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3080|回复: 8
收起左侧

[资料] 野外地质记录

  [复制链接]

13

主题

2万

铜板

20

好友

资深会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864
QQ
发表于 2010-5-1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野外地质记录

野外地质记录.doc

25 KB, 下载次数: 9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guoyang + 20 感谢提供!

查看全部评分

锄禾日当午,签到好辛苦!...

109

主题

3万

铜板

131

好友

地信学员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唉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704

斑竹勋章宣传勋章地信元老

发表于 2010-5-19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的朋友可以不要下载了 省点铜板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109

主题

3万

铜板

131

好友

地信学员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唉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704

斑竹勋章宣传勋章地信元老

发表于 2010-5-1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野外地质记录
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一、野外记录要求:
    1.详细,包括地质内容和具体地点两方面。即你看到些什么地质现象以及你的分析、判断和予测应该毫不遗漏地、不厌其烦地记录下来。同时要诈细说明是在什么地点看到的,以便在隔了很长时间后也能根据记录找到该点。
    2.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即看到什么记什么,如实反映,不能凭主观随意夸大或缩小或歪曲。但是,允许在记录上表示出你对地质现象的分析、判断。因为这有助于提高观察的予见性,促进对问题认识的深化。记录不是照象,不是机械的抄录,记录的过程也是地质工作者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探索过程。不过,哪些内容是实际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分析、判断的,应分别开来,不能混淆,前者不能随意更改的,后者可以据根认识的发展而修正。
    3.记录清晰、美观、文字通达.这是衡量记录好坏的一个标准。达就要求地质工作者有较高的语文修养。
    4.图文并载,图是表达地质现象的重要手段,许多现象仅用文字是难以说清楚的,必须辅以插图。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包括原生沉积的构造、结构、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变形特征,火成岩的原生构造、地层、岩体及其相互的接触关系,矿化特征,以及其它内外动力地质现象,要尽可能地绘图表示,好的图件的价值大大超过单纯的文字记录。
二、地质记录的类型和方式
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专题研究的记录,专门观察研究某一地质问题,如研究某种地层、某些岩石、某一矿床、某种构造、某一沉积现象等。其记录方式应根据研究的内容而定,不受任何规格限制。
    第二种是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和系统,应用于对某一地区的全面、综合性地质调查。如进行区域地质测量,常采用观察点和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观察点是观察的点位置,是地质上具有关链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及其它重要地质现象所在。观察线是连接观察点之间的连续路线,即沿途观察,达到将观察点之间的情况联系起来之目的,是观察和记录的一般对象。现将观察点、线的记录内容和格式介绍如下,做为实习时参考使用。
    1.口期与天气  当天工作的日期与天气晴或天阴等。
    2.工作地区的地名。
    3.路线  从何处经过何处到何处,要写得具体清楚。
    4.观察点编号  可从01开始依次为02,03,……。
    5.观察点位置  尽可能详细交代,在什么山、什么村庄的什么方向多少米,是大道旁或公路上,是山坡上或沟谷里,是河谷的凹岸或凸岸等,还要记录观察点的标高,即海拔高度,可根据地形图判读出来。观察点的位置要在相应的地形图上确定并标示出来。
    6.观察目的  说明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如观察某时代的地层及接触关系,观察某种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观察火成岩的特征,观察某种外动力地质现象等。
    7.观察内容  详细记录观察的现象,这是观察记录的实质部分。观察的重点不同,相应地有不同的记录内容。如果观察对象是层状地质体,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记录:
    (1)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
    (2)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单;
    (3)岩层时代的确定;
    (4)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列出证据;
    (5)岩层产状,按方位角的格式进行记录;
    (6)岩层出露处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或轴部等;
    (7)岩层小节理的发育状况,节理的性质、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尤其是节理的力向;岩层破碎与否,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证据、断层产状等;
    (8)地貌、第四系,水文特征及其它外动力地质现象;
    (9)标本的编号,如采取了标本,样品或进行照相等应加以相应标明;
    (10)补充记录  上述内容尚未尽括的现象。
    如为侵入体,除化石一项不记录外,其它项目都有相应的内容,如4)顶应为侵入接触关系或沉积接触关系;5)项应为岩体,是岩脉,岩墙,岩床,岩株或岩基等;6)项应为岩体侵入的构造部位是褶皱轴部或翼部,是否沿断层或某种破裂面侵入等。     
    上述记录内容是全面的、运用时应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而有所侧重。
    8.沿途观察,记录相邻观察点之间的各项地质现象,使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
    9.绘各种素描图、剖面图,一般在记录薄的左页记录,在右页绘图。
    10.路线小结,扼要说明当天工作的主要成果,尚存在那些疑点或应注意之点。
    以上记录项目应逐项分开,除日期与天气在同一格内之外,其余各项均要另开新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guoyang + 20 翔哥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36

主题

661

铜板

79

好友

教授级高工

地质郎,地质狼!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53

宣传勋章

QQ
发表于 2010-5-1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挺好的!!   ctrl+ c     先保存!!
地质郎,地质狼!

8

主题

1万

铜板

21

好友

黄金会员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4534
QQ
发表于 2010-5-29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7

主题

7424

铜板

5

好友

VIP会员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803
发表于 2010-8-19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ganxienile..........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次。

7711

主题

31万

铜板

892

好友

超级版主

地信网论坛贵宾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28764

宣传勋章优秀斑主灌水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童话节勋章

QQ
发表于 2013-2-14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822

铜板

6

好友

高级工程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32
发表于 2013-2-24 08:45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6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 继续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