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煤地层 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于家北沟组三段,出露于勘查区水泉沟—康家沟—铁匠沟—煤窑东沟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煤系自东向西出露范围逐渐增大,总体产状倾向西北,倾角20°-40°。分为两个含煤地层段,即上部含煤层段和下部含煤层段。在黑水沟以北,上部含煤地层及煤层走向由北东东变为近东西向。属地槽型湖泊沼泽相~河流相含煤沉积建造。 下部含煤层段,分布于水泉沟—康家沟一带,该段上部以浅褐色、灰色、灰黑色砾岩、砂砾岩为主,砾石成份则主要以安山岩为主,其次为石英、长石及蚀变岩,砾径在1-20cm不等,一般在5cm左右,胶结物多为粘土质矿物及碳酸岩类,砾石磨园度一般,分选性差,与上部含煤层段的砾石成份均有明显不同;该段下部则以灰、灰黑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黑色页岩、灰褐色泥岩为主,局部夹中砾岩、砂砾岩,该段含煤层数减少,夹薄煤层1—2层,煤层不稳定或极不稳定,局部可采或全区不可采。 上部含煤层段,分布于松岭沟—杨树沟—黑林沟一带,下部为灰白、浅灰黄色厚~巨厚层状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夹浅灰色砂岩、粉砂岩等,分选磨园较差,呈次棱角状—浑圆状。砾径一般2—8cm,部分达10cm以上,砂质及泥质胶结。其上为深灰—灰黑色中薄层状粉—细砂岩、砂岩夹炭质泥岩和砾岩薄层等,含不稳定煤层2—8层,局部可采1—3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