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质论评》 2004年02期
安徽铜陵矿集区硅质岩成因及意义
曾普胜 杨竹森 蒙义峰 裴荣富 侯增谦 徐文艺 王训诚 田世洪
【摘要】:铜陵地区二叠系栖霞组到大隆组(P_1q—P_2d)各层位中硅质岩分布广泛。通过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的详细观察和硅质岩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硅质岩是热水活动间歇式、多次活动的结果。硅质岩构成铜陵地区二叠系主要的矿(源)层或矿胚层(Protore)之一。硅质岩具有低 Fe_2O_3/FeO、SiO_2/Al_2O_3、SiO_2/(K_2O+Na_2O)、SiO_2/MgO、MnO_2/TiO_2 值;低 Co高 Ni,Co/Ni1,U/Th1;低 ∑REE,负 Ce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等热水沉积物的特征,为热水沉积的结果。氧同位素估算的热水古温度为49~249℃(高温部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安徽省地勘局321地质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热水沉积型矿床 硅质岩 二叠系 铜陵
【基金】:国土资源部科技司专项研究计划(编号:B0002-2、B0002-3) 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10000004)的成果
【正文快照】:
铜陵地区的硅质岩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晚古生代硅质岩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这类硅质岩究竟属正常化学沉积还是热水沉积,以及这类硅质岩对于矿产勘查和成矿预测的意义,很少给予关注。夏邦栋等(1995)、徐跃通(1997)研究后认为鄂东南孤峰组的硅质岩是热水沉积的。那么,铜陵地区的
安徽铜陵矿集区硅质岩成因及意义.pdf
(776.48 KB, 下载次数: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