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6-04 | 作者: 康维海 |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
3 ]3 S! v% b$ L) E
5 _. u! b M+ C# _# {8 s# A# N1 z: m" j2 ]
核心提示 雪域高原,大爱无疆;玉树不倒,青海长青!青海玉树发生的7.1级强震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与两年前的汶川地震一样,我们又一次在危难时刻相依相助,感受坚强。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系统救援行动在第一时间迅速展开,各地国土资源部门的救援力量火速向玉树集结。
; l( a' e* \! h, {6 o8 f地震发生后,来自陕西、甘肃等省国土资源系统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业人员火速驰援灾区,国家测绘局、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立即调集航遥飞机支援灾区……地灾应急排查、环境评价、找水打井、重建选址,各项抗震救灾工作火速展开。 - f2 x0 I4 O+ J: ?! X& G# J
5月24日~25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亲赴玉树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部署有关灾后重建工作。徐绍史强调,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国土资源系统要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积极贯彻落实好国土资源部的特殊支持政策。 4 L" B% @* @! P* c$ x9 u* a
青海玉树,4月14日7时49分,大地一阵振颤,漫天尘沙中,大片房屋损毁,成千上万人被埋压,美好家园瞬间满目疮痍。余震不断,桥梁坍塌,路面塌陷,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再次威胁着玉树同胞的生命安全。 " K! f$ E# r! n! g7 O. p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2 }* e+ x6 I# f2 t获知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的消息后,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迅速启动一级响应,立即集结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环境评价专家、打井找水队伍,排查灾害,疏散群众,紧急预警,开展各项抗震救灾工作,避免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给灾区群众造成新的伤害。 & q. P6 ^0 l0 x+ E! \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的抗震救灾工作火速展开,紧急调集陕西、甘肃国土资源系统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业人员赶往灾区,部署国家测绘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立即调集航遥飞机赶往灾区,利用技术优势,积极主动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各项决策资料及服务,迅速开展灾后重建,为抗震救灾顺利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玉树震后的废墟上,国土人奏响了一曲曲顽强拼搏、英勇奋战、无私奉献的壮丽凯歌。 # \+ R5 S/ k6 a; C
疾速驰援—— , d* R+ e# B' E1 m: B
国土资源部心系灾区 ! f8 y& g) k8 s% ^3 f
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即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迅速成立。副部长汪民、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于14日陪同中央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往玉树,掌握第一手受灾情况,看望慰问第一线的国土救灾人员,并就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方案提出了要求。国土资源部紧急从陕西、甘肃省国土资源系统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调集专业人员连夜赶往灾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和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选址评估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国家测绘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立即调集航遥飞机连夜赶赴灾区,尽快拍摄震后遥感照片,第一时间提供国务院指挥部及有关方面。 ' ~$ n* W2 k, ^ z
4月16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召开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指出充分发挥好国土资源部门在抗震救灾中的技术优势,做好地灾排查、应急找水打井、影像数据服务、地质变化分析研究等工作。 + j" N# g" Y) d9 n6 v+ g M3 D
4月17日晚8时,国土资源部连夜召开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继续扎实有效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基础信息资料服务、灾民临时安置点选址、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选址及用地保障、灾区打井找水以及救援人员安全防护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8 `7 s! H2 `. `( b/ |) H4 N( h1 R
