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779|回复: 4
收起左侧

[求助] 普查阶段的探矿工程怎么设计?好心人帮帮忙吧

[复制链接]

1

主题

577

铜板

1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
发表于 2021-3-27 15:20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0铜板
IMG_20210327_151033.jpg IMG_20210327_150934.jpg

最佳答案

查看完整内容

1、首先普查阶段的目的任务: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的总体原则施工稀疏的探矿工程对矿体的连续性、规模、形态、产状、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及其变化情况等地质特征进行初步控制,初步查明矿体的总体分布范围,提供可进行详查的范围。 2、确定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根据影响矿床勘查类型的五个地质因素(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均匀程度、构造及岩体对矿体的影响破坏程度)确定勘查类型和工程间 ...

206

主题

1万

铜板

25

好友

传奇会员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38663

灌水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活跃勋章

QQ
发表于 2021-3-27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neous 于 2021-3-29 21:11 编辑

1、首先普查阶段的目的任务: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的总体原则施工稀疏的探矿工程对矿体的连续性、规模、形态、产状、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及其变化情况等地质特征进行初步控制,初步查明矿体的总体分布范围,提供可进行详查的范围。
2、确定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根据影响矿床勘查类型的五个地质因素(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均匀程度、构造及岩体对矿体的影响破坏程度)确定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根据材料提供的矿床地质特征,可以初步确定为|||勘查类型,基本工程间距100*80m。
3、工作方法的选择
工作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允许的原则,以最小的勘查投入和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地质成果。如果环境允许,可选择槽探、钻探工程。由于矿体产状较陡,应用斜孔。
4、探矿工程的布置
普查阶段一般不要求系统(按一定网度并有规律)部署探矿工程,但应考虑后续工作的延续性。建议地表沿矿体走向按100m间距施工槽探对矿体进行揭露。浅部按200*160m间距施工钻探进行控制,探求推断资源量。深部可以施工1-2个钻孔对深部的矿化潜力进行初步了解,以便为详查阶段确定勘查深度提供依据。槽探及勘查线方位与矿体走向垂直,钻孔方位与矿体倾向相反。
实际上勘查工作的部署考虑的因素很多,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想法。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达到勘查的目的。工程布置、工作方法的选择必须要围绕这一原则。不管怎样布置,都要把原则和依据叙述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万

铜板

9

好友

至尊VIP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1085

精华勋章

发表于 2021-3-2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都是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勘探线,间距100米左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万

铜板

124

好友

地信学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7336

宣传勋章灌水勋章贡献勋章10周年纪念勋章

发表于 2021-3-2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已有信息:铜矿体规模小(0.1分),厚度不稳定(0.2分),品位变化不均匀(0.2分),构造切错矿体(0.2分),形态似层状/透镜状(0.4分),根据规范附录D,五项之和为1.1分,故为第III勘查类型,控制的勘查工程间距(即332)走向*倾向为(80-100)*(60-80),建议选择80*60米基本工程间距,放稀一倍探求推断资源量(333)即160*120米工程间距。首条勘探线应垂直穿过地表已见主要矿体即一号矿体中心位置,然后两侧按333工程间距依次布设。
普查阶段宜地表面上工作为主,少量深部山地工程。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粉色的石英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10

铜板

5

好友

教授级高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560
发表于 2021-3-2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