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2-10-9 08:50 编辑
论文标题:基于MORPAS的西秦岭金矿资源预测评价 论文作者:楚丽霞 论文导师:武法东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论文专业:第四纪地质学 论文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论文页数:46 格式:KD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3
摘要:
西秦岭处在华北和扬子两大板块的交界部位,地层出露齐全,变质作用广泛,岩浆岩发育。该区各类矿产丰富,是秦岭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陕甘川“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秦岭地区的金矿成矿因素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前人针对西秦岭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规律、金矿类型以及成矿区带划分等都做了很多的研究。 本论文以国家大型数据库为基础,经过细致的处理、加工,并查阅了大量西秦岭地区的地质资料,建立了西秦岭地区较为详实的地质空间信息数据库;再利用MORPAS 3.0软件中的常用的信息量计算法,按照构造、沉积、岩浆活动三个方面优选找矿标志,进行金矿找矿远景区预测。 信息量法的指导思想是把研究区分成若干个单元格,通过研究各找矿标志在所有单元格的分布情况来探究各标志的找矿指示意义。每个单元格的信息量总和的大小反映的是该单元的相对找矿指示意义。预测的过程是:经过地质资料的分析初步选择找矿标志,应做到尽可能的汇集各种可能的找矿标志,再利用MORPAS 3.0工具的信息量计算法对各种找矿标志进行遴选。按照信息量大小的排序,选择信息量比较高的标志参加找矿预测,生成信息量色块图、等值线图和找矿远景图。 最后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量比较高的地层标志(具体到组、群)、岩浆岩标志和断层标志除了和地质资料分析吻合得比较好之外,还更细致的量化了其找矿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进一步挖掘出了地质资料初选时认为指示意义不是很好的地质标志,总的来说达到了找矿远景区预测的目的。 按照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的优劣程度,金矿床(点)的空间分布,金矿化远景的可信程度,矿化的直接标志与间接标志,地质研究程度,信息量统计结果等因素,把找矿远景区划分为A、B、C级。 关键词:信息量 成矿控制因素 找矿预测标志 单元格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步骤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步骤
2 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控制地质因素
2.1 区域构造及控矿性
2.1.1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2.1.2 大地构造与金成矿
2.1.3 小结
2.2 沉积建造系统及其含金性
2.2.1 沉积建造
2.2.2 小结
2.3 岩浆活动及其对金成矿的控制
2.3.1 岩浆活动
2.3.2 小结
3 信息量统计预测及评价
3.1 MORPAS 简介
3.2 信息量法
3.3 数据预处理
3.4 信息量统计
3.4.1 单元格划分
3.4.2 地层标志选择
3.4.3 岩浆岩标志选择
3.4.4 断裂标志选择
3.4.5 金矿预测及分析
4 找矿远景区评述和成矿亚带划分
4.1 找矿远景区评述
4.1.1 A 级找矿远景区
4.1.2 B 级找矿远景区
4.1.3 C 级找矿远景区
4.2 成矿亚带划分
4.2.1 太白-天水成矿亚带
4.2.2 凤县-礼县-合作金成矿亚带
4.2.3 舟曲-坪定-碌曲白龙江金成矿亚带
5 结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