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2-8-29 21:09 编辑
论文标题:广西扶绥六琼热泉型金矿的构造特征与成矿预测研究 论文作者:莫志明 论文导师:汪劲草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论文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论文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论文页数:60 格式:pdf 附件:1
摘要:
广西扶绥县六琼金矿区内有I、II、III号三个热泉型含金矿化体,在平面上均呈透镜状,沿断裂走向断续分布,断裂带往往为硅化破碎带所充填。控泉断裂内的硅化破碎带为机械破裂型构造,其中的角砾岩为构造角砾岩;热泉构造属于流体型破裂,其中的角砾岩为流体动力角砾岩。按蚀变类型不同,将矿区含矿网脉一角砾岩系分为2个系列:铁系列和硅系列;根据角砾和胶结物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将矿区的角砾岩大致分为3类:超流化角砾岩、流化角砾岩和液压角砾岩。含金矿化体具有明显的构造分带性,从矿化体中心向两侧依次为:管道相超流化角砾岩、流化角砾岩一一中间相流化角砾岩、液压角砾岩一一边缘相初液压角砾岩、网脉状矿化体一一正常围岩。褐铁矿矿化强度由管道相向边缘相逐渐减弱,金矿化在管道相内不发育,在中间相和边缘相发育较好,由中间相向边缘相金矿化逐渐减弱。矿区发现了三个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异常均有单峰强异常、浓集中心明显的特点,与金矿化体位置完全吻合,其异常强度也由西至东逐渐减弱,与金矿化体金矿化强度由西至东逐渐减弱的规律一致。认为与矿化体受剥蚀程度有关,由此推测由东至西,古夷平面是逐渐降低的。断裂带构造与热泉构造在成矿关系上是相互独立的构造系统,在空间关系上又是互相联系的构造系统。控泉断裂受地震脉动释放应力机制控制;热泉构造受构造泵吸和液压致裂作用控制,多次构造一流体事件产生的裂开一愈合作用形成了具有构造分带的网脉一角砾岩系的热泉成矿构造。其成矿构造演化从早至晚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构造破碎带和泉华形成阶段、含硅流化液压角砾岩阶段、含铁液压角砾岩阶段、含金网脉化阶段。根据以上认识建立了扶绥县六琼热泉型金矿床平面、剖面构造几何模型,由此预测目前在已知金矿化体深部有较好找矿远景;认为在I号和III号矿化体间存在新的热泉点,是值得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 关键词:热泉构造网脉一角砾岩系构造分带特征六琼金矿
目录:
第1章前言 第2章热泉型矿床研究综述 第3章区域地质背景 第4章矿区地质特征 第5章六琼热泉型矿床构造特征 第6章六琼矿区热泉控矿构造模式及成矿预测 第7章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