4月30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实行保障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从4个方面提出16条促进灾区恢复重建的特殊支持政策,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玉树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抽调精干人员于4月22日赴青海,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专业技术人员一起到玉树地震灾区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同玉树州政府及相关7个部门进行了座谈,同时走访了省内各相关部门,召开了由省农牧厅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多次赴玉树调查、沟通,放弃节假日休息,昼夜加班加点汇总资料编写报告。 - J! E `2 B# Z2 l
5月16日,距玉树地震仅一个月,由国土资源部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编制的《青海玉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提交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审查组,通过初步审查论证。这是玉树灾后重建的十个重大专项规划中,率先完成的第一个专项规划,将由青海省政府审批后,作为指导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建设用地安排、土地整治,以及开展土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依据。
3 _ f% k: L! m+ ?, ^3 ?, E5 |7 T( n国土资源部拨出500万元资金,编制玉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及其他五县土地规划,这将结束玉树州除玉树县外,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等五县一直以来因资金紧缺而无土地规划的历史。 4 ~" g( M4 [0 {/ \, ]8 z. m
抗震救灾——
8 c4 S, q% ^# N" V( Z- {- h2 K# k国土人义不容辞
0 O1 F" c- h# J6 I' y# ^玉树大地震发生后,肩负重大自然灾害后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临时安置点选址、灾后重建地质环境评估等重任的国土人,马上行动起来,立即奔赴地震现场,开展各项救灾工作。 9 ?* Y1 r7 m4 b2 r5 d
14日早晨8时多,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当日上午,厅长刘山青马上召开紧急会议,进行抗震救灾部署:一是加强震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紧急向玉树州下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50万元,立即派遣地质灾害排查队伍火速赶往灾区,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严防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群众造成新的危害;二是针对震区房屋倒塌、当地群众急需食品和饮用水的实际,迅速在西宁采购17卡车的食品、帐篷等救援物资;三是成立50人的抢救抢险队伍,做好一切准备,整装待命;四是动员厅系统、各地质勘查单位和职工捐款。 & t6 G8 B& J ~9 C1 C
山高路远,难阻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救援队伍的脚步。14日中午,首批20多人的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队伍迅速集结完毕,由副厅长宋建国带队出发,千里驰援,火速赶往玉树震区。15日中午赶到地震现场后,立即分成南、西、东三个调查组,冒着落石、滑坡、崩塌等危险,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 / i9 v% D% H5 Z4 [) w! X
4月15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山青亲自带队,带着30多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紧急筹备齐的17卡车170多吨价值200多万元的食品、矿泉水、帐篷等物资,作为第二批队伍驰援地震灾区,16日凌晨3时多,到达结古镇。 ! O% m8 Q, ]) _. y5 F
只休息了二三个小时,16日6时多,刘山青召开会议,立即成立了国土资源玉树抗震救灾现场总指挥部。技术人员分成八个组,立即开展地质灾害紧急排查。
. m( ~- V, m2 D7 v同时,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响应号召,踊跃捐款捐物。4月15日当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机关、各事业局和直属事业单位募集爱心捐款达145万元。随后几天,捐款捐物一直在不断增加。截至目前,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各单位及党员、干部职工捐款捐物达496.7万元,在青海省直系统中位于前列。 $ A5 H% V* V, f3 j4 L
地灾防治——
4 D( D/ B% |* M6 J R) |+ o& h不让灾区群众再受伤害 / [6 U: }+ w5 \" G4 y+ P1 _+ T% c0 B
青海省地矿局、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青海省环境地质局、青海省测绘局火速投入到地质灾害调查等工作中。 ! f/ U$ _, V O, v5 R
4月15日,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人员发现许多地质灾害点,并及时向群众进行了预警。其中向南的调查组在西杭水电站发现一重大滑坡隐患,滑坡下有200多群众搭建了帐篷,受到隐患的威胁,宋建国副厅长带领调查组及时向群众进行了搬迁避让的劝解和动员宣传工作。由于当时避灾安置地点较为紧缺,劝阻群众无效,同时青海玉树救灾指挥部较为繁忙,未能及时给予回应。当时玉树还余震不断,看到情况万分紧急,调查组向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党委紧急进行了汇报,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山青给玉树州委书记打电话紧急通报了这一情况,使指挥部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安排相关部门和玉树县国土资源局的干部与调查组一道对群众进行劝阻,组织搬离。由于群众人员众多,至次日凌晨3时才搬迁撤离完,地质调查组人员这才放心,托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地临时搭建的帐篷。
