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573033)资助
中文摘要:[摘要]位于广西全州的铀矿床为中型铀矿床。含矿岩层主要为泥盆系四排组、东岗岭组和榴江组地层。此区域矿床受新宁―资源―灵川(麻城―广济)断裂的分枝及其次级断裂Fl、F3 等控制。古花岗岩提供了铀源。在浅部环境下,碳酸根络合物[UO2(CO3 )3 ]4- 和[UO2(CO3 )2 ]2- 发生分解形成UO2 2+ (也可能与F-结合形成UO2 F4 2- ),并最终沉淀形成铀矿床。选取穿插于四排组地层和花岗岩中石英脉或花岗岩样品,对其中的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和爆裂法测温。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包裹体、含子晶包裹体、富气包裹体和CO2 包裹体。绝大部分为气液包裹体,均一法实验测得的冰点温度显示盐度较高,平均盐度为10. 3%。含子矿物包裹体的存在说明流体的密度和盐度较高。包裹体均一温度差别较大,但整体集中在200益~280益,气液包裹体平均均一温度222益。爆裂法实验测得爆裂温度 350益左右。较高的捕获温度和高的盐度说明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密切相关。选取样品进行碳同位素测试,得出碳的来源为岩浆碳,选取样品进行氢氧同位素测试,表明流体来源既有岩浆源,又有与岩浆热液密切相关的大气降水来源。两个矿化点样品含黑钨矿样品和白钨矿指示了钨的矿化,又由于U-W 的共生进而指示了铀的矿化。结合野外观察和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的数据,成矿主要和燕山期岩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中文关键词:铀矿床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全州铀矿田 同位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