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气势雄伟的青藏高原,北界昆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西起帕
米尔高原,东迄横断山脉。它幅员广袤、地势高亢,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
素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存在是亚洲东部自然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它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并列为分异明显、各具特色的我国三大自然区,
对毗邻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在这辽阔的高原上,江山多娇、景色壮丽。它既有绵延千里耸立云霄的
高山雪峰,又有巨大的盆地和坦荡开阔的宽谷;即有一望无垠的高原、星罗
棋布的湖泊,又有水流急湍、陡峭深邃的峡谷。高原腹地绿色地毡展布,茫
茫草原千里;南缘山地森林苍郁,稻田蕉林茶园,一派江南风光。东南部高
山峡谷的垂直自然带更迭显著、绚丽多姿;高寒荒寂的藏北却是野生动物的
天然乐园。正如陈毅诗句所描写的“高原有此好风光,岂让苏杭占春独?”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块富饶美
丽的宝地。千百年来,藏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在
开拓高原、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和共同缔造祖国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高原历史的新篇章,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族人
民的共同努力,青藏高原区域的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兴旺,高原山河展现出新
的面貌。那绿茵茵的高山草场,牛肥马壮羊成群;雅鲁藏布江两岸的肥田沃
野,青稞葱绿、菜花金黄,一派生机勃勃。那工程繁浩、历尽艰辛修筑的条
条公路是把高原和祖国内地紧密联结的纽带;柴达木聚宝盆的开发,截流筑
坝的龙羊峡工程又展现出更美好的前景。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
步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使高原的自然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
力。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对待和探索研究并加以解
决。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以其自然历史发育的年轻、丰富多采的自然景观和
对周围区域的巨大影响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密切注意。自十九世纪中叶起,
一些外国探险家接踵前往高原,进行各种调查和考察,采集了不少样品和标
本。但囿于当时的条件,他们涉足的范围有限,所得的资料零星,不可能对
青藏高原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自本世纪五十年代起,为了系统地积累青藏高
原的基本科学资料,探索高原自然界的奥秘,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
自然灾害的防治提出科学依据,国家和地方多次组织对青藏高原进行过各种
科学考察和调查,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951—1953 年政务院文教委员会西藏
工作队,1958—1960 年中国科学院青海、甘肃综合考察队,1959—1960 年中
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科学考察队,1959—1961 年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南水北
调综合考察队,1960—1961 年和1966—1968 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
以及1973—1984 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等。经过三十多年来
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我国科学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和数据,
一改过去科学空白的状况,初步揭开了青藏高原自然界的奥秘。
青藏高原不愧是地学、生物学领域的一座宝库。对于没有到过高原的人
们,它还是比较陌生,甚至有些神秘。我们在这里只是揭开青藏高原的一层
面纱,通过这本书扼要地介绍它的地理轮廓,使读者对我国领土上的这块辽
阔的宝地有所认识和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发它、利用它、改造它和保护它。
高原又如浩瀚的海洋,随着认识、利用和改造大自然斗争的深入,青藏高原
在地理科学的理论上和区域开发的实践上都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未知数,
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期望着人们去解决。
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笔者曾先后多次在青藏高原范围内进行野外科学
考察。本书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参考了有关青藏高原区域数以百计的专
著、报告和文章编写而成的,还引用了其中的部分图件和照片,实际上是集
体劳动的成果,选列的参考文献目录仅为其中较重要的一部分。
本书编写分工如下:第四、六、七、八、十、十五章由杨勤业执笔;第
二、三、五章及第十五章一部分由刘燕华执笔;前言及其余各章由郑度执笔。
全书由郑度负责整编统稿,并改写了个别章节。
本书初稿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赵松乔、孙惠南同志审阅,并提供了
许多宝贵意见。书内插图由甄淑平清绘,梁万茂、高剑放大洗印照片;中国
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许多同事提供资
料并给予热情帮助,笔者特在此深表谢忱。
中国的青藏高原.pdf
(365 KB, 下载次数: 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