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961|回复: 2
收起左侧

[其他] 苏州水司供水信息化:在直面“烦恼”中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5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州水司近几个月来的日子有些“不好过”,因为他们一直在思考着接下来供水信息化的路该往哪里走,而这也是苏州水司最近“烦恼”的根本原因所在。苏州水司管网地理信息中心刘菁主任毫不讳言地向我们表示:“我们这个团队目前确实感到有些‘黔驴技穷’了。”“十几年前在信息化领域我们是‘小学生’,但通过引入GIS等信息技术,我们成长了。虽然成长过程中‘烦恼’不可避免,但必须敢于直面。”
直面“烦恼”:2005年,信息化实现飞跃
苏州水司负责着苏州古城区及北部相城区的供水。这里真正推进供水信息化建设是在2005年,那之前,他们面对的“烦恼”主要是:只具备一些基本的系统,但却没有从规划层面考虑如何开展具体实践。
于是,在苏州水司的规划实践下,2005年到2010年这五年间,苏州水司供水信息化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按刘菁的话讲,那五年“不管是投资还是管理,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比较大的飞跃”。
“2005年,我们水司将以前做过的实验系统大规模的铺开来做。比如曾在2000年前后花费100万做过GIS试验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停止了,那么在2005年的时候就重新铺开来做。此外,面向用户的营销、营收、热线服务等等也是从2005年开始,已经有的就升级,没有的就建设。经过五年的推进,到2010年时,跟2005年之前的面貌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十二五’期间,这些升级或新建的系统还在不断完善。”
直面“烦恼”:2012年,GIS应用迈出新一步
信息化建设是一场大戏,人、物各有各的角色。苏州水司供水信息化的戏台之上,GIS扮演的则是“基础平台”的角色。“因为水司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跟GIS相关的,不管是水管、阀门、水厂还是用户,全部跟地理空间有关,所以说它是一个基础平台。比如,甲自来水公司说自家信息化搞得好,乙自来水公司也说自己信息化搞得好,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基础平台来支撑,那么这两家就都不算是信息化发展很好的水司。”
GIS具有数据录入、查询、管理以及空间分析等功能,但一般来讲,很多行业都没能将这些功能完全应用起来,它们更多的只是在查询、录入这些基本功能之间徘徊。苏州水司在2012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
如今,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管理,再加之时代发展迅速,已经不可能再按照旧的模式进行管理,所以要与时俱进。“我们急切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就是管理。在人员管理上面,以前基本上就是一个人负责一个片区,公司会再配一个管理员来管理他,但根本不能实时了解巡检员的信息;管网设施管理方面,之前只能隔三差五地派人去检查,很多设施数据不准确,为管理、维护带来了麻烦。而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则是:这里不出事,就认为工作做得好;这里总出事,那么就认为做的不好。但其实,这种评价标准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因为有的地方本身就不容易出现什么事情,而有的地方却一直‘麻烦缠身’”。
“问题倒逼改革。综合这些情况,2012年我们研发了巡检养护系统,该系统基于大型国产优秀GIS平台——mapgis K9搭建,目的在于打造苏州供水管网设施巡检、维修、养护一体化,可运行于移动端和电脑终端两种环境。”(图1、2)
图1  巡检养护系统电脑终端
图2  巡检养护系统移动端
突破:依托MapGIS监督指挥,移动终端改变传统模式
“建立起巡检养护系统之后,情况就有了很大改观。”系统是建立在MapGIS供水管网基础上的WebGIS系统,而关于所谓的“改观”,记者也在苏州水司供水管网所运维中心大厅作了一番直观的了解。这里的“运维中心”实际上就是一个事前上报分析、事中调度、事后反馈的监督指挥中心。
在这里,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观看到巡检员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轨迹(图3),并可以了解到巡检实时讯息,而巡检员则可利用系统事件上报功能,通过移动智能手持终端,将现场情况、道路位置信息、事件内容、承办意见及现场照片拍摄下来实时上传到调度中心,如此一来,事件处理速度就提高了。
图3  巡检位置轨迹
当然,对传统模式的改变远不止于此。当管网发生如爆管等突发事件后,工作人员接受上报,之后就能够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实时调度巡检人员;而巡检人员的系统手持终端上设置了实用性很强的GPS和地名定位的应用(图4),这就大大提高了位置定位水平;到达现场后,爆管分析功能的应用,能够直接协助抢修人员进行判断和分析,提高抢修效率。事后,工作人员也能够通过系统对巡检任务进行追溯,查看事件处置情况,并且,他们还可以针对每天的工作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巡检计划,包括区域巡检、线路巡检和设备巡检3种模式,并及时分派到外业巡检人员手持终端上。
