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717|回复: 1
收起左侧

[最新资讯] 稀土遭遇史上最严环保核查

[复制链接]

140

主题

1万

铜板

10

好友

传奇会员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73454

精华勋章灌水勋章活跃勋章贡献勋章

发表于 2012-6-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稀土遭遇史上最严环保核查# `( d+ f9 Y# g  m
) ?+ f' I+ o& [1 R5 s: U8 Z0 U4 M
2 X, V2 v: a5 a6 C  k2 j( n) e
  在出口配额、国家收储等一系列行业利好的推动下,经历过几轮巨幅波动后,2012年以来的稀土板块再度化身A股“高帅富”。截至5月末,稀土永磁板块以43.56%的涨幅位列板块涨幅榜首位,同期上证指数仅维扬8.4%。% \7 e2 L5 W1 X. L6 s
  然而,在由稀土行业协会、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工信部等部门专家、领导近日参加的机构投资内部会议上,笔者独家获悉,在环保核查、产能整合的行业新背景下,有关方面要求稀土业“价格不要大起大落,加大下游开发力度”。; w& z% G7 N$ c5 v. O/ c8 V
  不愿投入7 |" O! e$ x% `$ b1 Q: s
  包钢稀土环评或难“过三关”2 i+ z; _1 _, m# J9 y" I5 p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委共同颁发《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生产秩序转向整治行动的通知》,明确自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严格开展稀土生产秩序转向整治,并推出包括环保核查、出口配额制度实施等一系列措施。
: u& l$ m8 I% P( R6 F2 `$ l  “北方霸主”包钢稀土不幸“中枪”。今年4月5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基本符合环保要求的第二批稀土企业名单的公示》时,该公司再次落榜。) S. g; k" _- @: ^4 o+ X4 D9 I
  笔者获悉,包钢稀土之所以环保不达标,原因是,公司“在环保上较为薄弱,如没有专门的环保部门。前期不通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尾坝库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分离冶炼项目上存在未批先建和久批未验的情况”。据悉,从提交的最新环评数据来看,包钢稀土本部情况仍不理想,环保核查小组已对各项不达标项目,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8 K9 V8 x0 X) w& G" P5 d  “环保方面,其实技术并不是问题,主要在于企业是否愿意投入。第三批是否能通过,主要视公司的环保投入力度而定,目前还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与会相关人士表示。
. Z! {- h1 ~7 K+ Z+ l  O. T3 ]  “史上最严”
) o$ F5 Y" l2 K4 A, }  核查结果挂钩出口、再融资' s8 n; L1 }5 k' O
  此次环保核查可谓“史上最严”。笔者笔者了解到,从核查流程来看,各地区自己进行环境初评后,将由环保核查小组和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经过评审组实地调研,并征求当地环保检测部门的意见后,方可发放环保核查通过许可。环保核查工作需要完成8大子项目。( }  R. b8 Z0 X1 f! ~2 |* o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矿山和冶炼分离项目,以及产值在1亿元规模以上的深加工项目的环保核查许可,则须由工信部统一批复。“这与历史上地方环保部门具有决策权截然不同。”业内人士提醒。笔者了解到,目前全国新建项目只有山东的微山矿、中色的新丰县搬迁项目通过环保核查。1 i) O" n. ]% V7 m1 S, ]" |' J$ U) {. o
  环保的投入确实不小。一位参加交流会的研究员事后向笔者介绍,1000吨/年的稀土分离冶炼产能投入金额在2000万左右,即便按照“巨无霸”5万吨分离冶炼产能、折旧20年来计算,年折旧费用仅为5000万。
' F2 g3 ~2 `% M: M* Z* j  相比南方同行,北方稀土分离企业由于成立时间早,设备使用时间长等原因环保投入会较大。矿山方面的投入则更高些,环评一项的费用需要上千万,“至于后期运行成本,暂时没有数据,因为整个环保改善才刚刚进行”。
! C! A' A: l; ?& m. j$ S( f. m3 Q  对于环保核查,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常态化机制。“不是说一次性通过,就无需再进行考评审核。”对于未达标企业,环保部会将核查结果抄送央行、证监会、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结果将影响企业的出口配额、指令性生产计划的分配、再融资等。例如,倘若7月底前仍未通过环评,包钢稀土将彻底无缘第一批出口配额。
: J% _0 \8 Y  G3 D9 v6 S) [+ X  产能过剩
; j3 _+ `* v2 y& c9 W$ h  价格难控急需加速治乱; H# J* e6 {3 d' u7 B$ i
  一位与会机构人士向笔者笔者透露,相比环保核查,产能过剩的情况更让人担心。“目前经过审批的产能有十几万吨,大概占到全部产能的三分之一,淘汰过剩产能压力较大。”6 T6 \( ?2 C* T1 k3 ?% j; g( `" i
  今年“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表示,稀土企业将整合组建为2-3家大型企业。不过业内人士承认,“整合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和障碍是中央和地方利益的不统一,双方博弈较多”。
4 m" X" f' A$ I: Z: \; c  与北方包钢稀土“一家独大”不同,南方稀土却是“诸侯割据”,包括6家大型稀土生产企业。它们分别是中铝公司、中国五矿、中国有色、赣州稀土、江西铜业(25.21,-0.49,-1.91%)、广晟有色(78.80,0.75,0.96%)。3家是央企,3家为地方国企。“6家企业实力都很强大,另外,地方政府不愿意将资源拱手让人。如广东省和江西省都更倾向于由省内的企业控制稀土资源,外来企业只能涉足深加工行业。”
+ T& z& C. q0 H9 y1 {6 B; F  由于争夺激烈,笔者获悉,在组建大集团方面,工信部的态度是让有条件的企业自己先行申报方案,原来是要形成2-3家,现在来看最后可能到4-5家。5 ]( G) M/ z7 b; x& j! ]
  在整而未合的局面下,稀土价格剧烈波动依旧。笔者获悉,去年上半年稀土价格大幅上涨,7月后大幅回落,包钢稀土曾经试图通过收储、停产等多种途径稳定价格,最后却未能实现。公司内部人士透露,2011年内蒙古可统计的稀土矿产品高达11.92万吨,这还不包括滥采滥挖的小矿。而国土资源部当年给全国轻稀土的指令性计划只有8.04万吨,中重稀土为1.34万吨。: h7 s9 ]3 G  N3 E# p* t, F8 v) ?3 B
  “产能和产量的失控,让包钢稀土对稀土价格的控制力显得非常苍白。”与会机构人士表示。2 ~, f7 G/ r9 g' C  K7 k& b! v
  与此同时,今年前4月我国稀土出口量为3046吨 ,较上年同期下降43%,相当于商务部下达出口配额数的14.35%。
  Q6 {5 h, v* J! K, h& J7 p  与会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政府态度基本上是出口配额总量保持稳定,但在结构上会发生变化,即分类别、精细化。现在国家是希望先治乱,价格不要大起大落,加大下游开发力度。随着资源整合、大集团建设等工作的完成,出口的双重管理也会逐步退出。”4 e: ]1 \/ G$ }$ g- A. ]

; N0 p' o* u% m

48

主题

9468

铜板

66

好友

资深会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121
发表于 2014-4-2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哈哈* c. Y" s0 n2 f$ f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亲,你好快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