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产资源普查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目的任务
说明任务来源、主要工作内容、要求、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1.2 位置、范围
简要说明普查区位置、地理坐标、范围、面积、行政区划等。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简要说明普查区地形、地貌、水系、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及社会经济概况。
1.4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4.1 以往区域工作情况
简要介绍区内开展的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化探、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评述。
1.4.2 以往地质工作
简要说明已进行矿产勘查区(含我司以往工作)的工作性质、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次普查相关的矿区,应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予以表述。
对已经涉及本次普查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成果及重要结论。
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突破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加以详述。
1.4.3 矿权设置情况
说明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在普查区内及周边的矿权登记项目、面积、范围、地理坐标。
第二章 地质特征
2.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主要从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
重点阐明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区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本节要避免泛泛罗列地质资料,力求文字精练,紧扣主题。)
2.2 普查区地质特征
本节是普查设计的主要依据,重点放在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上。
2.2.1 地层
地层时代、层序、分布、岩性、厚度、产状、接触关系以及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等。
若为沉积矿床,应重点阐述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类型、沉积相模式及沉积成矿作用。
2.2.2 构造
褶皱、断裂、破碎带等的性质、规模、特征、分布情况以及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等。
如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应重点分析控矿构造类型及性质特点。
2.2.3 岩浆活动
岩浆岩的种类、分布形态、产状、规模、相互关系及其与矿床的联系。
若为岩浆矿床,应重点分析岩浆岩岩性、岩相分带、侵入模式等。
2.2.4 变质作用
重点阐述变质岩的种类及其变质作用、蚀变特征以及与成矿的联系等。
2.2.5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阐述普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2.2.6 矿床地质特征
a、矿脉(矿化带)特征
阐述矿脉或矿化带的数量、形态、规模、产状、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化蚀变等特征。
b、矿体特征
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
c、矿石加工、选冶性能
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作初步的了解判断。
第三章 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3.1 总体工作部署
设计的总体工作思路、布置原则,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各项工作的基本任务。
对跨年度的设计,说明各年度工作安排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尤其是当年的工作安排。
3.2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2.1 地质填图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剖面测制点的选择、填图精度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和矿脉(或矿体)、矿化带、含矿层、标志层、及与成矿有关的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等现象的观察内容、方法。
3.2.2 槽井探
说明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
3.2.3 坑探
阐述坑探工程施工目的、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技术质量要求。
3.2.4 钻探
阐述钻探工程的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说明钻孔结构、钻进方法、取心、测斜、封孔方法等。
3.2.5 物、化探
阐述物化探工作的任务及方法选择的依据。分别说明所采用的物、化探工作任务、工作范围、面积、测网(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精度要求。必要时可编制物化探勘查专项设计。
3.2.6 采样与化验
阐述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以及承担的单位。
3.2.7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说明在普查工作中应进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如水文地质测绘、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钻孔水文地质观测、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气象资料收集与观测的方法、技术要求、工作量等。
3.2.8 地形测量与地质工程测量
简要说明地形测量、物化探测网、地质工程测量的部署、工作量、各项限差及精度要求等。
3.2.9 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
说明普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的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实验。
3.2.9 设计工作量
列表说明计划实物工作量。跨年度的设计分年度分别列表说明。
第四章 费用预算
详细进行设计预算。内部项目可按当地价格预算,需申报国家的项目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预算暂行办法》编写。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5.1.1 设计所需人员组成,主要设备与材料计划。
5.1.2 生产进度与时间计划安排。
5.1.3 保证质量、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等的措施。
第六章 预期效果
说明通过本次工作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提交的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提交报告及相关图件附表等),提交成果的时间等。
附录: 普查设计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作插图)
2、区域地质矿产图(1:20万——1:5万)
3、区域(普查区)物化探异常图(1:20万——1:1万)
4、普查区(地形)地质图(1:1万——1:2千)(含矿权登记范围)
5、勘探线设计剖面图、坑道设计平面图(有设计钻探、坑探矿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