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2-8-30 09:22 编辑
论文标题:基于GIS的广西高龙-八渡金矿带金矿资源评价 论文作者:念红良 论文导师:高建国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论文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论文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论文页数:103 格式:NH及pdf,N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5
摘要:
本论文在对高龙一八渡金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右江盆地的演化分析)、矿带典型矿床特征(高龙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带遥感地质特征的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mapgis平台构建地学空间数据库并提取各种致矿信息,并建立地质遥感定量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之}:对高龙一八渡金矿带的金资源量进行估算。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右江盆地演化:盆地演化经历了中泥盆世一早二迭世(D!一P.)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笳地阶段、晚二迭世一早三叠世(P 2--T.)弧后盆地阶段、中三叠世一晚三叠世早期(T:一T。)按压坳陷盆地阶段和晚三叠世陆内挤压褶皱阶段(T。);分析了右江笳地演化与金成矿作用的关系,指出区域成矿的有利层位为泥岔系、二迭系和上、中三叠统;金矿床的产出与岩相的关系主要为相带、微相带以及相变带对金矿床的控制;褶皱构造与金成矿作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短轴背斜或穹窿构造对金矿床(点)的控制;断裂与金成矿作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区域主干断裂带控制着金矿带的分布,而次级断裂对矿床(体)的就位有决定性的作用。2、介绍了矿带地质及高龙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指出在高龙一八渡金矿带上的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同时指出高龙金矿床产出总体l受商龙穹窿的控制.矿体的分布主要受层位、岩性以及断裂构造的组合控制。3、通过对高龙金矿床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研究发现:(1)含矿地层为中三叠统百蓬组,金的富集成矿作用与硅化黄铁矗广化关系密切,金的成矿富集作用与A g、As、Sb、Hg元素有密切的成因联系:(2)细碎屑岩与矿石具有相同的稀土元素组成,说明部分矿质源于地层;(3)高龙金矿6 34S值分布范围较宽,变化幅度为一15.27~+32.29%0:铅同位素2 o6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为18.270.18.7003,20 7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勾15.62~15.7667,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为38.2667~39.0513,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具多源性;(4)成矿温度范围分布于100~340。C之叫,以中低温为主。4、矿带遥感地质特征: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高龙一八渡金矿带盯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提取出了矿化蚀变信息并增强了线环影像特征;通过对ETM遥感影像图的线环影像解泽发现金矿化与线环结构关系密切,已探明的金矿床(体)均处于线环构造交汇、交切以及环形构造边缘部位:采用 MORPAS软件系统对线性构造定量化,获取了大量与金矿化有关的定量信息。5、基于GIS的资源评价:在构建空间地学数据库和进行网格单元划分的基础之E,充分利用MAP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各种与矿化关系密切的信息。并应用“条件概率法”计算各种矿化信息对成矿作用的贡献,计算各网格单元的信息量总和,以一定的阀值(信息量=1.7)圈定成矿预测靶区,在高龙一八渡金矿带上圈定预测靶区五个:其中A级靶区两个,分别为A,(高龙金矿区外围及深部)和A2(八渡金矿区外围及深部);B级靶区3个,分别为B,(平乐一那固靶区)、B2(渭荣靶区)和B3(岩乐靶区);并根掘数量化理论,提取模型单元,分析各模型单元信息量与资源龟之间的关系,建立单元网格信息量与资源量回归法方程,据此方程预测各预测靶区中潜在的金矿资源总量30.384t。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右江盆地演化 找矿标志 线环构造 定量资源评价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右江盆地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第三章矿带地质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第四章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遥感影像特征 第六章基于GlS的矿带资源评价 第七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