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自然生态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淮安市位于江苏的中北部,黄淮平原东部,淮河流域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2′00″至119°36′30″,北纬32°43′00″至34°06′00″,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Km,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50Km,总面积为10072Km2,其中水域面积为2600 Km2,占总面积的25.8%。淮安东与盐城接壤,西邻宿迁,南靠安徽、扬州,北与连云港毗连,是江苏南北交通交汇中心。 2、地形地貌 淮安地处淮、沭、沂、泗流域下游,地形西高东低,地势低平,除盱眙西南部的丘陵岗地外,全市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据地形成因可分三大类型:黄淮冲积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是黄河、淮河及其支流泗水合力冲积而成;江淮湖洼平原,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南,以里运河为界,其西称运西湖区平原,其东称里下河低平原,在淮安市境内以前者为主,包括洪泽湖水域在内;低山丘岗地区,主要分布在市域西南地区,可分为低山丘陵和黄土岗地两种地貌类型。 淮安市一般地面标高在9-13m(以废黄河口零点为准),属扬子地层区,基岩西部埋深90-180m,东部埋深180-280m。淮安市区地震烈度为7度。 二、气候与气象 淮安市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淮安市平均气温13.8-14.8℃,市区年平均气温14℃,最低气温-21.5℃,最高气温39.5℃;年无霜期210-230天;年平均日照数2250-2350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2%,明显优于苏南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冬季雨水稀少,夏季雨水集中,年降雨880-1100mm;平均风速为2.9-3.6m/s之间,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1、土壤条件 淮安市属黄淮冲积平原。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礓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盐土类,石灰岩土类。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在7-8之间。 2、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 1492.5万亩,合99.5万公顷,约9950平方公里。全市共有3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48个三级类,但土地面积主要集中在灌溉水田、旱地、农村居民点、湖泊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等。 农用地情况。全市农用地1042.19万亩,其中耕地和其它农用地占了90%以上,全市人均耕地1.39亩。在土地3级类中灌溉水田、旱地、农田水利用地及坑塘水面占总农用地面积的85%以上,具体分类面积是:耕地735.44万亩,其中灌溉水田510.62万亩、望天田0.05万亩、水浇地1.78万亩、旱地200.05万亩、菜地22.94万亩;园地32. 06万亩,其中果园9.60万亩、桑园22.23万亩、茶园0.13万亩、其他园地0.09万亩;林地41.84万亩,其中有林地38.37万亩、灌木林地1.25万亩、疏林地0.8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0.68万亩、迹地0.09万亩、苗圃0.62万亩;牧草地18.02万亩,其中天然草地18.02万亩、改良草地0.005万亩;其它农用地214.83万亩,其中畜禽饲养地0.07万亩、设施农用地0.06万亩、农村道路24.94万亩、坑塘水面58.78万亩、养殖水面9.74万亩、农田水利用地118.56万亩、田坎2.60万亩、晒谷场等用地0.10万亩。
建设用地情况:全市建设用地203.29万亩,主要是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占了80%以上,其中农村居民点就占了70%以上,具体分类面积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68.09万亩,其中城市用地5.48万亩、建制镇用地6.63万亩、农村居民点138.33万亩、特殊用地3.14万亩;交通用地8.95万亩,其中铁路用地0.37万亩、公路用地8.50万亩、港口码头用地0.06万亩、管道运输用地0.02万亩;水利设施用地26.25亩,其中水库水面9.46万亩、水工建筑用地16.79万亩。
未利用土地情况:全市未利用地249.46万亩,主要为湖泊、河流、苇地、滩涂等用地共235.33万亩,占95.1%,其中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的土地不足20%。如果生态保护用地占其中的一半,全市可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土地约为20万亩左右。 3、矿产资源概况 淮安市共发现各类矿产资源34种(不含亚矿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资源有16种,已发现但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资源有18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13种。全市已查明资源储量并列入《江苏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地23处。矿产种类主要有: 金属矿产。