图4  GPS和地名定位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巡检工作水平提高了很多,也确实节省了很大的成本,这是最重要的。另外,如今数据的准确性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公司正常的查询浏览也基本上脱离纸质。像以前的图纸损耗非常厉害,近几年图档分析和晒图量已经大大减少了。‘以前带图纸,现在带手机’这句话早就在巡检员中传开了,这也是对系统的一种肯定。”
以沟通、规划探求未来信息化之路
目前苏州水司所做的这些系统,完全是由自己投资、为自己服务的。“现在我们为自己公司服务,通过内部监管,所有的数据按季度更新,数据的质量现在非常高。”
从与刘菁的谈话中可以感受到,苏州水司对数据是十分重视的。“不管是巡检应用还是SCADA应用,水司会全力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准确数据是进行应用拓展的基础。比如一个阀门,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确定它的准确位置,弄清它的准确属性,如材质、铺设年代、何时被堆埋、何时被人开启等等所有跟这个阀门相关的数据,之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拓展。”
但信息化发展到如今,不管是自己摸索也好,还是外出取经也罢,苏州水司的供水信息化建设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用刘菁的话来形容,可以说是有些“黔驴技穷”了。
“各个水司特别是大的或者走在前沿的水司,它们的发展方向都不太一样。落到我们这些具体办事的人身上,还是有很多疑惑的:下一步大的方向是什么?应该凝聚全力做什么等等。尤其是巡检养护系统,如今它切切实实地提高了水司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也提升了我们水司的信息化水平。但是接下来,GIS软件到底什么时候升级?在哪一块投入的资金量应该是最大的?或者依托MapGIS平台能够再有哪些新的突破?这些都是要重点考虑的。我们也经常与MapGIS的研发人员去沟通,向他们阐明我们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与GIS企业保持互动,既能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建议,又能够取得实效,毕竟GIS企业会接触不同地方的水司,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巡检养护系统的开发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双方的沟通下,苏州水司分析自己的需求——巡检养护是首要的,MapGIS技术团队则根据他们需求,将之前MapGIS67平台中的巡检养护功能,依托MapGIS K9平台升级为一套应用系统。
“像这种互动,将来会越来越密集,目的就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解决之道,探索我们水司未来信息化发展之路。”刘菁满怀期待地说道。
“我们还专门采取措施对接下来公司信息化的发展进行评估,也是为今后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信息化到目前这一步,所谓的初步标准化和初步流程化已经实现了,以前的管网更新是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部门的事情,再往下走的话,可能要把管网更新以及管理过程中的更新变成全部人的事情。”
不过,刘菁表示,这一切将等到最新信息化规划出来之后,苏州水司再去采取相应具体的措施。
为何会有烦恼?因为随着自身层级的提高,面对阻碍和未知,不得不更深入地去思考、去抉择。为什么要直面烦恼?因为直面烦恼进而解决烦恼,正是一个不断变大变强、注定会质变的过程,所谓的“成长”也大抵如此。而这,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公司,皆适用。
其实,不论是面对何时的“烦恼”,苏州水司都解决了或者正在解决,而直面“烦恼”、解决“烦恼”的过程,也正是苏州水司在推进信息化方面不断成长的过程。


1145

主题

10万

铜板

2

好友

传奇会员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21818

灌水勋章活跃勋章冰雪节勋章

QQ
发表于 2014-3-25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看看了
加强科技支撑和引领  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11

主题

31万

铜板

892

好友

超级版主

地信网论坛贵宾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28743

宣传勋章优秀斑主灌水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童话节勋章

QQ
发表于 2014-3-25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看看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