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标题:谢家沟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可视化与金品位地质统计学研究
论文作者:张文明
论文导师:王建国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论文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论文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论文页数:86
格式:KD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2
摘要:
本文以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理论和方法技术体系为指导,系统收集谢家沟金矿床普查、详查、勘探过程中的各类地质数据,其中包括地形地质图、剖面图、中段平面图等图件资料,应用澳大利亚矿业三维GIS软件SURPAC系统进行分类并且建立了可视化矿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叠加地球物理CSAMT数据、钻探剖面图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对赋矿围岩及矿化体地球物理特征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地球物理异常与金矿化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解译;同时应用地质统计学和分形统计方法对谢家沟金矿床金品位的分布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建立了谢家沟金矿床空间可视化模型,对矿体赋存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地质模型来看,认为谢家沟矿带表现有向北侧伏的趋势,矿体数量比较多,在蚀变比较强烈的部位,矿体比较稳定和连续。近平行的脉状矿体表现为右行斜列展布的趋势。 2、通过叠加地球物理电法数据,在三维空间中对12个剖面中的异常进行了解释,认为谢家沟金矿区电阻率特征呈四种物性组合,并对可能的成矿异常进行了综合信息评价。 3、对所获得的三维空间中金品位数据进行了地质统计学研究和分形统计,完成变异函数变差图,品位等值线图,品位分维图等基本图件。认为谢家沟金矿床(体)的块金值较高,品位变化较大并且不均匀。通过变异函数计算得到三维空间的矿化方向分别为:水平NE30°,垂向89.9°,倾伏角0.43°。对谢家沟矿床品位分维D值的有了初步的认识,认为分维值D大小的规律出现,反映了矿体向深部仍有一定程度的延伸。
关键词:可视化;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金品位; 地质统计学; 分形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一节 区域地层概况
第二节 区域构造及演化
第三节 岩浆岩
第二章 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区地质概况
一、地层
二、岩浆岩
三、构造
第二节 矿体地质特征
第三节 矿化类型和矿石特征
第四节 矿化分期
第五节 围岩蚀变及其时空结构
第六节 控矿剪切带
第三章 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研究
第一节 应用SURPAC建立地质数据库和金矿床矿体模型
第二节 金矿床地球物理特征与CSAMT数据处理
第三节 物探异常综合信息研究和评价
第四章 金矿床地质统计学研究与分形应用
第一节 金矿床地质统计学研究内容
一、区域化变量
二、变异函数
三、变异函数的数学模型
四、变异函数的参数
五、各向异性
第二节 金矿床(体)品位的地质统计学分析
一、金品位样品基本统计分析
二、金品位正态分布直方图转换
三、金品位变异函数模型
四、3306采场的地质统计学研究
第三节 金矿床(体)品位的分形统计应用
一、金矿床分形结构特征
二、金品位分形维数D值的地质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