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1974|回复: 9
收起左侧

[资料] 地质学基础复习问答题

  [复制链接]

7656

主题

1175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发表于 2010-6-9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称为岩相。包括 :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三类。
2、克拉克值:把地壳中每种元素含量的百分比值称为克拉克值。
3、元素的丰度:根据大陆地壳中(地下16Km以内)的5159个岩石、矿物、土壤和天然水的样品分析数据,于1889年第一次算出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数值(平均质量百分比),即元素的丰度。
4、矿物: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原子排列顺序和物理特征的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5、晶体:有三个特征:(1)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6、非晶质体:凡内部质点呈不规则排列的物体。
7、岩石: 是天然产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8、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
9、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10、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11、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的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定关系。通常把Na[sub]2[/sub]O K[sub]2[/sub]O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称为全碱含量;
12、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13、矿物的发光性:指矿物受外加能量激发,能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14、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解理和硬度,其次有延展性、脆性、弹性和挠性等。
15、矿物的解理与断口: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破裂,并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解理。这些平面称解理面。如果矿物受外力作用,在任意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如贝壳状、锯齿状)则这样的断面称为断口。
16、矿物的脆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容易破碎的性质为脆性。
17、矿物的延展性:是矿物在锥击或引拉下,容易形成薄片或细丝的性质。
18、矿物的弹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但外力作用取消后,则能使弯曲变形恢复原状的性质。
19、矿物的挠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如当外力取消后,弯曲了的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20、矿物的密度和相对密度:矿物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性质之一,因为它反映了矿物的化学组分和晶体结构。矿物的密度指矿物单位体积的重量。矿物的相对密度是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P克)与4℃时 同体积水的重量比。
21、矿物的磁性:指矿物能被永久磁铁或磁铁吸引或排斥的性质。
22、水平构造:岩层产状近于水平,这种构造出现在构造运动影响较轻微的地区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或下降的地区,岩层未发生明显变形。水平构造中较新的岩层总是位于较老的岩层之上。不同地点同高程上,出露同一地层;同一地点,老地层在低洼处,新地层在较高的位置。
23、 倾斜构造: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倾斜构造带常常是褶曲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也可以是大区域内的不均匀抬升或下降造成的。此时岩层仍保持下老上新的层序。
24、褶皱构造:褶皱是岩层弯曲形成的构造。在地壳岩石中褶皱弯曲的规模差别很大,从显微构造直到巨大的构造盆地和地槽带均属褶皱构造。
25、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由于岩层受力发生脆性破裂而产生的构造。
26、节理:节理是当岩层、岩体发生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显著位移时的断裂构造。它是野外常见的构造现象,一般成群、成族出现。
27、断层:是岩体发生较明显位移的破裂带或破裂面。断层是地壳中广泛存在的地质构造,形态各异,规模不一。断层深度可达数千米,断层延伸最长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千米。
28、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29、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或发生变质,或发生物质重熔,以至形成新岩石。
30、岩浆作用:是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31、岩浆:是地下岩石的高温 (800~1200℃)熔融体。
32、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是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
33、地震:地震是岩石中积蓄的应变能以弹性波形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内部的快速颤动。地震发源于地下深处,并波及地表。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运动引起岩石断裂而发生的。
34、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35、矿石: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矿物中加工提取金属或其他产品。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由地壳 、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2、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玄武岩是属于岩浆岩,石灰岩是属于沉积岩。
3、按岩浆岩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4、相对地质年代的四级时代单位依次是宙、代、纪、世。
5、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和倾角。
6、摩氏硬度计中,硬度为3、4、7、9的矿物依次为:方解石、萤石、石英 和刚玉。在野外,通常用小刀、指甲来粗略测试矿物硬度,小刀的硬度是5.5左右,指甲的硬度是2.5左右。   
7、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有重结晶作用    变质作用   交代作用   变形和碎裂作用等几种。
8、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方式,其综合产物是土壤。
9、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三种。      
10、残积物是风化作用产物,坡积物是片流地质作用产物,河流的沉积物为冲积物,冰川堆积物为冰碛物。
11、根据褶皱的轴面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直立褶皱    倒转褶皱   斜歪褶皱   平卧褶皱   翻卷褶皱。
12、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   逆断层   平移断层
13、地质学对人类社会担负着两大使命,分别为寻找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
14、赤道半径为(6,378.2)km,两极半径为(6,356.8)km。赤道周长为(40 075.24)km。
15、决定岩浆性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SiO[sub]2[/sub]),根据它的百分含量可把岩浆分为(超基性岩(SiO[sub]2[/sub] <45%))、(基性岩(SiO[sub]2[/sub] 45-53%))、(中性岩(SiO[sub]2[/sub] 53-66%))和(和酸性岩(SiO[sub]2[/sub] >66%))四类。
16、远处发生了一次剧烈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纵)波,其次是(横)波,最后记录到的是(横)波;说明(纵)波比其它形式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更快。
17、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
18、地球外部圈层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
19、岩浆作用可以划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20、 在垂向上,风化壳自下而上可分为 基岩、半风化层、残积层、土壤层。
21、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
22、变质作用类型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角岩是接触变质 、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23、 由早至晚,古生代分为 寒武纪, 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 石炭纪,二叠纪六个纪。
24、岩层产状三要素是指走向、倾向和倾角。
25、地壳中克拉克值最高的元素是(氧);氧化物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硅)。
26、 划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两个一级不连续面是(莫霍面)和( 古登堡不连续面)。
27、 地壳基本上可分为(大陆型)和(海洋 )型两种。
28、 地壳演化的四个阶段是(冥故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
29、 地壳中各元素的丰度:氧(45.2%),硅(27.2%)   铝(8%),铁(5.8%),钙(5.06%)镁(2.77%),钠(2.32%),钾(1.68%),钛(0.68%),氢(0.14%),锰(0.10%),磷(0.10%)其它所有元素(0.95%)
30、根据组成集合体矿物的延伸类型,可分为一向延伸,二向延展和三向等长三种类型
31、研究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需掌握的是矿物的硬度、解理、断口、密度和比重
32、矿物的光学性质就是矿物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以及光在矿物中传播的性质,主要有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
33、矿物的有些特殊性质,如发光性、磁性、压电性、放射性、特殊的味道等仅存在于少数矿物中。这些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定矿物之外,在工业上也具有相当价值。
34、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35、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36、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的体积只占岩石圈的5%,但其分布面积却占陆地的75%,大洋底部几乎全部为沉积岩或沉积物所覆盖,沉积岩中蕴藏着大量的沉积矿产,如石油天然气类等,而且 等矿产中沉积类型的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37、板块之间有三种相对运动方式:聚合、张裂与保守(错动)三种方式,所以板块之边界可分为张裂型板块边界、聚合型板块边界和错动型板块边界三种类型。
38、解理分有: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
39、断口分有:贝壳状、锯齿状、参差状、土状,等
40、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41、矿产资源的分类: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


