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3-3-6 08:04 编辑
硕士论文标题:四川红原县刷经寺新康猫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论文作者:唐文春 论文导师:唐菊兴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论文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论文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页数:64 格式:硕士论文nH、期刊论文CAJ和pdf,nH、CAJ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3
硕士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新发现的新康猫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及其矿床特征的深入研究,结合化探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建立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对矿床下步找矿方向和区域找矿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 新康猫金矿床位于我国重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找矿远景区之一的川西北地区,矿床处于松潘地槽褶皱带的阿坝地块南缘活动带,沉积盆地基底及盖层含金建造发育、区域构造及岩浆活动强烈,为区域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成矿背景。区域金矿床受阿坝地块周边活动带控制,已有金矿床集中分布地块东缘及北缘,本次工作发现的新康猫矿床所在阿坝地块南缘是四川省又一新的找矿远景区。 新康猫金矿床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矿体赋存于三叠统砂板岩浊流沉积建造中,受北西向顺层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呈陡倾角的舒缓波状延伸。矿床目前发现的Ⅰ、Ⅱ号矿体规模较大,Ⅰ号矿体长6000米,平均厚度5.46m,平均品位5.02×10~(-6),Ⅱ号矿体长1km,平均厚度4.12m,平均品位4.61×10~(-6),两矿体获333+334,资源量117吨,达特大型规模。矿体地表出露高差达735m,目前勘探深度200m以内矿石基本为氧化矿石,以褐铁矿化、硅化碎裂岩、糜棱岩为主。 勘查地球化学技术方法在新康猫金矿找矿中起了决定作用。1:20万区域化探异常在区内集中分布,总体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主要异常元素Au、As、Sb规模较大,分布吻合,伴生元素Hg、W、Sn、Bi、Mo、Zn异常发育。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Au、As、Sb异常规模巨大,呈北西向带状连续延伸,异常强度较区域异常呈数量级增长。矿区土壤化探评查Au异常呈长条状分布,As、Sb异常略具水平分带特征,金异常强度继续呈数量级增长。 矿床主矿体未封闭,与主矿体平行的矿(化)体未评价,土壤异常未完全解剖;矿床外围的大坪及汤龙地区尚有大规模的土壤异常分布和矿化显示。因此,矿床找矿远良好,有望成为新的大型矿集区,建议下步找矿加大勘探深度、扩大主矿体规模;加强异常解剖和控矿构造研究,寻找新矿体及富矿体,扩大矿床远景。 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预测以本次评价区为主体的阿坝地块南缘金矿资源潜力为1068吨。显示了区域巨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新康猫金矿 四川红原县 成矿规律 资源潜力
硕士论文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研究区位置及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2微细浸染型金矿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进展
1.2.3中、美两国卡林型金矿特征对比
1.3选题依据
1.3.1研究区是金矿资源找矿的重点地区
1.3.2地质大调查成果是论文研究的有力支撑
1.3.3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4论文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5取得的进展及创新点
2成矿地质背景
2.1区域构造背景
2.1.1南北向构造组
2.1.2东西向构造组
2.1.3北西~南东向构造组
2.2区域沉积建造
2.2.1出露基底含金建造
2.2.2沉积盖层特征
2.3岩浆活动
2.4变质作用
2.5地球物理特征
2.5.1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2.5.2航磁异常特征
2.6地球化学特征
2.7区域矿产特征
2.7.1沉积盖层特征
2.7.2典型金矿床特征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床地质
3.1.1赋矿岩系
3.1.2岩石特征
3.1.3构造
3.1.4岩浆岩
3.1.5变质作用
3.2矿体特征
3.3矿石特征
3.3.1矿石的矿物组分
3.3.2矿石的化学成分
3.3.3矿石的结构、构造
3.3.4矿石类型
3.4矿体顶底板和夹石特征
3.5围岩蚀变
4勘查地球化学特征
4.1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4.2化探普查评价
4.3化探详查评价
4.4矿床外围地球化学勘查
5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5.1区域矿产分布规律
5.2区域成矿作用及演化历史
5.3矿床成矿条件
5.3.1成矿地质建造
5.3.2成矿构造
5.3.3成矿热液
5.3.4成矿地球化学条件
5.4矿床矿化特征及成矿机制
5.4.1矿床矿化特征
5.4.2矿床成矿机制
5.5新康猫金矿床找矿模型
5.6找矿方向分析
5.6.1新康猫矿床找矿方向
5.6.2新康猫矿床外围找矿方向
5.7资源潜力评价
6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