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盖区深部铁矿床勘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2016年04月07日 来源: 中国矿业报 由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完成的“济宁超深特大型铁矿床勘查实践”科研项目日前顺利通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翟明国领衔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评审。根据项目报告显示,该院在济宁特大磁异常的颜店、翟村地区查明2处特大型铁矿床。其中,颜店矿区探明(332+333)类铁矿石资源量62237.4万吨,翟村矿区探明(332+333)类铁矿石资源量121241.8万吨,累计探明铁矿石资源量183479.2万吨。6 N( m1 i& O$ ^ 评审现场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覆盖区深部铁矿床勘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在4个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G {% J0 ^/ q! s 一是根据铁矿石强磁性、高密度的物性特点,采用重磁联合技术方法系统研究了济宁特大磁异常区重磁异常特征。磁异常以规模大、幅值高、形态规则、正负异常伴生为特征;重力异常与磁异常形态相似,异常范围相当;地质模型体埋深大于1000米,在空间上绝大部分重叠。因此,发现重磁异常具有同源性,总结了重磁同源区是铁矿赋存区域,是找矿的重要目标区,重磁技术方法组合及重磁三维反演解译技术,提出了重磁同源区内找矿的思路,应用重磁技术方法组合在深覆盖区准确圈定找矿靶区,对超深特大型铁矿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 h- c1 h( z/ m4 { x 二是开创性地应用国产机具实施深孔钻探,勘查深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济宁铁矿赋存于古生代寒武纪之下的新太古代济宁群中,埋深大于千米,且上伏地层条件复杂。开创性地应用国产机具,采用金刚石WL钻探技术开展深孔钻探,勘查深度达2000米;针对复杂地层条件,总结出一套合理钻孔结构、合理的钻具及钻头、合理选择钻进技术参数等工艺和技术;应用满眼钻具+防斜钻头等技术措施,在强造斜地层中有效预防了孔斜,创建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孔钻探施工工艺与方法,是深部找矿的关键技术。: i8 U% i' |1 } 三是济宁群仅分布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颜店地区,已控制厚度达1600米,尚未控制其顶、底。铁矿赋存于济宁群颜店组中,为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新亚类,称之为“济宁式”铁矿。济宁群层序的建立,形成时代的确定,具有重大地质研究意义,为鲁西南地区新太古代晚期表壳岩系存在提供了重要依据,丰富了新太古代晚期地层,开拓了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与成矿理论研究空间。 四是运用综合物探、深孔钻探技术在济宁特大磁异常的颜店、翟村地区开展铁矿勘查,查明特大型铁矿床2处。不仅确立济宁特大磁异常是由超深特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引起,同时解开了困扰山东地质学界多年的异常属性之谜,并在颜店矿区探明(332+333)类铁矿石资源量62237.4万吨,翟村矿区探明(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