物:苏铁、银杏(活化石)、松柏等。中生代,特别是侏罗纪是一个仅次于石炭二叠纪的造煤时代。和动物演化相比,植物界比动物界提前半个世纪进入新生代。
151.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动物界发展的突出标志是爬行动物的高度发展。石炭二叠纪的两栖类初步占据了大陆,但是还不能完全脱离有水的环境。而爬行动物则可以完全在陆地环境生活了,其中最占优势的一类就是恐龙。恐龙是中生代一类爬行动物的总称,其中有素食的,也有肉食的。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晚侏罗世已经发现了原始的鸟类。
152.菊石时代——无脊椎动物的进一步发展。属于软体动物的菊石类和箭石类在中生代分布很广,演化十分迅速,如菊石类在泥盆纪已经出现,进入中生代空前繁盛,和早古生代的直角石、珠角石等都属于头足类,硬体构造也相似,只是菊石具有旋卷的外壳,壳上的缝合线从简单到复杂,演化很快,是中生界的地层划分的标准化石。
153.最突出的生物事件——恐龙全部灭亡。到中生代末,即白垩纪结束,昌盛并称“霸”中生代的菊石类和恐龙类等突然全部绝灭。近年盛行的看法是恐龙的灭亡源于“地外事件”。即6500万年前,有一颗小天体碰状地球,导致海水温度升高,造成生物死亡。有人认为是小行星和地球相撞,粉尘弥漫天空,遮住阳光辐射地表,造成大批动物绝灭。其主要证据是在白垩纪和第三纪地层界限处的粘土层中,发现较普遍存在的铱的含量比正常值高若干倍至30倍,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分之一。
154.中生代是构造运动剧烈而频繁的时代,是岩石圈板块发展演化趋向于形成近代构架模式的时代,也是岩石圈板块从联合走向分裂、漂移、逐步完成近代海路分布格局的时代。中生代的构造运动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发生于三叠纪中晚期的运动,称为印支运动。印支运动实际上是晚古生代海西运动的继续,一些板块还在对接(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一些活动地槽带还在褶皱隆起,最后使中国和亚洲的主要部分全部固结。因此,常把海西运动构造阶段和印支构造阶段合称海西——印支构造阶段,是联合古陆的形成阶段。另一是发生于侏罗纪和白垩纪的运动,成为燕山运动。燕山运动奠定了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和古地理形势的基础,对于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55.中生代末期的大地构造格局——由分到合的劳亚古陆和由合到分的冈瓦纳古陆南北对峙,古地中海东西横亘于南北两大古陆中间不断受到挤压,环太平洋大陆不断遭受俯冲而形成复杂的活动的大陆边缘。
156.从侏罗纪开始中国已经基本结束了南海北陆的分布格局,南北东西形成一片宽大的大陆环境。
157.燕山运动从南北分异转向东西分异
158.印支运动特别是燕山运动影响范围甚广,几乎遍及全国。目前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基本上都是燕山运动形成的。到了中生代后期,在中国已经是山脉纵横、盆地罗列,火山活动此起彼伏,只有西藏和喜马拉雅山一带以及台湾地区,仍然是碧波浩瀚的海水。
159.新生代——地球历史最近6500万年的地质年代。新生代形成的地层叫新生界,其符号Kz。被子动物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到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成为地球发展历史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迄今为止,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地球是已知唯一有人类并创造璀璨文化的星体。
160.哺乳动物时代——从中生代爬行动物过渡到早第三纪哺乳动物时代,是地球生命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生物界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在古地中海区,由于原生动物货币虫分布广泛,演化迅速,常作为海相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依据,古欧洲常称早第三纪为货币虫纪。
161.喜山运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称为新阿尔卑斯运动,又称喜马拉雅运动。由于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地槽褶皱上升,台湾也脱水而出。这次运动对中国东部有很大影响,如:东北、内蒙古、河北北部等地区沿着断裂都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活动。
162.晚第三纪——经过喜马拉雅运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和环太平洋山脉都已形成,并继续隆起,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动物界的分布、迁徙和气候的变化影响甚巨,是地史发展史的一件重要事件。
163.中国晚第三纪地理轮廓已基本和现代相似,除去台湾、台湾岛及沿海个别地段还有海水覆盖,全国大部地区都是陆地。中国东部相当现代日本海、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等地区也都是陆地,晚第三纪后期,太平洋海水向西侵入大陆,形成日本海、东海、南海、黄海等,大约在第四纪初才形成渤海。所以说晚第三纪基本奠定了现代海陆轮廓。
164.第四纪——地史发展的最新阶段,也是生物界发展的最新阶段,现在海陆分布及地貌起伏形势已经形成,但新构造运动仍很强裂,气候变化和气候波动仍很频繁,周期性出现过冰川活动,堆积了引人注目的大面积黄土,特别是出现了有智能的人类,成为占有和改造地球的主人。
165.即使在第四纪后期,即距今15000-9000年间,还发生过大型陆生哺乳动物大规模绝灭事件。自然环境变化迅速,再加上人类出现后的狩猎活动,是导致哺乳动物绝灭的重要因素。
166.第四纪大冰川。
167.古猿阶段——直立人(猿人)阶段——早期智人(古人)阶段——晚期智人(新人)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