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基础考试样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 2.砂土液化 3.混合溶蚀效应
4.极限平衡方法5.卓越周期 6.工程地质条件
二、填空(20分)
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 和 两种。
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 和 等。
3.渗透变形的主要形式包括管涌和 。
4.地震破坏效应大致可分为, 、 和斜坡破坏效应三个方面。
5.按四分法可将风化壳,自上而下分为剧风化带、 、 、 。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24分,每题2分):
1.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和弯曲倾倒四种。 ( ) 2.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 )
3.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 )
4.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 )
5.当滑坡安全系数Ks=1.20时,计算的最后一条块滑坡推力En=0,滑坡的稳定性系数K等于1.20。 ( )
6.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 )
7.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 ( )
8.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 )
9.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 )
10.为保证斜坡稳定,削坡移载措施适用于滑动面为直线的滑坡。 ( )
11.土的级配特征影响渗透变形方式,不均粒系数η越小,越有利于管涌的发生。 ( )
12.所谓风化囊是指在裂隙密集带,尤其是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处,岩石风化深度相对较大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
四、问答题(共24分,每题4分)
1.简述滑坡的形态要素。
2.试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3.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
4.简述水库诱发地震有何特点?。
5.如何进行覆盖型岩溶区的岩溶地基稳定性?
6.简述斜坡形成后坡体重分布应力的特点。
五、结合实际工程地质问题谈谈水对工程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4.极限平衡方法:也叫刚体极限平衡法,其使用有四点假设前提:①只考虑破坏面上的极限破坏状态,而不考虑岩土体的变形。即视岩土体为刚体。②破坏面上的强度由C、f值决定,遵循强度判据。 ③滑体中的压力以正压力和剪应力的形式集中作用于滑面上,均视为集中力。④q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来求解。
5.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6.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 六个方面。
二、填空(20分)
1.地震断层(粘滑型)、蠕变断层(蠕滑型)。
2.工程地质类比法、模型模拟实验法
3.流土
4.地面破坏效应、振动破坏效应
5.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24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 9、× 10、×
11、× 12、 √
四、问答题(共24分,每题4分)
1.滑坡的形态要素主要有:滑动面(带)、滑床、滑坡后壁、滑坡周界、滑坡前缘(舌)、滑坡台(滑坡台阶)、滑坡洼地(湖)、滑坡裂缝、滑坡轴(主滑线)。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1).岩土类型及性质
软土>硬土,土体>基岩
松散沉积物厚度越大,震害越大
土层结构对震害的影响:软弱土层埋藏愈浅、厚度愈大,震害愈大。 (2).地质构造 离发震断裂越近,震害越大,上盘尤重于下盘。
(3).地形地貌 突出、孤立地形震害较低洼、沟谷平坦地区震害大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埋深越小,震害越大。
3.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
(1)地质方面:
地表最新沉积物的错断
活断层带物质结构松散
伴有地震现象的活断层,地表出现断层陡坎和地裂缝 (2)地貌方面 断崖:活断层两侧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地貌单元直接相接的部位 水系:对于走滑型断层 ①一系列的水系河谷向同一方向同步移错 ②主干断裂控制主干河道的走向
不良地质现象呈线形密集分布 (3)水文地质方面 导水性和透水性较强 泉水常沿断裂带呈线状分布,植被发育 (4)历史资料方面
古建筑的错断、地面变形 考古 地震记载 (5)地形变监测方面 水准测量、三角测量
4.水库诱发地震特点有:
(1)空间分布特征
a.震中位置
*震中主要集中在断层破碎带附近
*往往密集成条带状或团块状,其延伸方向大体与库区主要断裂线平行或与X型共轭剪切断裂平行
*常分布于库区岩溶发育部位或断裂构造与岩溶裂隙带的复合部位
b. 震源较浅,震源体较小,一般发生在低烈度区
c.等震线形状:主要与库区构造、岩性条件有关
*构造型水库地震:椭圆形,长轴方向与所在地段的主要构造线或发震断层走向一致或平行
*发生于新老地层接合部位的水库地震: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与新老地层的接合线方向一致
*岩溶区发生的水库地震:等震线多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或近似圆形,且与当地发育的岩溶形态一致或基本一致
(2)地震活动与库水位的关系
a.绝大多数水库的地震活动与库水位呈正相关
b.少数水库区的地震活动性随着库水位的增加而明显地降低,呈负相关
(3)地震活动的序列特点
a.震型
内生成因水库地震序列以前震——余震型为主,偶尔见群震型。外生成因水库诱发地震常属单发式主震型或多发式群震型。
B.地震频度与震级的关系
㏒N=a-bM
水库地震:b值大于当地同震级的天然地震,b≥1,前震的b值一般略高于余震。
C.主震M0与最大余震M1的震级关系
水库地震:M0-M1<1 M1/M0≈1
5、如何进行覆盖型岩溶区的岩溶地基稳定性?
极限状态时:Hk=h+Z+D 式中:Hk:极限状态时上覆土层的厚度
h:土洞高度
D:基础砌置深度
Z:基础底板以下建筑荷载的有
效影响深度
当H> Hk时,地基是稳定的 当H< Hk时,地基是不稳定的,是建筑荷载和土洞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H< h时,仅土洞的发展就可导致地表塌陷
6、简述斜坡形成后坡体重分布应力的特点。
(1).斜坡周围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
(2).在临空面附近造成应力集中,但在坡脚区和坡顶及坡肩附近情况有所不同:
①坡脚附近形成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往往产生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压致拉裂面。
②在坡顶面和坡面的某些部位形成张力带,易形成与坡面平行的拉裂面。
(3).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的直线变成近似圆弧线,弧的下凹方向朝着临空方向。 (
4).坡面处由于侧向压力趋于零,实际上处于两向受力状态,而向坡内逐渐变为三向受力状态。
五、结合实际工程地质问题谈谈水对工程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此题需结合实际工程地质问题,就岩石风化、斜坡稳定性、岩溶、渗透变形、诱发地震等方面从物理、化学两大方面谈水对工程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均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