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694|回复: 1
收起左侧

[最新资讯] 让环境地质工作走上历史前台

[复制链接]

1986

主题

10万

铜板

98

好友

技术员

Network change life, change t

积分
17879

斑竹勋章地信元老

QQ
发表于 2010-12-2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地质大调查收官之年(三)
+ s- N+ p6 ^% l5 z/ S( o: z5 g地勘导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 C* w5 }) W- }( v
) I- Z8 \3 U  a: p- Z4 H! x    上世纪后期,人类开始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联合国提出了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的认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主张。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地质工作与此同步,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渐渐进入资源与环境并重时代。正如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的“从资源保障为主的地质工作转向资源环境保障并重的多目标、多功能的地质工作”。 , k' f' M* e' [- s9 {" q
9 Q; I! s+ r0 a' R  j) {. D; Q5 y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环境复杂多样,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现状及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数十本大调查成果报告中,几乎都记录着环境地质工作12年来的贡献,其间许多成果都具有开创性。比如,2003~2010年,系统开展了全国区域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首次获取了一批陆域全覆盖的大型、整装、多期次、无缝遥感监测数据,首次建立了集多种比例尺,第四纪地质、地貌、现代冰川雪线、海岸线、湿地、荒漠化、石漠化、城市扩展等生态地质环境因子的状况及动态变化规律,三期卫星遥感地质数据为一体的全国区域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信息管理平台,为全国生态地质环境长期、动态、快速调查与监测,以及成果的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基础。首次获取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库区高质量遥感数据和环境变化监测成果,为库区地灾治理、生态及地质环境保护、库岸稳定性评价及工程建设等,提供了决策支撑。 ; e$ i0 N' ]8 w4 t& F$ o

& _# j# |) k, T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猛,交通干道建设更是穿山越岭一日千里,各种建设活动对大自然的扰动空前加大,加剧了许多原本地质环境就脆弱的地方地灾频发。而与此同时,进入小康的公众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更加关注与重视。地质大调查顺应时代需求,顺应民心民意,不断提高预测与防治灾害的能力,建立起突发性地质灾害快速调查机制。在伽师、汶川和玉树地震,以及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关岭滑坡等灾害突发时,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遥感快速、动态的优势,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监测。遥感快速调查的成果,也在第一时间为国家指挥抢险救灾、评估灾情、降低灾害损失和灾后隐患治理与家园重建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 [4 z. [$ s' h+ {$ D5 n. X& B& k0 g9 O6 t8 u, I5 ]+ W
    “地质工作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全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开展,对此作出了最好的注脚  完成的160万平方公里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土地有益和有害组分等54种元素指标的高精度数据,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状况,把握了土壤污染区域、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开展了污染土地生态地球化学修复试验,为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保护,为实现土地资源从数量管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并重的转变提供重要依据。依据土地有益元素优势特点,仅四川成都经济区优质土地生产的各种无公害农产品,年增加经济效益即达上千亿元。 4 W3 h4 l3 f' g

; i& H# l& q/ q) S2 b4 W' m' W    如果说,地质工作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建立了功勋,那么,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同样离不开地质工作的支撑。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代表性城市的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安全、土地利用规划与资源管理、生态农业与城市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为北京奥运会场馆、上海世博会园区、南京市火车站等重大工程建设区进行的“地质体检”,为重大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通过系统开展城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调查与评价等,为城市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依据。在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基础上,首次系统开展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城市深部空间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料。构建的三维可视化面向政府部门的城市地质信息决策平台和面向公众的地质信息服务发布平台,实现了城市地质信息集群化管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 q7 k# \3 Z0 Y+ H3 A
" e5 R4 l: K% s
    12年的地质大调查,实现了资源与环境并重时代中国地质工作的转型,推动了地质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全社会更加了解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中国环境地质工作,像地质找矿工作一样,已经越来越多地让公众所了解,站在了历史的前台。
0 K1 ~$ o, ]3 J8 C# O2 L# ~) U4 F
% s9 N% B. Y- Y6 U& K0 I. r8 `+ M' U1 V/ d! r1 E

6 s+ {  ]% I: a9 ^2 |9 u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3 收起 理由
玉麒麟 + 3

查看全部评分

轻轻的我来签到了,想带走一堆铜板...
发表于 2013-10-2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貌似更像一个新闻哦
. ~& P0 K  B7 C8 _" I) r% t7 J) k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亲,你好快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