全市已发现的金属矿产有铁、铜、金、铅、锌、钼、锰、钴等8种,其中含钴铁锰结核为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种,其余均为已发现但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淮安市共有矿点、矿化点数十处,集中分布于盱眙县境内。此外,洪泽东双沟钻孔中见到的赤铁矿值得注意,目前因埋藏较深等原因尚不具备开发条件。 在金属矿产中还有值得重视的含钴铁锰结核砂矿,主要分布于盱眙县沿洪泽湖和沿淮河岸边。早在1958年,原南京地质学校即作过铁锰结核砂矿调查,之后1970年江苏省重工业局苏北小分队也作过该项调查。据前人统计资料显示,县内铁锰结核估算量为167.7万吨。规模最大处为淮河达117.2万吨,占砂矿总量的近70%。有人曾作过估算,含钴铁锰结核砂矿(含洪泽湖西岸地区)的远景资源量约有1亿吨。 非金属矿产。全市共有非金属矿种22种。按工业用途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1)化工原料类。主要包括岩盐、芒硝、硫铁矿、磷、泥炭。岩盐是淮安的优势矿产之一,主要产于淮安岩盐盆地和洪泽岩盐、芒硝盆地。两个岩盐盆地在地质上分属淮安凹陷和洪泽湖凹陷两个构造单元。芒硝也是淮安的重要矿种之一。主要产在洪泽县与淮阴区交界地区的西顺河集至赵集一带,面积有82平方公里。该类资源已于1994年5月开始开发利用,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冶金辅料类。这类矿产目前在本市境内仅发现熔剂白云岩一种。白云岩出露于老子山-佛窝断褶隆起带东坡,为灯影组分布区。
(3)建材非金属类。本市主要有石灰岩、玄武岩、石膏、石棉、瓷土、黄砂等。其中石灰岩可分为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石料用灰岩;玄武岩可分为优质玄武岩、岩棉玄武岩、铸石玄武岩和建筑用石料玄武岩。
(4)粘土类。本市主要有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粘土、陶立粘土、高硅粘土、陶土、海泡石粘土等。
凹凸棒石粘土是一种具呈链状结构的水合镁铝硅酸盐矿物。凹凸棒石粘土集中分布在我市盱眙县的古桑、穆店、仇集等乡镇。凹凸棒石粘土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五种,即凹凸棒石粘土、白云石凹凸棒石粘土、硅质凹凸棒石粘土、角砾状含海泡石粘土、蒙脱石凹凸棒石粘土。其工业类型分为凹凸棒石粘土、白云石凹凸棒石粘土、混合粘土和膨润土四种。目前,我市已探明的凹凸棒石粘土资源储量为65979.2万吨,占全省总量的90%以上,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名列全国第一。 (5)其它矿产类。蛋白石、贝壳。80年代初,省地质一队在开展凹凸棒石粘土的勘查中,发现了在V层凹凸棒石粘土矿层的顶部或中上部往往有蛋白石的分布,其中有些矿区或矿点蛋白石层的厚度可达1米左右,且有时还与凹凸棒石粘土层交互出现。 贝壳广泛分布于洪泽湖周围及底部的近代沉积中,一般厚10-20厘米,局部厚30厘米以上。
能源和水气矿产。全市共有能源矿产3种,分别是石油、地热和天然气,均为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种。
(1)地热资源。淮安市的地热资源于2001年4月发现于洪泽湖南岸的洪泽县老子山镇。目前已凿地热井4口,凿井深度均为100多米,日均允许开采量为2510立方米。洪泽地下热水无色、无嗅、味微咸,水温43-61度,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成分,其中偏硅酸、氟、锶、镭等多种矿物成分含量达到医疗热矿泉水国家标准,属于优质热矿泉水,无需加工即可直接利用,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洗浴、供暖供热、温室育种、特种养殖种殖等。
(2)矿泉水资源。我市矿泉水的开发起步较晚,仅在80年代才开始评价和开发。人们从认识到矿泉水的作用和市场前景后,短短几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市经省、部级鉴定评价的矿泉水产地有11处,但作为矿泉水开发的仅为4处,年产量1.23万立方米,这4处矿泉水企业分布于清浦区、楚州区、涟水县和盱眙县。
4、生物多样性 淮安市地域广阔,气候适宜,生物资源丰富。全市有高等植物15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234种,隶属34个科146属,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1种,主要植物有红脉勺樟、大叶柏等;野生动物有鸟类321种,经济鱼类83种,爬行动物48种,哺乳动物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主要动物有白鹤、灰鹤、天鹅、白鹳和草獐等。 四、水系与水文 淮安市地处淮、沭、沂、泗流域下游,河湖密布。市域西部、南部有洪泽湖、高邮湖,中部有白马湖;京杭大运河、古黄河、淮河入海水道、盐河、里运河、淮沭新河贯穿市域,另外境内地下水分布亦很广泛。水系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北属沂沭泗河流域,南属淮河流域,大运河和淮沭河将这两大水系连成一体。境内的洪泽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是淮河的蓄水库,水位13.0米时,湖水面积可达2340平方公里,储水量43亿立方米,对淮安市的农田灌溉、城乡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入海水道是苏北农田灌溉和行洪防汛的重大水利工程,它横贯市域东西,将黄海与洪泽湖沟通,有力保障洪水期淮安市乃至盐城、扬州、连云港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大运河又将淮河水系同长江贯通,使得枯水期能实施江水北调工程,为淮安市的水资源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地下水 淮安市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及碳酸盐类岩溶裂隙水两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地层时代、成因及埋藏条件不同分为四个含水岩组。