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9-6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北京石油学院是1953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校。1954年开始,苏联专家扎 巴林斯基教授(П.П.Забаринский)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张更教授为石油地质专业开设“石油地质学”课程。自此,本课程的开设在我校从未间断,已有55年的历史,它一直是我校石油地质专业(后来的地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 张更 教授、 王尚文 教授、 黄醒汉 教授、 张万选 教授、 张厚福 教授、 郝石生 教授都曾是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在国内具有很大影响。
1969年,北京石油学院迁校山东东营,改名华东石油学院,为当时的工农兵学员开设了“油田地质”课程。1978年高考恢复后, 黄醒汉 教授、 张万选 教授、 张厚福 教授、 郝石生 教授又陆续为地质专业本科生开设“石油地质学”课程。
1990年开始, 张厚福 教授、 郝石生 教授等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地质专业本科生开设“石油地质学”课程,同时着手培养青年教师。以后青年教师柳广弟、方朝亮、高先志、刘震、邹华耀等陆续走上讲台,承担了“石油地质学”课程的主讲任务,他们发扬老一代教师的优良传统,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石油地质学”课程不断发展和提高,成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标志。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主要借用苏联的《石油地质学》教材,没有自己编写的教材。1961年,由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教研室 张更 教授主编,黄醒汉、张厚福、郝石生参编的我国第一部《石油地质学》教材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从此我国有了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石油地质学》教材。1966年以北京石油学院 王尚文 教授为首,张万选、张厚福等人参加编写了《石油地质学》教材,由于文化大革命改为校内铅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张万选、 张厚福 教授为主编,编写了石油高校统编教材《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1986年出版《石油地质学》第二版,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教材特等奖。1999年 张厚福 教授带领本课程组的青年教师编写了新版《石油地质学》教材(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该教材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石油地质学》教材,已经11次印刷,共发行46500册,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十余所高校选用。2008年,为了充分反映十年来石油地质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本课程负责人 柳广弟 教授为主编,联合其它4所石油院校,编写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石油天然气类规划教材《石油地质学》(第四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石油地质学”课程在中国石油大学(包括原北京石油学院)已经传承三代,具有悠久的历史,《石油地质学》教材已出版6版(包括文革前的2版),直接和间接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石油勘探人才,在国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前的“石油地质学”课程组以第三代教师为主体,继承和发扬前辈教师的光荣传统,以“强化理论、注重应用、增强实践、培养能力”为理念,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努力提高课程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石油勘探人才努力奋斗。同时,课程组加强教学梯队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第四代教师已开始走上讲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课程正在向新的高度攀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