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读书,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把中国当代社会划分为十个阶层。虽然自从去年这个“院”的一个“研究成果”把中国列入“世界军力第二”后,水生就觉得他们忽悠的成分比较多,但过去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贫农、下中农······地富反坏右”及“工、农、兵”等分法,似乎也不大合乎当前的现实。故把这个观点介绍给众博友,是对是错任大家评判。
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说白了,就是有实权的领导。据说,这类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6%。(只限中央和国家机关处以上,省市区以下科以上主管领导)
2. 经理人员。就是在国企、私企或三资企业当老总或部门以上领导的人员,据说也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6%。
3. 私营企业主。不用解释,是老板了。据说人数占1%。
4. 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工程师、医生、律师及文化工作者,就是平常大家讲的“白领”。如无差错,水生也应属此类。这类人员占4.6%,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超过10%,边远落后地区较少。
5. 办事人员。包括包括办公室主任和工作人员、秘书、会计、电脑操作人员等,据说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2%。别看这类人员现在地位不高,却是前几类高级人才的后备力量。
6. 个体工商户。占就业人数7.1%左右。
7. 商业服务人员。就是第三产业的工人,占11.2%。
8. 产业工人。主要是制造、建筑等行业的操作工人,所谓“农民工”的从事的主要行业,占就业人数20%以上。
9. 农民。数量有的说是9亿,有的说7亿,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就业人口40%左右。
10. 城市失业者和农村失地农民。除了上面9类,大体上就剩下这一类。究竟有多少,请有兴趣的自己不难计算。
看得很明白,这个排行大体是依据“权力—财力—社会地位”一路走下来。依水生的观察,前5类人员生活得都不错,6、7、8类压力较大,农民生活过去在最底层,现在改善中。最惨的当然是第10类了,国家的低保社保,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一部分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