7 L8 I2 `2 T$ J' b) {% M16日早晨6时多,发生了一次较为强烈的余震,引发了这个滑坡体滑落,由于人员撤离及时,避免了一次震后余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引发的重大伤亡事故。这天,其他调查组在巴塘河谷对受到山坡崩塌、落石威胁的20多户群众,动员进行了搬迁、避让。 - x, y. j/ M$ |
早上6时带领技术人员查看地质灾害及临时安置、灾后选址情况,晚上10时多各组人员紧张整理野外调查资料,然后召开会议听取当天工作汇报,部署第二天工作,这成了刘山青带领的国土资源玉树总指挥部的工作日程。
$ G3 T. e% |2 U# V16日,国土资源部的10名专家,甘肃国土厅支援的先遣队,也从北京、西安、甘肃等地辗转西宁,长途跋涉,赶到震区,不顾高原反应和旅途劳累,迅速开展了工作,查看地灾和震中。地科院的三位专家,甚至为了尽快查清断裂情况,连续4天住在野外,很快查明了玉树地震断裂情况。 ' U. P! |! w$ y- ^9 I
以后的几日,大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异常忙碌地工作。4月16日~17日,甘肃、陕西国土资源部门的160多名地质勘查队伍陆续到来,也不顾长途劳累和强烈的高原反应,立即开展了地质灾害排查工作。
$ ]1 Z7 S, T& s( H/ @经过340多人10多天行程9333公里,经对灾区所有居民点的排查,玉树县及周边称多县、囊谦县、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县城的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野外工作基本完成。青海、陕西、甘肃国土资源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95处,涉及人数32801人。其中,建立预警点222处,涉及人数20493人;搬迁避点73处,涉及人数12308人。同时向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交了《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应急排查技术要求》、《恢复重建场地适宜性评估工作要求》等标准。 9 w. p9 s7 Z3 b8 \' y. ~6 o
为了群众安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任重道远。在结古镇周边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地段,全面启动监测预警工作,重点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缝的监测,连续阴雨天实行24小时监测。5月3日,禅古村一社发生滑坡,多亏130多村民提前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同时,他们还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藏汉双语警示牌73块,实地划出危险区,限制当地或救灾人员在危险区内活动,避免造成新的危害。
! ], I9 ?& C( Y地震使地裂缝的数量急剧上升,突变趋势加大,加上降水的影响,随时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采取了裂缝填埋夯实种草的措施,目前填埋夯实山体裂缝318条,总长7526米,方量2760方,清除危石140块,方量271方。对禅古村四社、西杭村一、二社、龙达路等地段山坡岩石松动产生的危岩和孤石进行了应急治理。 ! E1 S- x* g5 {" o( p& u
青海省环境地质局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工程地质勘察野外调查任务,又有35台钻机,共70名钻工奔赴灾区进行基础设施工程地质勘探工作。截至目前,外业工作已完成60%,已提交玉树地震重建区工程地质初步勘查成果报告,为玉树城市规划和重建区提供了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
, `6 [$ ?, z0 ?按照国土资源部和青海省抗震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分别编制了《青海玉树灾后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青海玉树灾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土地整治工程。 6 n( U: i5 |" F6 k+ N7 {
青海省地调院、测绘局、国土资源博物馆等单位昼夜赶制,向20多个部门和单位提供各类地图4000余幅、数字化成果10余幅(套),紧急赶制出灾区地震前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地震灾情解译图、政区图、快鸟卫星影像图、地质构造图、地质构造分区图等资料,为灾区抗震救灾、移民安置、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强有力的地图支持和数据保证。
. l6 H! I! |; ~) M" E找水选址—— 0 G3 N7 ^, O$ b, r& S4 d o
让灾区群众喝放心水住安全屋
( B; V4 b J7 |5 |6 ^' F& t% B地震后,灾区的水源地破坏严重,供水系统瘫痪,群众安置点严重缺乏安全饮水,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果断决定由省环境地质勘查局、省水工环勘查院这两个青海的找水铁军参加,抽调机械、人员,在结古镇震区原水源地上游紧急开展水文勘查,选定临时采用地下水点位,尽快为受灾群众提供洁净地下饮用水,为结古镇打凿24眼应急供水井,并规划在玉树灾区打100多眼水井。
- d# Q) y% U2 p0 s4月16日至18日,从海西州和西宁市野外施工场地紧急调派6台水井钻机、10台保障车辆和7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不顾正在施工的工程停钻的损失,以救灾为第一要务,果断停机撤钻,从西宁距玉树千里,海西距玉树两千里的远方进发,昼夜兼行,驰援奔赴玉树。18日,专业打井队伍和大型钻机先后到达,工人们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奋战,23日10时18分,玉树抗震救灾第一口地下水井抽水成功,按每人每天消耗60公斤生活用水的标准计算,仅这口井可解决1.5万名灾民的饮水难的问题。 b1 C6 \* `* R
截至5月19日,已成井10眼,向当地政府移交8眼,打井总进尺609.1米,出水量每天达1.04万立方米,可供约15万人日常生活用水。 ! m% K _3 A1 V: G& [