1、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
(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其分支学科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2)研究地壳结构、构造及其演变规律。如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球物理学等。
(3)研究地球的历史。如古生物、地史学等。
(4)研究地质学应用问题。找矿勘探、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等。
(5)研究地质方法学问题。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学等。
(6)综合性研究。地质学发展经历着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目前正处于新的联合的过程中。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的兴起
2什么是地质学?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 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3、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地质学研究的任务: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地球;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也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地质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在正确认识地球的基础上,指导人类寻找并合理开发利用矿产、地下水、油气等资源与能源,查明和防治地质灾害,为改善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服务。
4、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
    地球的基本参数:
  平均赤道半径: 6378.137 千米         平均极半径: 6356.752 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质量: 25.976× 10[sup]24[/sup]千克
平均密度: 5.517克/厘米[sup]3                         [/sup]逃逸速度:  11.2千米/秒
  子午线周长:40008.08千米              赤道周长:40075.24千米
地球的面积:51000万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100万平方千米
陆地面积:14900万平方千米            地球的体积:10830亿立方千米
大陆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大陆平均高度:825米
海洋最深海沟:—11034米              海洋平均深度:—3800米
大陆和海洋的平均高度:—2448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5简述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矿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不同中矿物,由于成分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各异,因此,可以借助物理性质的差异来识别矿物。我们可以从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的密度和相对密度、矿物的磁性、矿物的电学性质、矿物的放射性对矿物进行鉴定。
6、地球的重力
地球上的任何质点,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也都受到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方向和大小是互不相同的,两者的合力就是重力。
7、地球的温度
地面的温度因地因时而异,但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大致保持在15℃左右。同地面温度比较起来,地内温度要高得多。矿井内的温度,涌出地面的温泉和火山喷发的熔岩,都说明了这一点。测量表明,在地球内部,深度愈大,温度就愈高。地内温度随深度而增加的速度叫地温梯度。在不同地区,由于岩层性质和周围环境的不同,地温梯度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合理的平均值是每km约升高30℃。
按这一地温梯度推算,地下 70km深处,温度将高达2100℃。即使在地下 160km深处约 5万大气压的条件下,最难熔化的橄榄岩的熔点也只有 2140℃。若果竞如此,那么,地球除地表几十km的薄层外,将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但是,地震波的传播情况表明,地幔全部是固体。这一事实说明,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地减小,地内温度远没有那样地高。地幔全部是固体的事实表明,地内100km深处,温度不会超过 1300℃;在 300km深处,不会超过 2000℃(这是各该深度的压力条件下,玄武岩熔化的温度)。当然,不同地点会有不同的情况,但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8、地球的磁性
地球是一个磁化球体。它仿佛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磁针在地球上受到磁力的作用,指向磁力线方向。磁力线的方向因地点而不同。地面上有二个地点的磁力线是垂直的,以至磁针的方向垂直于地面,那里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按地理学上的习惯,把位于北半球的磁极叫磁北极,位于南半球的磁极叫磁南极。南北磁极的连线叫磁轴。在南北磁极之间,有一个地带的磁力线是水平的,以致磁针的方向平行于地面。那里是磁性最弱的地带,叫磁赤道。
9、地球的弹性:
当存在固体潮时,某一观测点的铅垂线方向和地面的倾斜还会相应发生变化,但其变幅不大,仅有千分之几秒角度。固体潮的存在说明固体地球具有一定的弹性,固体潮就是弹性地球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弹性变形。此外,由于地震波也是一种弹性波,地球能够传播地震波的这一特征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地球是有弹性的。
10、地球的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共有7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地球表面共有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11、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与磁层及内部圈层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各圈层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分界,特别在底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交错。
(1)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存在于整个地球外层。大气圈是地球海陆表面到星际空间的过渡圈层,没有明显的上限,一直可以延续到800千米高度以上,只是越趋向外大气越少,在2000 ~ 16000 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大气圈对生物的形成、发育和保护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住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因此,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2)水圈 水圈是指连续包围地球表面的水层,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既有液态水,也包括气态水和固态水。
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又是一颗“水球”。
水圈是地球特有的环境优势。水圈的运动和循环影响了地球上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各个圈层,使地球处在不断地变换之中。更重要的是水对亿万种生命以及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生物圈 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一个有生命的特殊圈层。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它是地球大气、水和地壳长期演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又参与了对岩石、大气和水等其他圈层的改造,对地表物质的循环、能量转换和积聚具有特殊作用。
