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GISer 真是颇有感触!!!
中国无品牌?
假如有人请你迅速说出一个中国品牌你会怎么回答?日本有索尼,墨西哥有科罗娜,德国有宝马,韩国有三星,中国有……?
2005年,奥美广告公司(Ogilvy & Mather)全球CEO夏兰泽女士接受《商业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海尔和联想目前都还不是品牌!”几年过去了,中国到底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没有呢? 没有!中国作为世界现在第二大出口国,170万个国内品牌,而在世界100强的排行榜当中,我们是零。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太需要自己的品牌来证明自己,如果没有一个或者多个世界品牌,我们的产品将永远被贴上“廉价”,“低质量”的“中国制造”标签。 国产GIS软件企业的品牌困境
笔者认为,软件企业的定位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软件,第二个层次是做行业,第三个层次是做标准,第四个层次是做品牌。企业如何定位直接决定了未来的发展。 GIS软件行业有别于其他的行业,国产的软件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确实国产软件的骄傲,但是笔者看来,绝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做软件和做行业的阶段,并没有对自己长远的品牌战略进行规划。
软件产品 内涵:如果说一般消费品注重的产品的质量,那么GIS软件企业则更应该软件的稳定性。这是软件企业基础,如果一个软件企业的软件BUG不断,基本功能不全,用户苦不堪言,就算免费奉送,估计也无人问津。 外延:软件产品的外延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顾客的一系列附加利益,包括运送、安装、维护、保证等在消费领域给予消费者的好处。熟知软件是冷冰冰的,唯一能提升软件附加价值的,就是这些软件以外人的作用。而这些有多少GIS软件企业做好了呢?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最大的软肋,这点在GIS软件行业也表现的十分明显。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会模仿的一群人才,而不少GIS软件都还是处在依葫芦画瓢的模仿阶段。除了产品研发历史和行业中地位这些因素的不足以外,最主要是还是缺少自主创新的意识,确实“中国创造”的GIS软件。
品牌定位 近代商业市场经历了大众市场、分众市场和小众市场,已经发展需要市场细分的目标市场。一个企业没有精准的定位将会在市场中左右摇摆,如梦游般游荡,最终走向死亡。对于GIS软件企业来说,企业应该有明确的定位,是做GIS平台还是做GIS行业应用,或者是做数据,应该事先定位。若是举棋不定,最后将因为缺失核心竞争力而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产生的,而是品牌在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但是,GIS软件行业中并没有多少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除了软件以外,企业是单薄和苍白的,有的企业就是个软件作坊,工作室,没有企业文化和内涵,更谈不上所谓的品牌文化。 国产GIS软件企业的品牌出路
以下仅以中国最大的两家GIS软件厂商中地和超图作为谈论重点。 强生健体 品牌首先要以品质为先,对于GIS软件产品而言,满足传统的功能模块的同时,软件本身需要具备IT行业的前沿技术。SaaS,SOA,微内核,云计算等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评价GIS软件新的标准,虽然这些概念或多或少有着炒作的嫌疑,但是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品牌竞争和筹码。 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GIS软件企业,mapgis,SuperMap都从不同的角度囊括这些前沿技术,但是是否真如宣传所说,还需要使用者的亲身检验。但是明显,超图的宣传力度更强,根据针对性。
创新之魂 要成就一个GIS软件品牌,不可缺少的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解决同类软件的同质化,让自己的软件脱颖而出,区别于产品而可以称之为品牌。 无独有偶,中地数码和超图软件品牌战略中都又含有创新的元素,但是正是对比起来如何呢?超图的三大宣传点Universal GIS---不仅仅是跨平台…, Service GIS---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Realspace GIS---二维三维一体化,在宣传过中确实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但是存在极大同质化现象,难怪有人戏称超图为“抄图”了。 反观中地数码的K9平台和数据中心包含了跨平台调用和SOA架构两大特点,三维平台包含二维三维一体化特点,而且还支持地上地表地下的一体化,这点其他GIS软件企业尚未做到。而“巧组合,零编程,易搭建”的特点虽然宣传力度不强,但是具有改变软件编程模式的潜力,展现中地创新的血液。可惜,宣传在哪里。
品牌战略,坚持到底 要想成就一个品牌,需要制定一个品牌战略,找准自己的定位,给公司加上品牌的标示和理念,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这一点超图在宣传方面确实花了很多力度,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比如中国“智造”,GIS行业的“华为”,GIS行业龙头企业等品牌宣传,但是仔细一看会发现宣传虽多,但是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华为”,龙头企业和中国“智造”三种不同风格宣传,很难让大众体会到统一的感觉,反而感到了超图的“花心”。 在行业定位上,超图同样是模糊的,超图企业的战略定位是空间信息领域中的3S :平台软件,应用软件,运营服务。也就说,超图既要做平台软件,也要做行业应用软件,超图未免有点像风流才子般“处处留情”了。 再看看中地数码,就少了很多麻烦,保持的言少不失的原则,并没有花太多功夫做宣传,这确实避免了宣传上的错误,但是也使得大众认为品牌的存在感太弱了。而中地一直坚持的是以技术为生命,创新为灵魂,这些确实在软件的部分内容上表现出来了。但是并没有长时间,持续性的做自己的品牌宣传,有点“世外高人”的架势。
最近的中地官网上的文章就十分耐人寻味: 《武汉市委领导贾耀斌莅临中地视察》
"贾部长最后建议,中地数码目前拥有成熟的技术,也拥有GIS领域的累累硕果,已经到了企业腾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应强化营销、管理方面的工作,让优秀的成果在市场上推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夸得很到位,问题应该说得很明显了吧。
若说超图在品牌宣传中尝试着,中地数码可能还没开始交学费。
民族软件,中国创造 2009年11月23 日,一则“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形象广告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美国频道、美国头条新闻频道和国际亚洲频道播放。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制造”的正面形象,而且意味着中国制造的“软实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蜕变。 而GIS软件企业正是能展现“中国创造”的趋势,从某种层面上说更应该体现承担中国GIS软件发展的大任,GIS软件企业的品牌文化应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80年代以来中地数码集团肩负发展民族软件的使命,不断的自主创新;超图软件的愿景:中国“智造”的跨国软件企业。都从不同的层面的希望担负着民族GIS软件企业的发展。但是中地数码文化底蕴和企业使命毫无疑更加能体现“中国创造”;而超图软件虽然近几年蓬勃发展,上市后更是正面宣传不断,但是公司的品牌文化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 粗略总结一下,超图更具有成为中国GIS软件品牌甚至国际品牌的野心(他们叫愿景),事实上他们的营销方案也是这么做的。而中地数码则是在技术层面上和企业文化上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似乎并没有体现与之对应的市场宣传。 一句话说:超图看似值得期待,中地看似耐人寻味。
此文仅仅希望以笔者粗略的见解,仅仅希望中国GIS软件企业中能有真正的国际品牌,能让中国民族软件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由于经验不足,水平尚浅,语言若有不当,敬请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