4月16日8时,刚到达玉树的青海国土人立即开展了结古镇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场地选址工作,共派出8个工作小组,迅速开展了现场调查。当日,组织专家召开分析论证会,在充分分析震后地质灾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位于结古镇西,扎曲河两侧,蔬菜基地跑马场、粮食储备库东区、劳教所以西等多块区域作为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场地的建议。
" N2 J* a ]: }' Z+ g- g: m7 p+ F) k国土资源部派出10名地质灾害、地应力研究专家,动员参与过汶川地震灾害调查的陕西、甘肃160多名地质专家,从北京、西安、甘肃等地辗转西宁,长途跋涉,奔赴地震灾区现场,不顾高原反应和旅途劳累,和青海省的200多名地质专业技术人员,迅速开展工作,共同对震后地质灾害进行了应急排查,追索破裂带,查看地震震中,并从地质力学、大地构造等角度研究了这次地震发震的机理及破坏情况,提出了重建选址意见。
* P$ M0 n5 C4 u4 A/ t地震中大面积建筑物倒塌,受灾群众分散在各临时安置点,信息登记和解房屋受损情况调查面临极大困难。4月19日,青海省国土资源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得知消息后,立即安排20多名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资料整理汇总。截至4月20日6时,结古镇各类用地的单位名称和个人户主姓名及用地面积、建筑结构、建筑层次、建筑面积、用地位置等整理成册,并制成1∶500街坊区域图82张,派专人乘飞机送到地震灾区。
W9 O* _8 \' G( E% N3 Z% ?4月21日,由国土资源部、青海省国土资源、建设、环保、水利、地震、气象等部门组织的高级专家、技术人员对玉树地震灾后资源环境承载力及恢复重建选址进行了评价。为青海省委、省政府对玉树地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科学、详实的依据。 & e+ m/ j! [* H8 e0 C
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青海省测绘局以紧急供图为第一要务,立即启动测绘应急保障服务预案,开通测绘成果提供绿色通道,快速出图、快速供图,多台绘图仪24小时连续运转,输出各类地图,以保证灾区用图需要。
: C( h1 O3 o4 Z: p4月21日,国家测绘局紧急安排航空测量,提供了0.2米分辨率、0.1米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青海省测绘局已向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省军区、省武警部队、省国土资源系统、省地质矿产、省环境监测管理、省公路系统等20多个部门和单位提供各类地图1015幅、数字化成果10幅(套),紧急赶制出灾区地震前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地震灾情解译图、政区图等,为灾区的恢复重建等前期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3 Q6 e& r6 B% q4 @2 l3 E
目前,56个村庄11处灾后恢复重建过渡安置点、6处救援人员集中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已经完成,结古镇禅古、甘达两个示范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也顺利完成。《青海玉树“4·14”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恢复重建选址评估报告》,经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意后,印发省内相关厅局在灾区恢复重建中使用,并提交国家“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恢复重建选址”编制工作专家组参考。 ( |$ P/ `* h( @" B9 q( \
牵挂玉树——
$ ]- p5 n2 m/ v' f部长亲赴灾区部署灾后重建 # C- r4 c- R- e# W6 w4 D5 G6 c( ~) L
5月24日~25日,青海玉树地震后的的第40天,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怀着对玉树灾情的挂念和玉树人民的关心,亲赴玉树地震灾区查看灾情,慰问和看望干部群众,部署有关灾后重建工作。
6 e5 P$ H$ {0 Z5 Z; J查看现场,听取汇报后,徐绍史高度评价国土资源系统在玉树抗震救灾中所做的工作。他说,经过各方努力,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正在稳步推进,国土资源系统在救灾和重建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青海省国土资源系统、测绘系统、地勘行业单位和全国的国土资源系统,有力支撑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重大项目实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令人感动和鼓舞。 4 q! X r6 ]( v; n
他强调,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国土资源系统要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积极贯彻落实好国土资源部的特殊支持政策。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充分开发利用景观功能用地两大原则,尽可能利用市场手段引导、盘活住宅用地,有效破解玉树建设用地资源紧缺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监测和治理,建立群测群防体系,避免次生灾害造成群死群伤;抓好灾毁耕地复垦;及早谋划国土资源部门保障灾区群众过冬的有关工作。
+ ]2 C1 \; b, X部长的深切关怀和拳拳挂念,深深感动了在玉树参加抗震救灾的同志和当地受灾群众。结古镇土地极为紧缺,灾后重建,土地处置成为敏感而又最为关键的难题。在徐绍史部长的关怀和部署下,5月27日,由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胡存智亲自带队,抽调10名精兵强将,组成玉树灾后用地调研组赴青海玉树开展了一系列调研。 ; U3 a. h, u, e- E
6月1日,来自全国9家单位的100余名测绘人员齐聚西宁,正式启动玉树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工程。
# y- Z1 z! ]% E3 j一片片深情在传递,一个个行动在证明,一股股力量在积聚,重建家园的信心令人鼓舞,一个美丽的玉树一定会呈现在人们眼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