12、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地球科学家使用地震的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与构成。根据地球物理的研究,地球内部是一个非均质体,各层物质的密度、压力、温度、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存在着明显差异。地球内部存在两个明显的地震波不连续界面,由此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同心圈层(图3-3)。其中地壳及地幔顶部是由坚硬的岩石所组成的,厚度约为70千米~150千米,又称为岩石圈。
(1)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区平均厚度约35千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如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洋地区平均约7千米,最薄处仅4千米,地壳的体积为全地球体积1%,质量为全球质量的0.4%,密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2,为2.7~2.9克/厘米3。危害极大的大陆浅源地震,就是发生在地壳这一层内。
(2)地幔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平均深度60~250千米处的上地幔上部有一层软流圈,它位于岩石圈之下,是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物质具有柔性。软流圈可能与地球表面的许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岩浆的源地、地震和火山现象的根源,造成地幔对流、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形成有用的矿藏。
(3)地核 地核指地球核心部分,半径约3400千米,质量和体积分别为全球的31.5%和16%,密度极高,边缘区为9.7克/厘米3,地核中心则高13克/厘米3,温度也随深度而上升,地核边缘的温度是3700℃,地心达到5500—6000℃。地核主要由高密度的铁镍合金组成。地核也被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13、沉积岩主要特征是:
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14、矿物的光学性质:
颜色:是对可见光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光的反射、干涉等物理因素能引起矿物呈色,如晕色、变彩。
条痕:质矿物粉末的颜色.矿物条很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因此比矿物颜色更稳定,所以在鉴定各种彩色或金属色的矿物时,条痕是重要的鉴定特征。浅色矿物条痕都为白色或灰白色,所以没有鉴定意义。
雌黄(金黄色)、赤铁矿(红棕色)、铬铅矿(黄色)、黄铜矿(黑色) 、辰砂(红色) 、辉钼矿(灰色)
透明度:是指矿物可以透过可见光的程度。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之分。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光泽有四级: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后三者统称为非金属光泽。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
折射率: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晶体中的速度之比,也等于光的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之比。
15、什么是矿物的硬度及分级?
矿物的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刻画、压入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矿物硬度以H表示。常用刻画发来测定矿物硬度。 这种方法在矿物学中一直沿用的是十种矿物组成的摩斯硬度计,按该十种矿物软硬程度排列成十级:例如某矿物能把石膏刻划出伤痕,却又能为方解石刻动,其硬度定为2.5。如果另一种矿物与萤石互相都能勉强划动则二者硬度相近,可定为4度;而压入硬度是矿物绝对硬度的一种。摩氏硬度计十种矿物的压入硬度如下(单位kg/mm2):  ① 滑石 2  ⑥ 正长石 930  ② 石膏 35   ③ 方解石 172  ④ 萤石 248⑤ 磷灰石 610  ⑦ 石英 1120  ⑧ 黄玉 1250  ⑨ 硬玉 2100    ⑩ 金刚石 ≈10000
16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如何?沉积岩分为哪些类型?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等几个互相衔接的阶段。但这些作用有时是错综复杂和互为因果的,如岩石风化提供剥蚀的条件,而岩石被剥蚀后又提供继续风化的条件;风化、剥蚀产物提供搬运的条件,而岩石碎屑在搬运中又可作为进行剥蚀作用的“武器”;物质经搬运而后沉积,而沉积物又可受到剥蚀破坏重新搬运。
17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摄氏度)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18、什么是地壳运动及分类?
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1)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2)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3)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19、地震种类及危害?
地震通常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1)天然地震:是由于地壳不断运动变化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按其成因不同又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
构造地震:地壳的岩石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的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和错动,或使原来的断裂发生错动。使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这就是构造地震。这种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
火山地震:是指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的冲击或热应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约占地震总数70%左右,其震级较小,很少造成破坏,所波及的范围也很小,仅限于火山及其邻近地区。
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的顶部塌陷而起的地震。这种地震约占地震总数3%左右,震级都很小,波及的范围出是局部性的。
诱发地震:是由于水库蓄水而引起的地震,舅我国广东新丰江水库、湖北丹江水库等,都曾发生过水库诱发地震。
(2)人工地震:中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
一般听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主要是指构造地震,因为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此外,若按震源深度来划分,可将地震分为震源深度为0—70公里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300公里的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300—700公里的深源地震。
如果按照观测台测台站至震中的距离来划分,可将地震分为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远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时的近震和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地方震。
20、地质年代表
年代百万年前
主要事件
显生宙
新生代
第四纪
全新世
0.01
现代
人类繁荣(参照 年表
更新世
2.4
0.01
大量大型 哺乳动物 灭绝   人类 进化到现代状态
第三纪
上新世
5.3
2.4
  
