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作者的同一内容的期刊论文《新疆富蕴县萨尔布拉克金矿预测区断裂特征及其控矿规律》
论文标题:新疆富蕴县萨尔布拉克一带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
Synthetic Information Mineralization Prediction Research of Gold Mines in Sarbulak Region, Fuyun County, Xinjiang
论文作者:弓小平
论文导师:王世称
论文学位: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论文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论文单位:吉林大学
论文页数:118
格式:博士论文NH、期刊论文pdf,N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2
摘要:
本文以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指导,以寻找大中型金矿床为主攻目标,以1:5万航测、区调、化探资料为基础,对萨尔布拉克一带进行综合找矿信息提取研究,建立以异常密集区为预测单元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并利用数量化理论进行资源量预测和大中型金矿综合成矿靶区预测。 在全面、系统收集和研究萨尔布拉克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普查和科研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找矿方法组合,对预测区内的95条断裂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确定了42条赋金断裂。其中早期断裂8条,占19%;晚期断裂34条,占81%。 在萨尔布拉克一带运用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了19个找矿靶区,评定为三类,优选出Ⅰ类靶区11处、Ⅱ类靶区3处、Ⅲ类靶区5处。指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 综合研究与野外生产结合,对预测区内21个预测单元进行定位排序,成矿预测指导矿产预查部署,对排序1-6号六个靶区提出了检查验证工作建议。研究发现该区隐伏线型构造交汇处、隐伏基底边缘、隐伏岩体接触带和港湾处对金铜成矿有利。以环线交汇最好,线线交汇稍差。提出了该区成矿规律是:地层对找金矿指导意义不强;矿区内的已知金矿体群或矿体,均分布在隐伏岩体旁侧的缓倾斜面上或岩体的倾伏端和扬起端;断裂线交汇和环线交汇位置对金矿化和矿体分布更为重要,尤其是环线交汇中不但有较大矿体出现,而且矿体变宽品位变富;矿区中部的北西向金高背景带内绝大多数(91%)评序为Ⅰ类金异常,在岩体旁侧或端部的赋金断裂附近的这类金异常具有发现新的金矿体的较大可能性;ArrAs、AuSb组合异常中,复合球型或块金模型的部位,以最小范围控制着已知金矿体群和矿体,在大于0.5的球型模型或块金模型异常内找金矿体最有利,若大于0.5的球型模型或块金模型显示良好套合时,则有希望发现新矿体,且套合程度愈高,发现新矿体的可能性愈大;矿体蚀变带是直接找矿的明显标志,蚀变作用愈强,金矿化愈好。从而创造了新疆地区成矿预测的较好范例。 对萨尔布拉克金矿区的下一步勘查评价工作提出了新建议。认为该金矿区经过10余年地质找矿开发,近年应以寻找近地表矿体为主。采取重点突破、带动一般的方式,从矿区中段的北西部分开始,逐步向西段推进。具体部署建议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部署有具体评价靶区和具体建议施工的探槽。
目录: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二节 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第三节 位置、交通及地质工作程度
第二章 萨尔布拉克一带地层的综合信息特征
第一节 地层的地质特征
第二节 地层的地球物理场特征
第三节 地层的地球化学场特征
第四节 地层单元划分及成矿有利程度评价
第三章 萨尔布拉克一带岩浆岩体的综合信息特征
第一节 岩浆岩体的地质特征
第二节 岩浆岩体的地球物理场特征
第三节 岩浆岩体的地球化学场特征
第四节 岩浆岩体单元划分及成矿有利程度评价
第四章 萨尔布拉克一带构造特征
第一节 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第二节 导岩构造特征
第三节 赋金断裂构造特征
第四节 综合信息构造特征
第五章 萨尔布拉克一带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第一节 金矿床(点)密集区及异常密集区划分
第二节 金矿床(点)密集区及异常密集区评价
第六章 萨尔布拉克金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 区域特征
第二节 矿区特征
第三节 矿床特征
第七章 萨尔布拉克金矿区成矿预测
第一节 成矿规律研究
第二节 找矿靶区界定
第三节 工作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摘要
ABSTRACT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