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程 采取先内业判读,再外业调查测绘资料收集,后数据编辑入库的方式,分阶段、分步骤逐村开展实施,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资料收集 准备工作 制作调查底图 现状调查(外业调查、资料收集、影像资料收集、外业测绘、图件编辑制作) 数据库建设 成果提交。 (一)收集调查资料及其他从相关部门收集基础测绘、确权登记发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城市规划、地理国情普查、林业规划、城市开发边界、自然保护区边界等成果资料。具体如下: 1、国家下发数据: (2)第一次全国国情普查成果; (3)第三次国土调查遥感监测影像; (4)不一致监测图斑; (5)1980坐标系和2000坐标系转换参数; (6)县级行政界线及控制面积; (7)“批而未用”数据。 2、县级收集资料: (1)全区城镇地籍调查成果; (2)全区国有建设用地发证数据; (3)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矢量图件,确权台账,表册,文本); (4)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成果(矢量图件,确权台账,表册,文本); (5)用地管理信息成果(单独选址、分批次、增减挂钩、农用地转用、土地开发整理、沙场复垦、2013-2014农综项目、未利用地开发等); (6)土地报批成果(清单); (7)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矢量图件,确权台账,表册,文本); (8)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 (10)临时用地审批数据; (11)国家或省批准的开发园区数据; (12)永久基本农田数据成果; (13)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成果(矢量图件,确权台账,表册,文本); (14)城建、交通、水利、林业、 农业、环保、民政等部门的专项数据。 3.收集和补充城镇村庄正射影像图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面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全国三调办组织统一采购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优于1米分辨率覆盖全国的遥感影像制作DOM。 省国土调查办统一组织收集城镇村庄2014年1月1日以后摄影制作的1:2000及更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原则上采用优于0.2米分辨率的航空遥感影像资料,覆盖城镇村庄范围的已有航空遥感正射影像数据。原有0.2米分辨率的航空遥感数据不能全覆盖城镇村庄的区域,可采用优于1米分辨率的卫星数据补充。对于1:2000及更大比例尺正射影象图未覆盖的城镇村庄重点区域,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获取分辨率优于0.2米的遥感影像,制作1:2000正射影像图,开展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4、确定调查界限和控制面积 县级调查界限原则上与最新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界线一致。省三调办负责制作县级调查界线,确定各市、县控制面积。县级三调办负责县以下调查界限和控制面积制作与确定。 (二)准备工作1、宣传动员 为确保铜川市新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工作圆满完成,开展调查工作时,应由铜川市新区国土资源分局统一协调,按照开展调查工作的先后顺序,由各镇政府分别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和渠道,并在主要路口或显著位置张贴《关于开展铜川市新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通知》,提前告知广大人民群众有关事项。后附该通知样本。 2、设备准备 (1)硬件设备配置 全站仪、GNSS接收机、钢尺、手持测距仪、计算机、外设和软件系统、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测绘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相关单位鉴定,并提供鉴定证书。 (2)软件设备配置 数据采集平台:南方CASS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 方案编制。根据三调国家及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资料、技术规范及细则等,编制本区三调实施方案。 组织培训。 采取分级、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由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对参与调查的业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及考核发证,达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的目的,本次国土调查工作要求所有参调人员持证上岗。 铜川市新区国土资源分局以及本作业单位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学习技术规程、三调调查方法,以及有关法规政策等。 (三)制作调查底图。 省国土调查办组织对城镇村庄正射影像图以及国家下发的调查底图进行重采样、配准、融合等处理,套合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库,勾绘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要线状地物,叠加相关部门调查成果范围界线,制作城乡一体化调查底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