中新世
23
5.3
  
渐新世
36.5
23
  
始新世
53
36.5
  
古新世
65
53
  
中生代
白垩纪
  
135
65
恐龙 的繁荣和灭绝    有胎盘的 哺乳动物 出现
侏罗纪
  
205
135
有袋类 哺乳动物 出现    鸟类 出现
裸子植物 繁荣      被子植物 出现
三叠纪
  
250
205
恐龙 出现    卵生 哺乳动物 出现
古生代
二叠纪
  
290
250
二叠纪灭绝事件 ,地球上95%生物灭绝
盘古大陆形成
石炭纪
  
355
290
昆虫 繁荣   爬行动物 出现   煤炭森林
泥盆纪
  
410
355
鱼类 繁荣    两栖动物 出现
昆虫 出现     种子植物出现
石松和木贼出现
志留纪
  
438
410
陆生的裸蕨植物出现
奥陶纪
  
510
438
鱼类 出现
寒武纪
  
570
510
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隐生宙
元古代
埃迪卡拉纪
  
650
570
多细胞生物出现
  
  
2 500
650
真核生物 出现
太古代
  
  
4 550
2 500
地球 形成   海洋 形成   原核生物 出现

21、外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成松散的碎屑或土壤。
    2.剥蚀作用: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而被剥蚀。如河岸岩石被流水冲刷,导致河岸后退;山顶被剥蚀而变矮。
    3.搬运作用: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
(1)机械搬运---以机械方式破坏的产物(泥、砂、砾等)被流水、冰川、风搬运。              
    (2)化学搬运---以化学方式破坏的产物是通过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进行搬运。如石灰岩溶于水之后,以Ca[sup]++[/sup],HCO[sup]3-[/sup]离子形式搬运;长石风化后形成粘土矿物、二氧化硅在水中呈胶体质点被搬运。
    (3)生物搬运---生物吸取介质中的化学元素来营养自己,建造其骨骼,死亡后在一定的地方堆积下来,也起着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如流水搬运物在河流转弯处、湖口或河口因流速减慢而沉积;风的搬运物因风力减弱或受阻拦而堆积。
(1)机械沉积---机械搬运物按机械方式沉积,受重力支配。重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积,轻的搬运远而后沉积。
    (2)化学沉积---化学搬运物沉淀作用受化学反应的规律支配。在真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物质搬运近且先沉淀,易溶物质后沉淀;水中胶体质点的沉积是通过与电解质的中和作用或正、负胶体中和作用,或水的蒸发作用等。
    (3)生物沉积---生物有机体直接发生堆积。如钙质骨骼生物堆积,成为石灰岩;植物被埋后转变成煤。
    (4)生物化学沉积作用---生物作用与化学作用可以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物质的沉积。如铁细菌吸收水中的铁而沉淀出铁矿。石灰岩(碳酸盐灰泥,原以为化学沉积,实有生物作用参与,也可能就是生物作用)。
沉积作用的产物即沉积物,分别称为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生物化学沉积物。
    5. 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固结成岩作用。
(1)压实作用---上覆沉积物压力使孔隙变少、水份挤出、变硬。
    (2)胶结作用---碎屑沉积物的粒间孔隙之中有水溶液,它在成岩过程中会发生化学沉淀,这些物质使碎屑胶结变硬。这种化学沉淀物称为胶结物,如SiO[sub]2[/sub],Fe [sub]2[/sub]O[sub]3[/sub].nH[sub]2[/sub]O,CaCO[sub]3[/sub]等。
    粘土及细粉砂等细碎屑物也可起胶结作用,它们称为杂基,杂基是机械沉积的细粒部分。
    胶结物和杂基统称为填隙物。
    (3)重结晶作用:非晶质或结晶微细的沉积物因环境的改变而重新结晶或晶粒长大、加粗,从而使矿物紧密嵌合。主要发生于化学沉积物或生物化学沉积物中。
    (4)新矿物的生长: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溶解或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若干化学成分重新组合或结合成新矿物,从而使沉积物变硬。
固结时间、固结程度差别很大,有的易固结(如温泉中沉淀的CaCO[sub]3[/sub]),有的难(如某些粘土,几千万年后仍呈塑性状态)。岩石固结成岩后,若因构造运动露出地表,又进入新一轮的风化作用、剥蚀作用。
22我国矿产资源现状怎样?
2003年初,全国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原油、煤等能源矿产,铁等黑色金属矿产保有的查明资源储量不同程度下降。
第三轮矿产资源可供性论证第一期工作完成,摸清了45种主要矿产对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情况。《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发表。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正式启动。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矿产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7处,其中能源矿产15处,黑色金属矿产4处,有色金属矿产73处,贵金属矿产34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2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1处,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14处,其他水气矿产4处。新查明(预测)矿产资源量:石油7.99亿吨,天然气5035.39亿立方米,原煤51.95亿吨,铁7.02亿吨(矿石),铜443.26万吨(金属)。
??全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600亿美元,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2003年矿产品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原油进口9112万吨,铁矿石进口14813万吨,锰矿石进口286万吨,铬铁矿进口178万吨,铜矿石进口267万吨,钾肥进口657万吨。
23、云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矿产储量大、矿种全,号称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已发现矿产142种,有92种探明了储量,矿产地1274处。有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矿产优势,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金属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在贵金属、稀有元素矿产中,铟、铊、镉保有金属储量居全国第1位,银、锗、铂族金属储量居全国第2位;其它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在能源矿产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9位;在化工原料矿产中,磷、盐、芒硝、砷、钾盐、硫铁矿、电石用灭岩、化肥用蛇纹岩等8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前10位。
  云南已形成了一批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采、选、冶工业,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磷肥生产基地。
24、矿产资源保护的意义?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巨大成就,探明一大批矿产资源,建成比较完善的矿产品供应体系,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中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
    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把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 发展战略重要内容。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001年4月批准实施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3年1月开始实施《中国二十一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中国主要依靠开发本国的矿产资源来保障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政府鼓励勘查开发有市场需求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优势矿产资源,以提高国内矿产品的供应能力。同时,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开发中国矿产资源,利用国外市场与国外矿产资源,推动中国矿山企业和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策。中国政府认为,国外矿业公司进入中国,中国矿山企业走向世界,实现各国资源互补,对推进世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共同繁荣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现状 
中国现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铀、地热等能源矿产10种,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产54种,石墨、磷、硫、钾盐等非金属矿产91种,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产3种。矿产地近1800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7000余处。
26 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1)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煤、铁、铜、铝、铅、锌等支柱性矿产都有较多的查明资源储量。煤、稀土、钨、锡、钼、锑、钛、石膏、膨润土、芒硝、菱镁矿、重晶石、萤石、滑石和石墨等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地热、矿泉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
    (2)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量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金刚石、铂、铬铁矿、钾盐等矿产资源供需缺口较大。
    (3)优劣矿并存。既有品质优良的矿石,又有低品位、组分复杂的矿石。钨、锡、稀土、钼、锑、滑石、菱镁矿、石墨等矿产资源品质较高,而铁、锰、铝、铜、磷等矿产资源贫矿多、共生与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
    (4)查明资源储量中地质控制程度较低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大。查明资源储量结构中,资源量多,储量、基础储量少;经济可利用性差或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储量多,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控制和推断的资源储量多,探明的资源储量少。
    (5)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矿产资源的前景较好。石油、天然气、金、铜等矿产资源的找矿潜力很大。老矿山深部、外围和西部地区是重要的矿产资源接替区。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5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广、数量很多、保存完好河容易鉴定的特点,称为标准化石。
26、地质构造:指由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的变形产物,具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
27、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28、同沉积褶皱:指在岩层形成过程中即产生沉积的同时逐渐变形而形成的褶皱。
29、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强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
30、含油气盆地:指已经发现工业性油气流的沉积盆地。
二、选择题(30个)

