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856|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讯] 中国环境卫星资料

[复制链接]

2072

主题

100000万

铜板

363

好友

地信专家组

每一次的分离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22

精华勋章宣传勋章爱心勋章组织勋章地信元老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

发表于 2009-1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由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卫星中心筹备办公室副主任王桥研究员说,卫星系统是指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数据下传及在轨运行管理等内容;地面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接收及其标准化处理、分发服务以及对卫星有效载荷的业务运行管理等内容;应用系统主要涉及卫星遥感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即围绕特定应用目标的数据处理分析和数据应用产品生产等。
        小卫星星座系统与大卫星的区别是它将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相比而言,具有成本低,综合时空分辨率高等特点。从卫星传回地面的数据将通过地面系统接收、处理,同时地面系统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卫星姿态进行调整。接收下来的海量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形成数据应用产品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卫星照片,才能被环境及灾害监测部门使用,从而及时、准确地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已有两千多个环境监测站,每年约产生3000万个环境监测数据,但是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与研究手段基本停留在常规阶段,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我国环境卫星将与现有的地面环境监测站共同组成立体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大范围、及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
民用卫星大家庭中的又一颗“耀眼新星”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说:“过去对全国生态环境进行一次调查耗时费力,还要花费巨资,而利用卫星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观察大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卫星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的一个全新的民用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由多颗小卫星组成,是一个配备了宽覆盖CCD相机、红外相机、高光谱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SAR)等多种类型传感器的先进对地观测系统,是目前国内民用卫星中技术最复杂、指标最先进的系统。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减灾委和航天科技集团就联合提出了建设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建议。2000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被列入“中国民用航天十五计划和后十年规划”;2001年在《中国航天白皮书》中被列为民用卫星发展重点;2003年2月,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获国家批准立项。
两大阶段打造完善的环境卫星星座系统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建设采取了业主制,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减灾委为卫星业主单位,共同负责卫星运行管理与应用系统建设。
        按照计划,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将首先建立由2颗光学小卫星(环境一号A,B)和1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环境一号C)组成的“2+1”星座,简称“环境一号”(代号HJ-1);第二阶段将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完成由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的“4+4”星座,实现全球环境与灾害动态监测。目前,在建的“2+1”星座中,卫星和传感器正在根据研制总要求进行生产,预计2007年下半年发射

1145

主题

10万

铜板

2

好友

传奇会员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21817

灌水勋章活跃勋章冰雪节勋章

QQ
发表于 2013-11-17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看看,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亲,你好快哦~~~

查看全部评分

加强科技支撑和引领  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