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维海来源:中国矿业报发布时间:2014-02-25
# q% f8 @- x7 |1 P2 \% V. a! Q/ M6 e 记者日前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获悉,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关于青海省2013年地勘工作的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地勘工作克服困难,保持了良好势头,应予充分肯定。2014年应继续坚持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方针,注意突出重点,提高投入效益,依法严格管理,争取新的突破。”/ G4 T! a& f! [! y7 ~% h B
5 Q7 }+ G( s& m" F6 y+ ^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六条具体措施:4 T2 m1 l, z' J4 {1 j8 o z! S* G' B
" ]5 J8 {& g. j8 D4 M: X2 Z
——突出地勘重点,优化青海省地勘工作布局。全面做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全省地勘工作部署,将地勘工作的重点放在生态环境适宜、群众理解支持、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勘查后具备开发条件及社会投资主体有意愿的地区,重点面向柴北缘、祁连山、东昆仑等地区的整装勘查区、重点勘查区,突出对铜、铅、锌、镍、金、铁、钾盐、煤炭等重要矿种的勘查。
- [- t- n8 l; @6 v& K% r* X5 w( v0 o- F" J! z, o
——保持“两大格局”,实现找矿新突破。力争从事地勘工作的队伍达到100家以上、人员达到1.5万人以上、钻机达到500台以上,继续保持“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全面完成“358地质勘查工程”目标;今年完成地勘投入30亿元,1∶5万地质矿产调查覆盖率提高到30%,新增资源量煤炭2.5亿吨、铁矿石0.6亿吨、铜铅锌镍200万吨、金60吨、钾盐0.7亿吨,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石油5000万吨、天然气200亿立方米。+ X+ r' s/ k: X+ J
. J# ~$ C ?7 z6 R2 B' O* _ ——注重投入效益,切实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规范省级地勘基金管理,坚持公益性定位,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地质工作;发挥地质勘查基金分担勘查风险和政策调控的作用,促进商业性投资及时跟进,让企业成为勘查投资主体;对可由企业投资的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政府原则上不再出资。
0 y3 n. i" o7 W7 @3 R) H+ s6 C8 g" {# O2 \4 j+ {1 D+ |
——围绕质量成果,强化地勘项目合同和探矿权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地勘项目合同管理,以强有力的合同约束促进地勘项目生态保护、质量监管、成果考核、报告编制、资料汇交等工作,并以合同考核、业绩信誉考核结果为依据,确定项目安排、矿业权登记、找矿奖励;对虚报瞒报成果、弄虚作假等行为进行严厉惩处,确保勘查出成果、见效益;一步兑现460多个商业性探矿权合同,督促企业按照勘查方案和设计足额投资到位;健全和完善矿业权退出机制,对于未按合同约定完成勘查投入的探矿权人,要依据合同进行缩减勘查区块面积、依法收回探矿权等违约处罚。+ ~; U* R4 d+ [" O* S- Y
+ Y2 l" ~ z" g7 V, } }1 [2 L1 Y( V H ——坚持市场导向,深化矿产资源配置改革。矿产资源配置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为主,要按照市场原则办事,减少政府配置资源的行为;放宽各类市场投资主体准入矿产资源勘查的资质条件,激活商业性勘查市场,拓宽勘查融资渠道;地勘单位要通过市场竞争取得矿业权,确保所有投资主体公平参与、同台竞争。" H& g/ x# S; K$ Q
0 i: ~& y4 a% ^: U6 d0 @- k/ S. y ——强化执法监察,推进依法管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要立足于保障资源、保护生态,继续开展“执法监察年活动”和专项执法行动,不断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日常监管;主动与纪检、检察、法院、公安、城建、农牧等加强协调与沟通,形成执法合力;坚决处理个别无视国土资源法规的责任人,特别是要认真处理偷采砂金、无证开采、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违法案件;加强对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的督导,以强有力的执法捍卫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落实把违法违规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的源头防范机制。8 q% X! Q F E
/ `& ^; Z0 T& d* m; e, U4 ?0 c6 Z* E8 q6 l. I/ I" l
( e& J8 J E5 F9 f8 N: d9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