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永颉同心 于 2012-1-30 12:54 编辑
《地质学报》 2009年11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
王宗起 闫全人 闫臻 王涛 姜春发 高联达 李秋根 陈隽璐 张英利 刘平 谢春林 向忠金
【摘要】:根据近年来的地层、沉积、岩浆-火山和构造变形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新进展,结合前人的成果,按照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原则,将秦岭造山带分为13个主要构造单元:①华北南缘陆坡带,包括第一层序的青白口系大庄组、震旦系罗圈组和寒武系,与之对应的豫西栾川群;第二层序的奥陶纪陶湾群;②北秦岭弧后杂岩带,以宽坪群和部分二郎坪群中的基性火山岩与碳酸盐岩的构造块体与变质的古生代深海碎屑岩混杂为特征;③秦岭岛弧杂岩带,由丹凤群不同的古洋隆块体、富水幔源岛弧基性岩浆杂岩、云架山群、斜峪关群和草滩沟群的岛弧钙碱性岩浆岩和火山岩及深海沉积物及秦岭群弧基底杂岩等构成,时间跨度为奥陶纪-石炭纪;④秦岭弧前盆地系,泥盆系及其它晚古生代地层是其主要充填物,同沉积断裂控制了一系列的次级盆地;⑤秦岭增生混杂带,由泥、砂岩组成的基质和基性、超基性岩、火山岩、灰岩、硅质岩等岩块构成,最终形成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⑥南秦岭岛弧杂岩带,碧口群的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和岩浆岩组成,称碧口弧;由三花石群的中基性火山岩以及西乡群的中酸性火山岩共同构成,称西乡弧;由耀岭河群和郧西群中基性熔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组成,称安康弧;⑦南秦岭弧前盆地系,碧口弧前盆地充填物是以碎屑岩为主的横丹群和关家沟群;西乡弧前沉积主要由三花岩群包括王家坝组砂岩以及由泥岩、砂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变质而成的片岩、片麻岩和石英岩组成。安康弧前盆地具有明显的深海扇沉积特征梅子垭群和大贵坪组;⑧南秦岭弧后盆地系,包括后龙门山的茂县群和上古生界及三叠系,大巴山的洞河群和部分耀岭河群的火山岩;⑨南秦岭弧后陆坡带,只保留大巴山弧后陆缘,是高川—毛坝以南的下古生界;⑩南秦岭前陆褶冲带,包括龙门山北段、米仓山和大巴山前陆褶冲带。三带形成于印支—燕山期,但构造线不同,且在出现的时间上,由西到东由早到晚;11○三叠纪残余海盆;○12中-新生代走滑拉分和断陷盆地;1○3基底断块。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空间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
【关键词】: 秦岭群 构造单元 大地构造相 中酸性火山岩 秦岭造山带 耀岭河群 早古生代 弧前盆地 泥盆纪 奥陶纪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编号2006BAB01A1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11807)资助的成果
【分类号】:P542
【正文快照】:按不同构造学观点,秦岭造山带构造划分存有很大差异。运用地槽观点,翁文灏定为燕山地槽褶皱带(Wong,1929),黄汲清认为是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并把秦岭群及其相伴的变质岩系定名为秦岭地轴(Huang,1945)。后来进一步做了北秦岭、中秦岭和南秦岭三部分划分:以天水-丹凤-信阳一线为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