对第Ⅰ潜水—微承压水层而言,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为25.1万米3/天,调节量为12.2万米3/天,是一个很好的供水层,但是污染严重,部分有害成份如砷、汞等超标,水质较差,不宜作为生活用水水源。 第Ⅱ承压水层的开采量为18.74万米3/天,在该层建水井成本低,水质较好,可作为供水水源,但由于该层水硬度较大,当其作为锅炉用水特别是蒸气锅炉用水时,需进行软化处理。 第Ⅲ承压含水层补给有限,大部分来自本身的弹性释水,允许开采量为11.52万米3/天,目前主要是由于本层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引起了大面积的降落漏斗,对该层开采必须严格控制在允许开采量内。 第Ⅳ承压含水层可作为本区的远景水源地,待进一步勘探。 2、地表水 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淮安的南部边缘。淮安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77亿m3,其中过境水量349亿m3,出境水量321亿m3 ,降水径流28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7.4%。因此淮安市水资源中过境水量较大,水质受过境水制约,过境水水质污染不但制约了本身的利用,还污染了本地有限的水资源。 (1)淮河 淮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它发源于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的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入洪泽湖。流域面积16万Km2,总长1078Km,其中江苏境内70Km。淮河既是洪泽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洪泽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干旱年份,淮河成了污水河,1997年以前,淮河污染事故频发,1997年以后,污染事故仍有发生。其中2000年7月份发生的污染事故,造成了淮安市水产养殖业近亿元的损失。 (2)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淮安段从淮阴区扬庄至楚州平桥,全长53Km,贯穿全市南北,横贯市区。平均水位9.4m,是全市的水运交通大动脉,不仅是北煤南运、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而且是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 (3)苏北灌溉总渠 苏北灌溉总渠于1952年建成。西起洪泽县高良涧进水闸,流经洪泽、楚州、阜宁、滨海等县(市)至扁担巷入海。全长168Km,其中淮安境内73.3Km。总渠是一条排洪、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河道,其设计流量800m3/s。不排洪时,渠北的涝水经渠北闸入总渠,当洪泽湖水位降低水量不足时,由淮安抽水站抽引江水入总渠。 (4)入江水道 入江水道西起洪泽县三河闸,流经洪泽、金湖等县入高邮湖,境内全长56Km。入江水道是洪泽湖主要泄洪河道,其三河闸泻量占洪泽湖总出水量的70%以上。 (5)废黄河 废黄河淮安段西起运河淮阴船闸上游,主要来水为二河,穿过淮阴、涟水等地后进入盐城市入海,境内全长95Km,平均水位7.3m。废黄河是市区和淮阴、涟水及其下游地区的饮用水源。 (6)盐河 盐河淮安段与废黄河一样,也起源于淮阴闸上游,穿过淮阴、涟水等地后进入连云港境内,境内长约80Km。盐河是淮安和涟水等地的工农业用水水源和排涝河道,也是各类污水的主要通道。 (7)清安河 清安河西起淮安市区橡胶厂西侧,穿过清浦区后,在淮安运东闸附近穿过里运河汇入排水渠,长约20Km。清安河是淮安的排涝、排污主要通道。 (8)排水渠 排水渠位于大运河以东、灌溉总渠北侧,穿过淮安后进入阜宁并汇入灌溉总渠,境内长约40Km。排水渠源头为小盐河清安河,是市区和楚州区排涝、排污的主要通道。兴建淮河入海水道后,排水渠将成为入海水道的南偏泓,直接入海。 (9)淮河入海水道 淮河入海水道是国家治淮重点工程,是解决淮河洪水出路,保障洪泽湖大堤及其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关键性工程,它与现有的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等工程,共同分泄洪泽湖以上15.8万Km2的来水,兼顾渠北地区1710万Km2的排涝,并为改善环境,结合航运创造条件。该工程西起洪泽湖东侧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与总渠呈二河三堤,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其中途经清浦、楚州,长66.93Km。一期工程设计流量2270m3/s,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渠北排涝标准从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 (10)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淮安市西南部,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西承淮河,东通黄海,南往长江,北连沂河,属过水性湖泊。洪泽湖主要入湖河流有淮河、怀洪新河、濉河、徐洪河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为330亿m3,其中70%来自淮河。洪泽湖的主要出湖河道有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及二河,其中入江水道出湖水量占洪泽湖出湖总量的70%以上。当水位达12.5m时,蓄水面积约为2000Km2,库容为32亿m3。 此外,淮安水利枢纽工程是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水上立交,上部航槽承接京杭运河南北航运,下部15孔巨大的涵洞自西向东沟通了淮河入海水道,将现代水利工程与京杭运河及淮安悠久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和当地的重要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