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录期刊论文3篇目录: 1、吉林白山地区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李春华,路来君,毕明丽,王淼,赵国磊,《世界地质》2010.1) 2、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孔兹岩系中大理岩岩组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原岩建造(毕明丽,路来君,赵庆英,刘正宏,《中国地质》2008.4) 3、新疆戛勒赛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毕明丽,路来君,宋茂德,袁平,《世界地质》2009.1)
博士论文标题:白山地区金多金属矿产资源预测研究
论文作者:毕明君 论文导师:路来君 论文学位: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论文专业:数字地质科学 论文单位: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页数:正文124+摘要等7 格式:pdf 附件:1
博士论文摘要:
吉林省白山市被国家划定为资源转型城市。白山地区地处华北地台北缘东段,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由于大多处于覆盖区,目前已发现的具规模的矿产地并不多,大、中、小型各类金属矿床40 多处,且成矿类型复杂。因此,该区地质找矿难度很大。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投产的几十座金属矿山中的大部分已经因资源枯竭闭坑停产或濒临停产,急需新的接续或接替资源维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对该区立项实施金、多金属成矿预测,搞清多金属成矿的地质背景、控矿地质因素、矿化信息等,为今后的普查勘探提出进一步找矿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白山地区地质研究程度不平衡,在老岭地区地质工作开展较为深入,研究程度较高,而在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区,研究程度非常低,构成了该区地质找矿的一大难题。本文所做的工作是在较全面、系统、完整地收集白山地区以往的1∶20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质矿产勘查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基础上,着重对研究区的航磁、水系沉积物等资料数据进行了最新方法的电算处理与综合解释,编制了该区1∶20万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图,圈定了预测靶区。总结并建立了该区矿产资源预测模型与找矿模型。尤其重要的工作是通过航磁数据处理与解释,揭示了白山玄武岩覆盖区的岩体空间分布特征、基底构造格架、区域岩浆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地质变量进行逻辑组合研究,在变量的提取原则、变量的合理赋值、变量的空间关系讨论等诸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最后给出了定位定量预测模型与结果。现将论文的工作和成果简述如下:一、地质资料解释:白山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层为元古界和新生界的玄武岩。大地构造背景主要为华北地台北缘东段;断裂构造走向以NW、NE 和NS 向断裂居多,其中NW和NE向更为发育。区内伴随着构造运动发生多期次岩浆岩活动,主要与太古代阜平运动和台运动有关的深成岩的形成和中生代印支—燕山期运动有关的中酸性侵入杂岩的形成。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解释:对研究区1∶20 万航磁资料和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进行解释,以挖掘更深层次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对构造格架、岩浆岩等进行推断。航磁数据的处理办法是作四个高度(20km、10km、5km、2.5km)的向上延拓,用以判别不同延深的地质体,不同延拓高度四个方向的水平一阶导数计算和垂向二阶导数计算。对研究区内金多金属成矿条件,如构造、地层、侵入岩等现象进行推断,通过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的信息的关联实现对研究区构造格架的三维推断,对典型地层,侵入岩进行三维推断,从而发现若干北西向断裂构造。此组断裂构造晚于北东向构造,并破坏北东向构造的完整性,北西向构造控制金多金属矿,是控矿构造。圈定了隐伏岩体的位置,特别是发现东西向基底控制玄武岩盖层展布。对研究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运用克里格、泛里格及SPSS 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经解释得出区内Au 变异系数为1.4 ,具有变异性 ,说明区内Au 变化强烈,是富集成矿的标志。全区共圈出金异常 47 个,异常在区内成群、成带分布。异常可以划分为白山板石镇—临江六道沟镇异常带和靖宇那儿轰镇—抚松胜利农场异常带。Au 异常分布基底边缘,岩体接触带部位,从Au 异常的展布形态可以看出NW 向构造控制金矿。Au、Co、Ni 元素异常具有高值叠加效果。Co、Ni 元素异常吻合性要优于Au、Co 和Au、Ni。Co、Ni 在成矿过程中具有相同的成因,而Au 可能为不同的成矿期或成矿阶段。Cu、Pb、Zn 元素具有高值叠加效果。Cu 异常主要在岩体中心,为内带,Pb、Zn 异常主要在岩体的边缘,尤其是岩体尖端,为外带。应用因子—泛克里格模型对研究区的1∶20 万化探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地球化学元素的空间定量组合求异及DEM 三维表达。结果显示组合异常分为三个带。Ⅰ带出现在研究区的东南,临江市蚂蚁河乡到长白县的梨树沟一带,其出露地层为第四系玄武岩。元素组合以Co-Mn-Ti 为主,显示在玄武岩覆盖下寻找Co 矿的潜力很大。Ⅱ带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南,临江市三道岔—花旗镇一带,元素组合以As-Au-Sb 为主,显示该带是金矿的密集区。Ⅲ带出现在研究区中部,湾沟镇—闹枝镇—松树镇一带,元素组合为Cr-Ni。该带异常揭示此带为与超基性岩、暗色火山岩类有关的元素聚集过程。三、在系统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从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三个方面总结归纳了白山地区金多金属找矿标志。白山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条件主要为:大地构造背景主要为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岩浆岩条件为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侵入杂岩体,主要以隐伏岩体形式分布;NW向区域断裂构造具长期活动的特点,是控制区域地质体分布的主要构造因素;赋矿层位主要为老岭群珍珠门组角岩夹薄层大理岩与厚层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以及大栗子组含碳绢云千枚岩、含碳绢云千枚岩夹中薄层大理岩;区域地球重力场总体呈东南低、西北高的趋势,航磁以大面积出现的正磁异常为主;区域地球化学背景主要为白山地区金、钴、镍、铜、铅、锌等成矿及伴生元素衬值高,浓集中心明显。通过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白山地区金多金属矿与重力、航磁等资料反映的深部地球物理信息有一定的关联,地球化学异常信息也揭示了该区极具资源找矿潜力。四、根据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理论,在研究区内进行中比例尺金矿资源预测及评价工作。根据找矿模型对研究区进行统计单元的圈定,共确定48 个统计单元,其中37 个预测单元;11 个已知单元。通过特征分析、聚类分析、数量化理论Ⅳ和逻辑信息法,对统计单元进行成矿有利度、矿产资源定位预测、定量预测,对研究区预测单元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出白山地区金矿找矿的重点预测单元19处,指出32、39、43号预测单元为寻找金矿最重要远景区;8、9、17、22、26、30、31、46号预测单元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可以作为后续找矿工作的重点单元;4、5、14、15、16、27、34、37号预测单元与前两组单元相比成矿有利度较低,需要对单元做进一步的勘查工作,作为找矿的远景储备单元。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矿产资源预测,地质空间变量,地球化学组合求异,DEM三维显示,定位定量预测
博士论文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