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222|回复: 1
收起左侧

遥感发展态势——争先恐后的空间发展计划

[复制链接]

2072

主题

100000万

铜板

363

好友

地信专家组

每一次的分离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22

精华勋章宣传勋章爱心勋章组织勋章地信元老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

发表于 2009-12-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未来10年遥感工业强壮发展”-----------美国NOAA2005-2015国际遥感研究报告
  现在传感器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遥感及其应用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内遥感的形势非常看好。本专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遥感的发展态势:
争先恐后的空间发展计划
多边的国际合作
对地观测能力的创新
影像处理技术不断创新,应用不断深入
遥感应用面临的挑战
1.争先恐后的空间发展计划
  以美国为首,投入也最大。如NASA于2005年宣布了耗资1040亿美元空间探测计划,并在2006年发布了新的航天政策,以期保证其在21整个世纪的空间绝对优势。
  从图1中可以看出,美国除了发展对地观测外,还大力发展火星探测计划。在图2中的发展蓝图中可以看出,在传感器中分为好几个级别,除了传感器外,还把信息的综合、信息的应用也纳入了其发展蓝图当中,应该说是一个很完整的蓝图。

图1 美国对地观测系统建设规划

图1 美国对地观测系统建设规划




图2 美国对地观测系统蓝图

图2 美国对地观测系统蓝图




  除了美国,欧洲为提升其经济实力和维护其政治利益全力推进其独立的航天能力。启动实施了宏伟的GMES计划。2003年ESA正式宣布其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计划,并在2008年建成一个由高中低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为欧盟18个国家的环境和安全进行实时服务。在高光谱和超光谱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如于2001年发射的PROBA和当今有效载荷最为丰富的综合卫星ENVISAT。

图3 GMES计划的组成

图3 GMES计划的组成



  欧盟的成员国之间也在各自发展自己的对地观测计划,走在前列的是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法国在商业卫星上有著名的SPOT系列卫星,意大利有雷达卫星Cosmo-Skymed,德国也有高分辨率雷达卫星TerraSAR-X。
  俄罗斯虽然近几年经济不景气,不过也投入大量资金发展自己的对地观测计划。俄罗斯制定实施新的航天计划,力保其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俄罗斯政府于2005年批准了总经费为3050亿卢布的《2006~2015年联邦航天发展规划》。目前商业卫星有资源-DK卫星。
  在亚洲,日本和印度都在极力发展自己的对地观测计划。日本拥有先进航天技术实力,并力图发展军事航天和民用航天:JAXA于2005年公布了耗资570亿美元的“JAXA2025年长期规划”,目前代表卫星有日本先进陆地观测ALOS卫星,。印度加大投资力度发展航天技术,企图成为未来亚洲空间强国。2003年的投资占GDP的0.094%,2005~06年投资7.22亿美元;预计2020年印度将拥有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目前印度的代表卫星为IRS-P5=CartoSat1和 IRS-P6=ResourceSat1。
  亚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拥有了自己的对地观测卫星,如韩国的KOMPSAT-2光学卫星、台湾地区的福卫系列、泰国的THEOS等
  我们也非常重视对地观测计划,我国对对地观测数据,尤其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需求巨大,仅在“十一五”期间涉及对地观测数据的18个重大工程的总投资约2000亿元。主要组成为资源卫星系列、环境减灾系列、海洋卫星系列、气象卫星系列、神州飞船等。目前在天的有资源卫星2(B),风云2和3,环境减灾卫星和海洋1号卫星。
  总的来说,目前太空中共有70多颗民用和军用卫星,商用卫星代表性的有以下组成:
美国陆地LandSat、IKONOS系列、快鸟卫星系列;
加拿大的RadarSAT系列卫星;
法国的SPOT卫星系列;
欧盟的ERS卫星系列;
以色列的EROS卫星系列;
日本的ALOS-2卫星;
印度P系列卫星等。

1145

主题

10万

铜板

2

好友

传奇会员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21817

灌水勋章活跃勋章冰雪节勋章

QQ
发表于 2013-11-17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看看,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亲,你好快哦~~~

查看全部评分

加强科技支撑和引领  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