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伏牛山南坡夏馆—二郎坪一带金矿地质及找矿预测
论文作者:焦建刚
论文导师:隗合明 周军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论文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论文单位:长安大学
论文页数:55
格式:N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2
摘要:
豫西伏牛山南坡是一个金矿明显集中的地区,区内矿床、矿点、矿化点和以金为主的综合异常星罗棋布,已构成一条金矿带.由于该区研究程度较低,尤其是成矿规律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找矿预测方法手段落后,因此该矿带上的找矿工作始终没有较大突破.该次研究主要集中在伏牛山南坡夏馆—二郎坪一带,对该区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地质及矿床地球化学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同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浅析,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分析了区域控矿因素及富集规律,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遗传算法优化出工作区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朱—夏断裂与瓦一乔断裂为区内两条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它们切割深,对金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赋矿地层中元古界秦岭雁岭沟组及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火神庙组,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性分别为雁岭沟组石墨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及火神庙组细碧岩等.此外,该区的花岗岩与金矿在时空、成因上都有很大的关系.金矿以石英脉+蚀变岩型为主,也有含炭碎屑岩型和斑岩型.在地球化学研究中,以微量元素进行了分类研究,小寨组等地层中Au、Ag呈强富集、分异型分布,是Au、Ag矿床的矿源层之一.牧虎顶岩体既是该区的Au、Ag成矿的矿源岩之一,亦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对硫同位素研究显示出多期矿化特征,但硫源则均以岩浆硫为主.铅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二郎坪群的火山岩为洋壳火山岩一细碧角斑岩,在时间演化序列上和成因上它们作为Pb的主要源岩.稀土元素研究结果反映石英脉是成矿流体的单纯产物,而蚀变岩和矿化岩石则是成矿流体与围岩物质的混合产物.ΔCe、δEu无明显异常变化,因而说明热液流体的作用是局部的和短暂的地质事件.气液包裹体研究结果爆裂温度在152-335℃之间,相应压力为180-291.15Pa,反映成矿温度属于中温,深度在1千米以内.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中既有岩浆水,又有大量大气降水加入.该区金矿床的成因比较复杂,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属于热液叠加复合成因矿床,含炭火山碎屑岩型金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金矿床.矿床的形成受多种因素控制.含矿地层及矿源层、构造-热液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区域成矿作用,而花岗岩相变化带、岩体内外接触带、构造—热液叠加交汇带、地层不整合接触带则为金矿化主要富集带.根据以上成矿特征和成矿控制因素、找矿综合标志,应用地质方法和数学地质方法预测出夏馆、里沟—万人洞沟、油葫芦沟—银洞沟、大石窑4个找矿靶区,对下一步工作部署提供了参考和根据。
关键词:伏牛山南坡; 金矿地质; 富集规律; 找矿预测; 找矿靶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第一节 区域构造
一. 大地构造位置
二. 区域构造与成矿
第二节 区域地层
一. 主要地层分布及岩性组合
二. 含矿地层与金矿的关系
第三节 区域岩浆活动
一. 主要侵入岩特征及时代分布
二. 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
第四节 区域地球化学场
第二章 研究区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第一节 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
一. 石英脉与蚀变岩型金矿
1 矿体产出特征
2 矿石类型及特征
3 金的赋存状态
4 围岩蚀变
二. 含炭质火山碎屑岩型
1 矿体产出特征
2 矿石类型及特征
3 金的赋存状态
4 围岩蚀变
三. 斑岩型
1 矿体产出特征
2 矿石类型及特征
3 围岩蚀变
第二节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一.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二.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一 硫同位素
二 铅同位素
三.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四. 气、液包裹体地球化学
一 成矿温度和压力及热水成分
二 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
第三节 矿床成因浅析
一. 石英脉与蚀变岩型金矿
一 成矿物质来源
二 成矿期及成矿作用方式
三 成矿模式
二. 含炭质火山碎屑岩型
一 成矿条件及其作用方式
二 成矿阶段
三 成矿模式
第三章 控矿地质因素及金的富集规律
第一节 控矿地质因素
一. 成矿层位及矿源层
二. 构造-热液作用
三. 岩浆活动
第二节 金矿化富集规律
第四章 区域找矿预测
第一节 综合找矿标志
第二节 垂向分带规律-基于MATLAB上的聚类分析
一. 聚类分析的一般算法
二. 对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基于MATLAB上的聚类分析
1 竹园沟金矿点
2 许窑沟金矿床
3 朱庄金矿床
第三节 综合找矿预测-基于VC++平台下的遗传算法
第四节 找矿靶区综合确定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