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3-1-25 07:14 编辑
附录期刊论文3篇目录: 1、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张德,高德政,赵娜,《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10) 2、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张德,高德政,赵娜,《广东建材》2008.11) 3、云南墨江猫鼻梁子金矿床金元素的物质来源探讨(张德,高德政,赵娜,《矿产与地质》2009.1)
硕士论文标题:云南墨江金镍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控矿规律研究
论文作者:张德 论文导师:高德政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论文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论文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硕士论文页数:95 格式:pdf 附件:2
硕士论文摘要:
云南墨江金镍矿床是一个大型规模的原生金矿床,同时共生有中型规模的镍矿床,伴生有银、钴、硒、硫等有益组分。该矿区位于哀牢山脉西侧的云南墨江和元江两县交界处,“三江”构造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超基性岩体与上泥盆统浅变质岩系接触带的蚀变岩断裂带内。本文在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样品、分析测试和收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矿床学、构造地质学、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等理论为指导,对云南墨江金镍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控矿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找矿前景预测。研究成果对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都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墨江金镍矿床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是超基性岩经酸性热液蚀变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强烈的构造运动和超基性岩中金、镍的高含量背景,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前提,其成因类型称为“超基性岩蚀变热液型金镍矿”。本文应用多种测试和分析方法,认为金、镍的主要物质来源是超基性岩体,成矿热液是一种与超基性岩有成因联系的热水溶液。超基性岩浆的侵入,不仅为矿源层中金、镍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力条件,而且从深部带来了大量成矿元素。矿区蚀变超基性岩体与金镍矿床有密切的空问关系及成因联系。该矿床从加里东期至喜马拉雅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金镍矿化,为多期次、多阶段叠加富集成矿。该矿床受地层、构造和岩性的控制,其中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烂山背斜的两翼及超基性岩侵入地带是赋矿的有利地带,该矿区深部及外围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云南墨江 地质特征 控矿规律 矿床成因
硕士论文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2 成矿地质背景 3 金、镍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4 矿床成因 5.控矿规律与找矿前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