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地矿局“十一五”成果辉煌 | 今年地勘投入较“十五”末增长超过一倍,新增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70万亿元 | $ T$ l# x% y* T5 B
! H& \$ W3 t- @" h2 `6 K3 s
" C0 q5 S& F4 C; D$ g- U* U
“十一五”期间,新疆地矿局勘查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将多种高科技手段应用于地质找矿,新发现矿产地75处,提交可供开发的矿产地15处;在东疆、准东两地累计提交煤炭资源量320亿吨,为“西煤东运” 提供了资源支撑。
4 U6 J3 a" C! ?9 A- z4 W, W& u) `% P
: i y1 h; v5 V& q 大投入推动形成“大地质”。 2010年,新疆地矿局承担的各类地勘项目资金总数超过10亿元,比2005年增加6.56亿元;其中国家和自治区各类资金投入从2005年的1.34亿元增至6亿多元。特别是国土资源部与自治区联合开展的“358”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安排预算投资2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60多亿元。
& V$ U, v+ B9 s8 ?% A
% M, w- n9 k9 I, e9 y t" l 近五年,新疆地矿局新发现矿产地75处;提交可供开发的矿产地15处,其中大型5处、中型5处。新增优势矿种资源储量:煤3467亿吨、铁6.15亿吨、铜50万吨、镍50万吨、铅锌468万吨、金41吨、锑4万吨、钠硝石1.4亿吨、油页岩3.87亿吨、石墨397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约70万亿元。同时,新发现一大批重要找矿线索。 $ E8 [5 g0 u5 C0 Q! R
! |0 W) d9 N4 Z4 }
项目和找矿成果的增多促进矿产勘查开发投资多元化局面形成,到2009年,已经有近70余家国内外大型企业投入勘查资金20多亿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重点地区——准噶尔、吐哈、伊犁、库拜四大含煤盆地,预期后续产业规划总投资4163亿元。目前,很多矿产地已投入开发。 , H; _' c: u0 Q D6 s
' E c* D% \; d/ S0 q8 M# L 高科技手段促找矿突破。从2007年起,新疆地矿局开始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合作,在新疆西天山、东昆仑、西昆仑等地面工作难度大的重要成矿带,开展多项1∶5万高精度航空磁测工作,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其成果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航空磁测基础上,地质工作者新发现了西天山地区智博、敦德等多处铁矿床;在重要成矿带上,推断与矿有关的磁异常140多处,并取得了新的找矿突破。
8 t8 f# t' V4 m& e9 J8 [ \; e( z% s T! ~0 n/ S- A7 f$ k
基础地质助力找矿新发现。“十一五”以来,自治区基础地质工作程度稳步快速提高,开展了1∶5万~1∶25万不同比例尺的区调、化探、重力测量、地面高精度磁测、航空磁测等,发现了一批重要找矿线索。 ' m7 X% W8 Z5 H" a+ R
9 ]9 {7 r) a# H. o 其中,2003年启动的1:5万区调,8年累计投入4亿元,完成面积15万平方公里,超过自治区以往四十多年完成面积的总和,使基础地质工作的覆盖率从6.6%提高到15.6%,新发现铁、铜、铅锌、钼、金等矿(化)点700多处,新圈定磁异常1378处,激电异常85处,化探综合异常225处。
# f) r. e1 A1 D" Z6 `; X+ G6 U' p5 ^! P. w+ z) a5 x
为“西煤东运”提供资源支撑。从2009年起,在自治区“西煤东运”规划的统一部署下,新疆地矿局在东疆开展了三个煤炭资源预查区的地质工作,并与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共同提交了《东疆地区煤炭资源调查总报告》。报告显示,五个预查区新增地表埋深1000米以浅预测资源量1277亿吨。同时,新疆地矿局在沙尔湖煤炭勘查区和大南湖煤炭勘查区配合企业实施了一批普查―详查―勘探项目,累计提交煤炭资源量161亿吨。 ) u$ E/ V4 j+ g6 D! G! F
% P2 [/ e: V- k: d) A 准东煤田勘查工作也在快速进行。从2004年开展大规模勘查工作以来,已提交地表埋深10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1649亿吨。其中,通过连续的工作,今年新疆地矿局在中石化、鲁能、中电投等企业勘探区提交煤炭资源量160亿吨。至此,新疆地矿局在准东煤田已累计为企业提交可作为规划开发的煤炭资源量超过500亿吨,部分已转入开发阶段。
- ?- |8 S7 N& [# Q: s: ~ L! y# b: G6 @$ R
: i" Z, ` u |0 ?1 j& C# K7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