1、地球的形状为(      )
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      )
A、岛弧;B、丘陵;C、裂谷;D、盆地。
3、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      )
A、赤道;B、南极;C、北回归线;D、北京。
4、下列地区中热流值最高的地区是(     )
A、大陆区;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
5、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6、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机率最小的地区是(     )
A、日本;B、台湾;C、阿拉斯加;D、广州。
7、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     )
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
8、分布于洋中脊的地震特点是(     )
A、震源浅而震级大;B、震源深而震级大;C、震源浅而震级小;D、震源深而震级小。
9、下列不属于地下水沉积作用的现象是(     )
A、溶洞滴石;B、石化木;C、泉华;D、示底构造。
10、下列不是矿物的是(     )
A、冰;B、石英;C、煤;D、自然金。
11、下列矿物中,硬度比石英大的是(     )
A、黄玉;B、萤石;C、正长石;D、方解石。
12、花岗岩属于(     )
A、酸性深成侵入岩;B、中性浅成侵入岩;C、基性深成侵入岩;D、基性浅成侵入岩。
13、某碎屑岩含中砾石8%,细砾石10%,粗砂17%,中砂16%,细砂18%,粗粉砂14%,细粉砂17%,则应命名为(     )
A、含砾的粉砂质砂岩;B、含粉砂的砾质砂岩;C、砾质粉砂岩;D、粉砂质砾岩。
14、无障壁海岸带的波浪带中能量最高的是(     )
A、升浪带;B、破浪带;C、碎浪带;D、冲浪带。
15、障壁海岸潮坪亚相中砂坪属于(     )
A、高潮坪;B、中潮坪;C、低潮坪;D、潮上坪。
16、燕山构造阶段属于(     )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代。
17、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     )
A、笔石;B、珊瑚;C、半淡水鱼;D、三叶虫。
18、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以下几个温度层(     )
A、高热层;B、外热层;C、常温层;D、内热层。
19、大陆地壳由(     )组成
A、硅铝层;B硅镁层;C、镁铁层;D、硅铁层。
20、下列作用中属于岩石机械风化作用的有(     )
A、温度变化;B、冰劈;C、岩石的释重;D、根劈;E、构造运动。
21、河水流动时能量的大小与(     )有关
A、河床宽窄;B、河水流量;C、河水流速;D、河床地形高差。
22、海水的运动方式主要表现为(     )
A、海浪;B、潮汐;C、洋流;D、浊流。
23、碳酸盐岩结构中常见的粒屑有(     )
A、内碎屑;B、生物碎屑;C、鲕粒;D、团粒。
24、一个典型的现代无障壁海岸沉积环境可分为(     )
A、泻湖;B、海岸沙丘;C、后滨;D、前滨;E、近滨。
25、中生代包括(     )
A、二叠纪;B、三叠纪;C、侏罗纪;D、白垩纪。
26、在下列地层中发现煤最多(     )
26、在下列地层中发现煤最多(     )
A、石炭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
27、岩层产状要素包括(     )
A、走向;B、厚度;C、倾向;D、倾角。
28、断层的几何要素包括(     )
A、断层面;B、断盘;C、位移;D、倾角。
29、含油气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有(     )
A、背斜带;B、隆起;C、坳陷;D、斜坡。
30、重力流的形成条件包括(     )
A、一定的深度;B、物源条件;C、触发机制;D、滞水环境。
1、D;2、A;3、B;4、B;5、A;6、D;7、C;8、C;9、D;10、C;11、A;12、A;13、A;14、B;15、C;16、B;17、D;18、BCD;19、AB;20、ABCD;21、BC;22、ABCD;23、ABCD;24、BCDE;25、BCD;26、ABC;27、ACD;28、ABC;29、BCD;30、BCD;
三、判断题(30个)
1、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态和大小。(     )
3、每个大洋底都有一个洋脊或者洋隆,其中,太平洋底为洋隆,其余三大洋底都为洋脊。(     )
4、平顶海山是高度在海平面附近的海山,其顶部被风化剥蚀和海水冲蚀夷平后,由于区域性下沉淹没于水中而形成的。(     )
5、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两层组成。(     )
6、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分界线在海岸线处。(     )
7、地表的重力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小。(     )
8、地球内部的电性主要与地内物质地磁导率和电导率有关。(     )
9、放射性元素一般都集中在固体地球表层,而且主要集中在变质岩中。(     )
10、地壳运动按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
11、第四纪以后发生的地壳运动一般被称为新构造运动。(     )
12、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块运动。(     )
13、活火山只能分布在板块边缘。(     )
14、整个地球内部都是熔融的,到处都存在岩浆。(     )
15、变质作用中,静压力的主要作用是使变质反应的温度升高。(     )
16、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时,粘土级颗粒一旦沉积后被再一次侵蚀需要更大的流水速度。(     )
17、瀑布的后退是河流的下蚀作用造成的。(     )
18、云南路南石林是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
19、千湖之国芬兰,其众多的湖泊是河流成因。(     )
20、火山岩中的杏仁体属于显晶集合体形态。(     )
21、按照李克定律,在地壳深处,矿物在最大应力方向沉淀,最小应力方向溶解。(     )
22、按照石油行业碎屑颗粒粒度分级标准,0.25~0.5mm的碎屑颗粒为中砂。(     )
23、圆度好的碎屑颗粒一般来说球度也比较高。(     )
24、冲积扇相沉积物一般分选磨圆都很差。(     )
25、咸湖是指盐度大于千分之三十五的湖泊。(     )
26、根据PH值,海水属弱碱性介质。(     )
27、浊积岩的物质成分和层理构造在垂向上的变化遵循鲍玛序列,自然界中的浊积岩剖面都应当呈现出完整的鲍玛序列。(     )
28、白垩纪的代号为T。(     )
29、火山喷发物的原始产状大都是倾斜的。(     )
30、穹隆构造在平面上呈现中心为老岩层,四周为年轻岩层的特点。(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四、填空题(90个空)
1、地磁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地球的内部有两个最重要的地震波速度变化界面,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据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可将变质作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双变质带分别是靠大洋一侧的___________和与之平行的___________。
6、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几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海水的运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按冰川在大陆上的分布及其本身的特点将冰川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根据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标明其二氧化硅含量,否则判错)
