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学报》 2013年02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和西南坳陷油气地质特征类比及勘探启示
何登发 李德生 何金有 吴晓智
【摘要】: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已有近60年的油气勘探历史,目前已发现了柯克亚、巴什托普、亚松迪、和田河、阿克莫木5个油气田和山1井、柯东1井2个油气藏。对于该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地区,如何深入认识其油气地质条件,加快勘探进程,获得更多的油气发现,始终是石油地质学家与油气勘探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天然气勘探近10年来取得重大突破。进行2个坳陷的石油地质类比研究是解剖与揭示西南坳陷油气地质条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立足于库车与西南坳陷已有的油气勘探资料和现有认识,从比较大地构造学与石油地质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二者虽然在盆-山边界具有逆冲、走滑-逆冲性质,具有现今陆内前陆盆地结构,为不同性质的盆地转换、叠加形成,坳陷内部具有"分块、分带、分层"的特点,油气聚集受断裂带控制明显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更多地体现出彼此的差异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大地构造背景,深部地质结构,基底性质,构造演化,地质结构,构造变形,烃源岩及其演化,储盖组合,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油气分布规律等12个方面。其中,大地构造背景差异(库车坳陷与古亚洲洋相关,西南坳陷与特提斯体系相关)及地质结构特点的不同(库车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中生界叠加,西南坳陷主体为新生界与古生界叠加)是决定其油气成藏差异性的根本因素。石油地质类比表明,西南坳陷的油气勘探需要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与新的勘探思维。新的石油地质学理论要明确阐述"古老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后期强烈构造活动中保存的部位、状态、类型与可能机制";新的勘探思维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三维地质结构概念,整体、动态的勘探观与立体勘探思维,既重视山前带的复杂构造圈闭,也要重视斜坡带的隐蔽圈闭如奥陶系潜山、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岩性圈闭,同时要密切关注逼近寒武系烃源岩的白云岩圈闭。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大地构造背景 地质结构 油气分布 石油地质类比 库车坳陷 西南坳陷 塔里木盆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07399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201101)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08-001)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石油地质条件类比是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1-3]。例如,从北美克拉通中陆地区来类比分析鄂尔多斯、塔里木等克拉通盆地[4-5];从北非、波斯湾、东南亚等特提斯构造带中的富油气盆地来类比分析塔里木、四川等含油气盆地。既可考虑相似的大地构造背景,也可根据同一盆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