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坑探工程 1、地表坑探工程 ★ 剥土(BT) ● 探槽(TC) ★浅井(QJ)(exploring shaft):<30m,断面呈矩形,当围岩易塌时要求支护。 ★水平硐:地表有出口的平硐, <30m,当地形切割强烈,矿体陡倾斜时,水平硐比浅井方便。 2、地下坑探工程(重型山地工程) ★ 大平硐:地表有出口的水平坑道(大型)>30m ★竖井:地表有出口的垂直坑道 ★斜井:地表有出口的倾斜坑道,用作运输 ★石门、穿脉:无出口的水平坑道,垂直矿体走向。穿脉:矿体中的那部分;石门:围岩中的那部分 ★ 石巷、沿脉:没有直接出口的水平坑道,沿矿体的走向掘进,不在矿体中掘进的那部分叫石巷 ★天井、暗井:没有直接出口的垂直坑道 ★上山、下山:没有直接出口的倾斜坑道
) l' p3 w0 k- M6 O. s
% d2 \: t- i, s7 y: ? 二、钻探工程 用钻探机械向地下钻进,从中取出岩心或岩粉,观测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矿体情况,以及来圈定矿体,深度从几十米—几千米,一般100-500m。 ★ 浅钻:深度小于100米,当地下水很大时,不能用浅井时,用浅钻。 ● 深钻:>100米 据倾角:垂直钻、扇形钻、斜 钻 据地表地下:地表钻、地下钻 钻孔要素:1、钻孔的天顶角: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2、钻孔的倾角: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3、钻孔的方位角:轴线与投影于水平面与正北之间的夹角 , W% `6 F6 t! m; O6 H L5 F
: {2 }% ~( C" P. {. t
* ~0 V; n L* [( t
4 h: Y: N- h) o4 o. u6 ^
E0 m3 L) g' t- g7 }- Q
1 r" T$ t9 {+ q) g
$ ]- K% ^' d/ v) \& q9 c9 X1 i0 p ! e7 t: b+ H' j/ W- f% a. D
5 O2 @4 ~5 m# J9 s3 v6 x R/ S- M7 }
6 u# c7 V5 [7 L
& F% U1 R! J5 x9 T2 q
* [6 a0 F# `# A4 l' _9 ~
- u7 m5 ^/ X0 Z. _; \
, T, E; s/ o8 r$ f( c 三、影响勘探工程的因素 : 1、矿体形态大小 2、产状与埋深 3、产状与地形 4、水文因素 5、自然经济条件 6、技术因素 7、勘探任务 四、勘探系统与勘探工程总体布置形式 (一)勘探工程与勘探剖面 通过勘探剖面可以求得矿体厚度和品位,勘探工程布置在勘探剖面上,不同类型矿体的勘探采用不同的勘探系统 (二)布置原则 1)相隔一定间距系统布置工程,布置于剖面上 2)勘探工程必须沿着矿体变化最大等方向穿过(厚度方向) 3)布置工程从最有希望等 地段开始,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稀密结合。 4)尽量使勘探工程能被将来利用,尽量利用前人资料 (三)勘探工程总体布置形式 根据矿体的形态、产状 1、勘探线 把工程布置在一定间距的一系列垂直于矿体平均走向的剖面上 特点: ★剖面上的 工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剖面上的 工程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编制一组勘探线剖面 适用于:层状、似层状、脉状矿体 倾角:20 °~70° 2、水平勘探 把工程布置在一定间距的一系列水平面上 特点: ★可以编制一系列的水平剖面 适用于:筒状、脉状矿体 倾角:>70° 3、勘探网 把工程布置两组勘探线的交点上 特点: ★工程必须是垂直的 ★可以编制出不同角度4个方向的剖面 适用于:层状、似层状矿体 倾角:<20° 正方形: 适用矿体无方向性变化 长方形: 适用矿体有单向延长的方向性变化 菱形: 矿体的 变化介于前二者之间 # A% H7 Q: m/ ^% U
- m7 X: }- J' d8 l0 I: [ 五、 勘探工程间距 (一)概念 沿矿体走向或倾向方向相邻工程间的距离 (二)表示方法 A(走向)×B(倾向)不同的工程布置形式,A×B的含义不同 (三)确定工程间距的方法 1、类比法 对影响勘探难易程度的因素,即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类比。 2、稀空法 3、数理统计法
& y" `; U& l0 L1 |8 a
9 P/ F4 \4 Z' T2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