10、沉积物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沉积岩的颜色按照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碳酸盐岩的结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碳酸盐岩中常见的粒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14、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按照河道的平面几何形态,可将河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类型。
16、河流相根据环境河沉积物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__________四个亚相。
17、按湖水深度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将碎屑型湖泊相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几个亚相。
18、盖洛韦关于三角洲的成因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9、一个典型的现代无障壁海岸沉积环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几个次级环境。
20、障壁海岸相的亚相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按海洋潮汐作用将碳酸盐岩沉积相带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2、褶曲的基本形态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3、按形成时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24、根据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关系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平移断层和枢纽断层四类。
25、含油气盆地内部的一级构造单元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6、板块间的分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类型。
1、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2、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3、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4、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5、高压低温变质带,高温低压变质带;6、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7、海浪,潮汐,洋流,浊流;8、大陆冰川,山岳冰川;9、超基性岩SiO2 <45%,基性岩SiO2 45-52%,中性岩SiO2 52-65%,酸性岩SiO2>65%;10、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11、继承色,原生色,次生色;12、粒屑结构,生物骨架结构,晶粒结构;13、内碎屑,生物碎屑,鲕粒,团粒;14、泥石流沉积,辫状河道沉积,漫流沉积,筛余沉积;15、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16、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17、湖泊三角洲,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18、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19、海岸沙丘,后滨,前滨,近滨;20、泻湖亚相,潮坪亚相,障壁岛亚相;21、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22、背斜,向斜;23、张节理,剪节理;24、正断层,逆断层;25、隆起,坳陷,斜坡;26、海岭,转换断层,俯冲带和深海沟,地缝合线;
五、简答题(9个)
1、简述世界地震地分布。
答: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块运动。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在板块的边缘造成地应力的积累和应变能的突然释放,从而形成地震。所以地震的分布受板块边界的控制,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四个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
2、简述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答: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遭受破坏的作用。风化作用包括三种类型: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机械风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水的冻结与融化以及盐晶体的生长)、岩石的释重以及正在生长的植物根的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是岩石的化学分解,主要包括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等重要的化学反应。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新陈代谢产物及尸体腐烂分解产物与岩石中矿物的化学元素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使原矿物或岩石破坏的过程。
3、简述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
答:母岩的风化产物有三类:
其一,陆源碎屑物质:它是母岩遭受机械风化后破碎而成的碎屑物质再经机械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如石英、长石等。
其二,粘土物质:粘土矿物主要是由母岩化学风化中长石分解而成。
其三,化学及生物化学物质:这类沉积物来源于母岩化学分解。主要是:Al2O3、Fe2O3、FeO、SiO2、CaO、Na2O、K2O、MgO等。它们以胶体真溶液的形式在水中搬运至适当的环境中沉淀下来。
4、解释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答:机械沉积是在碎屑的重力大于水流的搬运力时发生的。由于流水的流速、流量不定,碎屑本身的大小、形状、比重不同,故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从碎屑大小上看,最先沉积的是颗粒粗大的碎屑,依次过渡到最小的碎屑;从碎屑比重上看,比重大的颗粒沉积先于比重小的颗粒。这样,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使沉积物按照砾石--砂--粉砂--粘土的顺序,沿搬运的方向,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因此,沉积物固结后分别形成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
5、简述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
答: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以后,由疏松的沉积物变成固结岩石的作用。成岩作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压实作用
由于上覆沉积物逐渐增厚,压力也不断增大,因此,沉积物中的附着水分逐渐排出,颗粒间的孔隙减少,体积缩小,颗粒之间的联系力增强,进而使沉积物固结变硬。
2、胶结作用
填充在沉积物孔隙中的矿物质将分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称为胶结作用。
