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食含热量低,蛋白质,脂肪不足,长期以素食为主容易引起营养不良。我国人民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脂肪摄入量远比西方国家低。调查表明,我国多数人饮食中蛋白质、钙和核黄素普遍缺乏。营养学家认为,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是改进我国饮食结构的重要内容。显然,这也表明了长期食素的不科学性。
缺乏蛋白质、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是建造和修补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原料;脂肪产热量很高;不饱和脂肪酸更有“人脑的食粮”之称,对促进智力发育十分重要。经常吃素的少女往往月经来潮推迟,吃素的女运动员容易发生继发性闭经。
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食品中脂肪缺乏会影响脂溶性维生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的吸收。缺乏维生素A 容易得夜盲症和呼吸道感染;缺乏维生素D
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缺乏维生素E 会引起溶血性贫血、脂溢性皮炎和氨基酸代谢障碍、免疫力降低;缺乏维生素K
易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长期食素还容易引起维生素B12 缺乏症,导致恶性贫血和神经退化。
缺乏微量元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钙、铁等主要来自荤食。锌的主要来源为动物性食物,饮食中80%的钙来自奶类,80%的铁来自肉类和蛋类。素食中锌、钙、铁含量很少,却含有较多的植酸和草酸,会阻碍锌、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例如菠菜中含有的草酸能结合豆腐里的钙成为草酸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长期食素者容易发生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如缺锌可引起厌食症、异食癖、性功能低下和不育症;缺钙会引起小儿佝偻病和老人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和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维生素也有副作用.维生素是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之一。现在已经发现的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都是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许多人把维生素当作一种“补药”,认为维生素多多益善。其实不然,盲目乱用维生素,必然会使维生素走向其反面———危害健康,甚至中毒。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素食者如果不善于配搭食品,容易造成营养不良。通常,他们可能:
1、缺铁:人体对植物食品中的铁质的吸收力较差,容易形成贫血。
2、缺乏维生素B12:这种维生素是造血过程和神经系统所必须的,几乎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3、缺钙:不利于骨骼健康。
4、缺锌:影响免疫功能和性欲等。
5、蛋白质的质量比较低。
6、热量低:长期素食者由于蛋白质与脂肪不足,容易引发营养不良。
7、微量元素缺乏:人体必须的元素?如锌、钙、铁等主要来自荤食。素食中锌、钙、铁含量少,且含有较多的植酸和草酸,会阻碍锌、钙和铁等元素的吸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