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MAPGIS70的新特点
1、Mapgis70采用面向服务的思想,以前看见一个实体首先将其抽象为MAPGIS的点、线、面、网等文件,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现在直接对实体进行加工。
2、Mapgis70采用插件的模式,可以在同一窗口下通过添加或删除插件的形式完成整个工作,避免了以前为完成一个工作来回切换窗口的繁琐工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行业的特点定制自己经常使用的菜单,通过插入包的方式来实现。
3、70在诸多功能上比以前更加完善,解决了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MAPGIS70常用名词
1、企业管理器(GDB):相当于一个仓库,在做数据之前首先用GDB建立一个数据库(仓库),存放在STUDIO里所做的数据,以前是将数据直接存放在自己的硬盘上,当然网络版可以直接存放在数据库中,现在是直接将数据存放在GDB中,所做数据适时保存,避免了以前版本做数据时要及时保存的麻烦。
2、MAPGISSTUDIO:相当于以前的输入编辑,但是它比输入编辑的功能要强大的多,以前的输入编辑只是满足制图的需要,前期影像的处理必须到图像处理中,现在它将图像的处理、误差校正、投影变换等融入到一个窗口中,便于整个制图的流程,更符合人的工作习惯。
3、GSQL:空间数据查询语言(Geometric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对数据库对于有一定编程能力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工具,它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
4、空间数据模型:是对地理世界的抽象,使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础;简单的可分为两个层次:空间数据概念模型,其目的是提取地理世界的主要特征;空间数据组织模型,是空间数据概念模型在计算机中的具体实现。
MAPGIS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分为6个层次:地理数据库、数据集、类、几何元素、几何实体、坐标点;非空间数据实体被抽象为对象,空间实体被抽象为要素;相同类型的要素构成要素类,相同类型的对象抽象为对象类;若干对象类或要素类组成要素数据集;若干要素数据集组成地理数据库。要素在某空间参照系中的几何特征被抽象为几何元素,几何元素有任意点状、线状或面状的几何实体构成,几何实体通过几何坐标点来表达。
第三部分:具体应用
标准影像校正及与生成的图框套合步骤:
第一步:首先在企业管理器里新建数据库(*hdf);
第二步:在栅格数据集中添加TIF或JIP影像格式并转换为MSI格式;
第三步:在Studio中新建MAP并在此MAP中将刚才转换过来的MSI文件添加进来;
第四步:在Studio界面中新增栅格校正视图插件和栅格几何校正插件;
第五步:利用几何校正插件选择图幅生成控制点,然后校正步骤和67相同;
第六步:在Studio中添加投影工具栏插件;
第七步:选择生成梯形图框模版;
(1)、新建模版,注意:此处先取缺省,然后输入图形左下角经纬度,再编辑地图参数,填写内外部线宽;
(2)、选择模版,填写标准图幅号;
第八步:选择投影要素,设置目的参照系,然后点击转换视图选项:设置还原显示等。
MAPGIS6.X与MAPGIS7.0使用功能之间的差异介绍
MAPGIS7.0解决了对于6.x版本来说比较难于实现的功能:(1)客户经常用到的上边是图形下面是EXCEL表格的形式;(2)图形输出时选择打印机驱动程序的问题,现在不用选择驱动直接光栅化为JPG或TIF格式,这样就不受我们软件的限制,同时也解决了光栅化过程中符号倒位的问题。(3)多符号库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
学习过程中70功能于67之间关系的联想:
1、继承关系相当于详查软件中文件间赋属性功能。
2、依赖关系应用于我们搞详查时道路是地类界或行政界的情况。
3、栅格目录相当于以前的影像库。
4、地图集相当于以前的地图库。
5、点拓扑造区相当于以前的图形造区功能。
6、要素类裁剪相当于以前的工程裁减。
7、要素提取相当以前的图形裁减,但是并不全同。
空间参照系: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的统称,用于确定地理目标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大地坐标:在地面建立一系列相连接的三角形,量取一段精确的距离作为起始边,在这个边的两端,采用天文观测的方法确定起点位(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用精确测角仪器测定各三角形的角值,根据起算边的边长和点位,推算出其它各点的坐标。这样推算出的坐标成为大地坐标。
我国采用的以大地坐标表明原点的坐标系主要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WGS84坐标系
“Z”键闭合,CTRL+右键闭合且数据完成。
线上加/移点,鼠标左键拖动点时,CTRL+D,弹出对话框可精确输入点的坐标。
连接线:67先选择一条线然后再选择另一条线,依次只能选择一条线,属性与参数继承问题;70快速连接可以选择多条线,然后选择命令,单击右键。
旋转:67首先选择旋转对象,然后通过鼠标控制旋转角度;70选择对象左键开始旋转,“D”键可以精确输入选转角度;旋转过程中如果按CTRL键,对象以30度的步长开始旋转(旋转方向),右键结束清除选转对象。
70增加图形、属性格式刷功能;解析造线功能解决了67制图无法解决的问题。
自动标注功能更加人性化,系统自动根据激活的图层自动添加标注,比67要简单得多。
统改要素参数:统改图形参数相当于67根据参数该参数,70中增加点线面依次通改功能,此时增加了库编号项,和67不同,67里的根据参数该参数还有根据参数该属性的功能 ;根据属性该参数。
节点平差功能:指定节点平差相当于67圆心节电平差是按F12,但是67只能捕捉现有线的线头,70则可以以已存在的任意点或直接输入点的坐标为圆心平差。
分割区:70可以画线分割和选择弧段分割两种。
窗口坐标系:原点在左上角,X轴正方向朝右,Y轴正方向朝下。
设备坐标系:原点在左下角,X轴正方向朝右,Y轴正方向朝上。
67输入编辑里坐标系X轴正方向朝右,Y轴正方向朝上。
误差校正:误差来源分为源误差、处理误差、应用误差。
源误差:数据采集和录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如数字化过程中因纸张变形、变换比例尺、数字化仪的精度(定点误差、重复误差和分辨率)、操作人员的技能和采样点的密度等引起的误差。
处理误差:数据录入后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如几何变换、数据编辑、图形化简、数据格式转换等。
应用误差:空间数据被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数据处理误差远远小于数据源误差,应用误差不属于数据本身的误差,因此误差校正主要是校正数据的源误差。
(2)常用功能键
矢量化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功能键(见表4-1)。
功能键 实现功能 功能说明
F4 高程递加
供进行高程线矢量化时,为各条线的高程属性进行赋值时使用的。
在设置了高程矢量化参数后,每按一次F4键,当前高程值就递加一
个增量。
F5 放大屏幕 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
F6 移动屏幕 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
F7 缩小屏幕 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
F8 加点
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作;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
标处加一点。
F9 退点
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有时在手动跟踪过程中,由于注释等的影响,使跟踪发生错误,这
时通过按F9 键,进行退点操作,消去跟踪错误的点,再通过手动加
点跟踪,即可解决。
F11 改向
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的操作。按一次F11 键,就转
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F12 抓线头
在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F12 功能键来捕捉需要相互连
接的线头。
MAPGIS70学习笔记.doc
(36 KB, 下载次数: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