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合作发现超高压新矿物命名为“青松矿”,形成深度大于300千米 作者:刘维来源:国土资源报发布时间:2013-09-03 近日,由中外科学家合作发现的超高压矿物氮化硼,被国际矿物学会批准为新矿物,并在8月出版的国际《矿物学杂志》上公布。该矿物被命名为“青松矿”,以纪念在发现过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已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方青松。
( x; Q. H+ l# t) Y2 T4 {
8 ~6 i; O1 o! _9 e' L3 I 青松矿是发现于柯石英中的一种超高压矿物。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幔研究中心专家与国外同行合作,在全球5个造山带的10个蛇绿岩中发现了金刚石,在铬铁矿中找到了呈斯石英假象的柯石英,并在柯石英中发现了纳米级的超高压成因的氮化钛和氮化硼等特殊矿物包裹体。
% n- c' Z+ g* J5 d2 T# |
1 t0 B0 `7 u3 D( ] 成分分析表明,青松矿硼含量为48.54%,氮含量为51.46%,矿物分子式为BN;矿物粒度十分细小,多数粒度为纳米级。实验结果表明,青松矿形成温度为1300摄氏度,压力为10GPa~15GPa,形成深度大于300千米。4 r3 e" u& o3 F. q! S
. W0 E, ^7 J5 O- [5 C
青松矿等超高压矿物的发现,表明大量地幔矿物及与其相伴的铬铁矿,由大洋扩张脊下的地幔携带上涌至浅部。这一发现,对目前国际流行的铬铁矿浅部成因观点提出了新的解释,并将影响到对蛇绿岩和洋壳地幔成因的认识。; C/ _8 `6 ?% j I" m(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