3、重结晶作用
沉积物受温度和压力影响,使非结晶物质变成结晶物质,使细粒结晶物质变成粗粒结晶物质,这种作用称重结晶作用。
6、解释喀斯特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CO2和有机酸,在可溶性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的地区,地下水沿层面及孔隙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溶蚀沿途岩石。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再加上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使地表和地下形成一些特殊地形,这些地形以及作用过程称喀斯特。喀斯特形成的基本条件为:节理等裂隙发育的、产状平缓的厚层可溶性岩石及丰富的可流动的地下水。
7、列举陆源碎屑岩的类型并说明其粒度含量标准。
答:碎屑岩中砾石(粒度>2mm)的含量大于50%者叫砾岩。碎屑岩中粒度为2~0.lmm的陆源碎屑含量大于50%者称为砂岩。碎屑岩中粉砂级碎屑(粒度0.05~0.005mm)占50%以上者叫粉砂岩。粘土岩主要是指粒度<0.005mm的细颗粒组成,并含大量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的疏松或固结的岩石。
8、简述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答:在河流相的垂向剖面中,下部为河床亚相,常为河流相沉积的主体,一般厚度较大,主要由河床滞留砾岩、砂岩(边滩或心滩)组成,因位于河流相剖面的下部,又称为底层沉积;剖面上部为堤岸亚相与河漫亚相,称为河流相的顶层沉积,主要由粉砂岩、粘土岩等细粒沉积组成。底层沉积和顶层沉积的组合所组成的垂向剖面下粗上细的正旋回称之为河流沉积的二元结构。
9、简述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
答:连续沉积的一套不同时代地层的接触关系,叫整合接触。上下地层连续,无间断,岩性和所含化石一致或渐变,产状基本一致。
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即两套地层间缺少了一部分地层,这种地层接触关系叫不整合接触。它反映了一个地区长期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两套地层间的沉积间断面叫不整合面。
根据不整合上下地层的产状关系及其反映的构造运动特征,不整合分为:
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反映整体上升。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反映不均匀升降运动或水平运动,使地层褶皱或倾斜,新地层与不整合面平行,而老地层却与之斜交。
六、问答题(6个)
1、论述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果。
答:影响和控制变质作用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在变质过程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是同时存在,相互配合而又相互制约,在不同情况下起不同作用,从而形成不同的变质作用特征。一般说来,温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温度升高,岩石内部分子或原子活动性加大,为变质创造前提条件,主要引起重结晶和新生矿物形成。压力的作用分两种。静压力是上覆物质重量造成的,随深度增加。其作用使变质反应的温度升高以及形成分子体积较小和比重较大的矿物。而应力是一种定向压力,与构造运动有关,在地壳浅部较强,深部则减弱。地壳浅部,地壳运动应力最集中,以形成岩石构造上的变化为主(机械改造)。在地壳深处,由于温度较高,矿物之间易发生化学反应。最大应力方向溶解(压溶),最小应力方向沉淀,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形成柱状,片状矿物。在地下流体中,主要是H2O、CO2还有F、Cl、B等挥发分。一般存在于矿物粒间孔隙,裂隙中。可能来自于原岩粒间孔隙,原岩矿物脱水,或岩浆及地壳深处。流体的作用是起溶剂作用,促进组分的溶解,加大扩散速度,从而促进重结晶和变质反应的进行,也可以作为一种组分参加变质反应,形成不含水或含水的矿物,水溶液又是交代作用中物质带入或带出不可缺少的介质。上述各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并存的、相互配合和制约的,在不同情况下,以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变质作用特征。
2、论述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答:海水运动的动能、海水的溶解作用及海洋生物活动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底岩石的破坏作用称海蚀作用。海蚀作用方式有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溶蚀作用,但以机械剥蚀作用为主。机械剥蚀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海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岩石进行冲积导致岩石破坏,称为冲蚀;一种是运动着的海水所挟带的砾砂摩擦、碰撞海岸或海底使其遭受破坏,称为磨蚀作用。海蚀作用的主要营力是海浪。海浪在基岩组成的海岸带以拍岸浪猛烈冲积海岸以及以其挟带的砾砂磨蚀海岸带海底和海岸岩石。潮汐在开阔的海岸带可助长海浪的破坏作用。
在海浪和潮汐的不断破坏下,首先在岸壁基部海浪达到的高度附近,形成沿海岸延伸的凹槽,称为海蚀凹槽。海蚀凹槽继续扩大、加深,海蚀凹槽上部岩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直的陡峭岩壁,称为海蚀崖。海蚀崖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后退,则在海蚀崖前形成由基岩组成的微向海倾斜的平台,称为海蚀平台(或波切台)。底流把剥蚀海岸的物质带到波切台外靠海水一侧沉积下来形成波筑台。残留于波切台上未被剥蚀掉的基岩岩柱称海蚀柱。海蚀平台因海蚀作用而不断加宽,使波浪冲击崖基时要经过越来越长的距离,波浪的能量消耗越来越大。最终,海浪的能量全部消耗在海蚀平台上。海蚀作用趋于停止。此后,如果地壳上升使波切台上升到海水不能淹没的高度时,形成海蚀阶地。
3、论述矿物中水的存在类型
答:水是很多矿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水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在矿物晶体结构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
吸附水:中性水分子被机械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或孔隙中,如粘土矿物表面的薄膜水,T≈110℃全部脱失,水的数量也不固定。水不参加晶体构成,与矿物晶体结构无关。
结晶水:以中性水分子形式参与构成矿物晶体结构,水的数量固定,并遵守定比定律,因受晶格束缚,脱失温度较高,约200~500℃,甚至更高,脱失后,结构被破坏。
结构水(或化合水):以OH-或H+、H3O+离子形式参与构成矿物晶体结构,因而也有确定的含量比。结合强度更高,脱失温度500~900℃, 以H2O放出。
沸石水:沸石矿物的晶体结构中存在大的空腔和通道,以H2O存在其中,占有确定位置,含量有一定上限,随温度变化逸失后不破坏结构。
层间水:存在于层状结构硅酸硅矿物结构单元之间的中性水分子,如蒙脱石的层间水,含量不定,水逸失,结构不破坏,只是相邻结构单元层间距缩小,有水时,再吸收,膨胀。
4、论述鲍文反应序列及其用途
答:美国学者N.L.鲍文(1922年)根据人工硅酸盐熔浆的实验发现:岩浆在冷却时,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析出遵循一定的顺序,可划分为两个系列,即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被称为鲍文反应系列。
根据反应的性质不同,鲍温把岩浆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分为两个反应系列。连续反应系列为架状的硅铝矿物,矿物成分上有连续渐变关系,内部的结晶格架无质的变化。不连续反应系列为铁镁矿物,矿物成分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内部结晶格架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橄榄石变为黑云母,其结晶格架由岛状变为层状。
上述两个系列在岩浆结晶过程中,硅铝矿物与铁镁矿物依次对应出现共结关系,最后两个系列演化成一个系列,即钾长石、白云母和石英,它们是岩浆结晶的最终产物。
根据上述反应系列可以解决下列实际问题:
(1)确定矿物的结晶顺序。反应系列上部的矿物比下部的矿物早结晶。显然橄榄石、基性斜长石是最早结晶的矿物,石英则是岩浆结晶的最后产物。
(2)解释了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一般规律。由于两种反应系列存在着共结关系,当岩浆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必定同时结晶出一种浅色矿物和一种暗色矿物。例如当岩浆降至1550℃时,析出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基性(钙、培)长石而组成超基性岩。岩浆温度降至1270℃时,单斜辉石和拉长石同时析出组成基性岩。
(3)解释了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同一种岩浆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
(4)解释了岩浆岩中某些结构上的特征。如斜长石的正常环带结构和暗色矿物的反应边结构。
5、列举沉积岩层理构造的主要类型,并加以说明。
答:层理是沿原始沉积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矿物成分、颜色、结构等特征发生变化所构成的一种层状构造。层理不仅是沉积岩的基本构造特征,而且也是研究沉积环境或沉积相的良好标志。一般按形态特点把层理分为下列类型:
1、水平层理:细层之间以及细层与层系界面之间互相平行,主要形成于细粉砂和泥质岩石中,多见于水流缓慢或平流的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内,如河漫滩、牛轭湖、泻湖、沼泽、闭塞的海湾沉积物中。
2、平行层理:类似水平层理,细层之间以及细层与层系界面之间也互相平行,但出现在粒度较粗的砂岩中,常伴有冲刷现象,它形成于急流、水浅的水流条件下。
3、波状层理:细层呈波状起伏,但其总方向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层系面。其成因有两种,一种是往复振荡的波浪造成的,波层对称,多见于湖泊浅水带、海湾、泻湖环境的沉积物中;另一种是微弱的单向水流造成的,波层不对称,多见于河漫滩沉积物中。
4、斜层理:细层与层系界面斜交,且层系之间可以重叠、交错。它是水流(或风)中形成的沙纹或沙波被埋藏以后在岩层剖面上所呈现出的构造特征。细层的倾向反映了介质的流向(风向),细层的厚度(相当于沙纹或沙波的高度)反映介质的流速。因此,斜层理常用来作为水流动态(流速、方向、水深等)和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常见者如下:
a、板状斜层理:细层单向倾斜,单向水流所造成,见于河床沉积中。
b、槽状交错层理:在层理的横切面上,层系界面呈凹槽状,细层的弯度与凹槽一致或以很小的角度与之相交;在纵剖面上,层系界面呈缓弧状彼此切割,细层与之斜交。河流沉积物中常见之。
c、楔形层理:层系呈楔形,多出现于三角洲及湖、海的浅水地带。
5、透镜状层理:砂质小透镜体连续地且较有规律地包裹于泥质层中,砂岩透镜体内部又具有斜层理。它在潮汐沉积物中最常见。
6、粒序层理:又叫递变层理,是无明显的细层界线,整个层理主要表现为粒度的变化,即由下至上粒度由粗到细逐渐递变。它是浊流的沉积特征,并且比较常见。
7、块状层理:岩层自下至上岩性均一,肉眼看不出其它内部层理构造,一般厚度大于lm,是沉积物快速堆积的产物。也可为生物扰动所致。
6、论述砂岩成分分类的依据并解释为什么以此为分类依据。
答:在岩石分类时,首先必须选择在客观上能够鉴定而又最能联系岩石成因的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其次应当考虑分类方案既适用于野外工作,又适用于室内研究。根据上述原则,目前一致认为砂岩分类应当反映这样三个问题:
1、来源区的母岩性质;
2、搬运和磨蚀历史,即岩石成熟度;
3、沉积时的介质物理条件,即流动因素。
因此,从具体标志来说,应当选择砂岩中的石英、长石、岩屑和粘土基质四种组分作为分类依据。因为这些变量容易鉴别,又有成因意义,它们彼此间的数量关系可以反映砂岩的成因特征。
不稳定碎屑组分可以反映物质来源。长石是花岗质母岩的标志,岩屑则是火山岩、沉积岩和浅变质岩母岩的标志。长石和岩屑的比值(即F/R,称来源指数)可以反映出来源区母岩组合的基本特征。
搬运和磨蚀的历史可以通过稳定组分和不稳定组分的相对量比来表示(即Q/F+R,称矿物成熟度)。在一般情况下,矿物成熟度越高,磨蚀条件越好、搬运历史也越长。砂岩中分布最普遍的稳定组分是石英。
介质的物理条件(密度和粘度)是影响碎屑物机械沉积的重要因素,砂岩中粘土基质的有无和数量多少,是机械分异作用好坏的具体指标,介质的这种性态可以用碎屑与基质比值(即C/M,称流动指数)来表示。C/M比值可以直接反映砂泥混杂的程度,即岩石分选性的好坏。如果C/M比值很小,则砂泥混杂、分选性很差,说明簸选不彻底,沉积物堆积速度很快。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0

主题

4632

铜板

16

好友

高级工程师

充实充实!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85
QQ
发表于 2010-6-10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这个楼主早点发就好了!哎呀呀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0

主题

3万

铜板

12

好友

地信院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2256
发表于 2012-1-3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到,挺好的,收了啊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铜板

0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
发表于 2012-3-24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楼主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万

铜板

22

好友

地信院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2672
发表于 2012-6-14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收藏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786

铜板

6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275
发表于 2019-2-2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到看不到考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786

铜板

6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275
发表于 2019-3-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这是怎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786

铜板

6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275
发表于 2019-3-1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看不到 可否发邮箱一份  743845949@qq.com  拜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万

铜板

18

好友

传奇会员

YK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37898

灌水勋章

发表于 2019-11-1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