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化学勘查样品分析方法
24种主、次元素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地球化学勘查试样中Al2O3、CaO、Fe2O3、K2O、 MgO、Na2O、SiO2、Ce、Cr、Ga、La、Mn、Nb、P、Pb、Rb、Sc、Sr、Th、Ti、V、Y、Zn、Zr等24种元素及氧化物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水系沉积物及土壤试样中以上各元素及氧化物量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见表1。
表1 元素检出限 计量单位(μg/g)
元素 检出限 元素 检出限 元素 检出限 元素 检出限
Al2O3 100 SiO2 100 Nb 1 Th 4
CaO 100 Ce 4 P 20 Ti 30
Fe2O3 100 Cr 3 Pb 2 V 5
K2O 100 Ga 2 Rb 1 Y 1
MgO 400 La 8 Sc 2.5 Zn 1
Na2O 400 Mn 12 Sr 1.5 Zr 1
方法检出限按下式计算:
LD=
式中:
LD——检出限;
m ——1μg/g元素含量的计数率;
IB ——背景的计数率;
T ——峰值和背景的总计数时间。
本方法测定范围:见表2。
表2 测定范围 计量单位(%)
组 分 测定范围 组 分 测定范围 组 分 测定范围
Al2O3 0.10~29 Cr 0.001~0.040 Sc 0.0008~0.003
CaO 0.10~36 Ga 0.0007~0.0040 Sr 0.0005~0.10
Fe2O3 0.10~19 La 0.0027~0.016 Th 0.0013~0.0072
K2O 0.10~5.2 Mn 0.0040~0.25 Ti 0.010~2.0
MgO 0.1~7.7 Nb 0.0003~0.0095 V 0.0017~0.025
Na2O 0.1~5.3 P 0.0070~0.42 Y 0.0004~0.0070
SiO2 0.10~90 Pb 0.0007~0.064 Zn 0.0004~0.068
Ce 0.0013~0.040 Rb 0.0003~0.046 Zr 0.0004~0.06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下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 20001.4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14505 岩石和矿石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GB 6379 测试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GB/T 14496—93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
3 方法提要
样品经粉碎后,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直接进行测量。各分析元素采用经验系数法与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基体效应。
4 试剂
4.1 微晶纤维素:在105℃烘2h~4h。
5 仪器及材料
5.1 压力机:压力不低于12.5MPa。
5.2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端窗铑靶X射线管(功率不低于3kW),仪器必须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定规程(JJG810—93)》检定合格。
5.3 氩甲烷(Ar/CH4)混合气体,混合比为9∶1。
5.4 低压聚乙烯塑料环,壁厚5 mm,环高 5 mm,内径φ30 mm, 外径φ40mm。
6 分析步骤
6.1 试料
6.1.1 试料粒径应小于0.074mm。
6.1.2 试料应在105℃烘6 h~8h,冷却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6.2 试料片制备
称取试料(6.1)4g,均匀放入低压聚乙烯塑料环中(5.4),置于压力机(5.1)上,缓缓升压至10MPa,停留5s,减压取出。试料片表面应光滑,无裂纹。若试料不易成型,应用微晶纤维素(4.1)衬底,按上述步骤重新压制,直至达到要求为止,也可以使用微晶纤维素衬底和镶边的方法制备成试料片。
压制完成的试料片在非测量面贴上标签或用记号笔编写样号,放入干燥器内保存,防止吸潮和污染。测量时,只能拿试料片的边缘,避免测量面被沾污。
6.3 标准化样片的制备
选择某些分析元素含量适中的,还应含有所有要求待测元素量的国家Ⅰ级标准物质,按(6.1)~(6.2)的步骤制备成标准化样片。
6.4 测定
6.4.1 测量条件
X射线管电压为50kV、电流为40mA(或50mA)。光栏直径为30mm,粗准直器,真空光路(﹤16Pa)。试料面罩直径为30mm。各分析元素的测量条件见表3,若仪器配置的分析晶体不同时,可选用其它晶体,但必须对最佳条件进行选定。若分析元素含量过高,计数强度超过仪器计数率线性范围,产生漏计数时,应使用衰减器。
表3 分析元素测量条件
元素 分析线 分析
晶体 2θ角(度) 计数时间(S) 探测器 PHA 衰减器 干扰
谱线
谱峰 背景 谱峰 背景
Al K〆 PET 144.65 140.00 20 10 PC 7—35
Ca K〆 LiF200 113.11 115.50 20 10 PC 10—35
Fe K〆 LiF200 57.53 55.00 20 10 SC 10—35
K K〆 PET 50.52 53.00 20 10 PC 10—35
Mg K〆 TAP 45.17 44.90 40 20 PC 7—35 CaKβ1
Na K〆 TAP 55.06 58.50 40 20 PC 7—35 ZnLβ1
Si K〆 RX-4 144.52 140.00 20 10 PC 10—35 1/3
Ce L〆1 LiF220 111.74 110.00 100 40 PC 10—35
Cr K〆 LiF200 69.38 68.10 40 20 SC 7—35 VKβ1
Ga K〆 LiF200 38.93 39.40 100 40 SC 7—35
La L〆1 LiF220 138.90 142.00 100 40 SC 10—35
Mn K〆 LiF220 63.01 64.50 40 20 SC 7—35 CrKβ1
Nb K〆 LiF200 21.32 20.82 40 20 SC 7—35 YKβ1
P K〆 GE 141.00 144.00 40 20 PC 10—35
Pb Lβ1 LiF200 28.25 28.70 40 20 SC 7—35 SnK〆2
Rb K〆 LiF200 26.56 28.70 20 10 SC 7—35 VL〆2
Sc K〆 LiF200 97.75 97.00 100 40 SC 10—35 CaKβ1
Sr K〆 LiF200 25.14 28.82 20 10 SC 7—35
Th L〆1 LiF200 27.48 29.70 100 40 SC 10—35 BiLβ1
Ti K〆 LiF200 86.19 88.50 40 20 PC 10—35
V K〆 LiF200 76.95 78.00 40 20 SC 10—35 TiKβ1
Y K〆 LiF200 23.76 23.16 40 20 SC 7—35 RbKβ1
Zn K〆 LiF200 41.76 40.76 20 10 SC 7—35
Zr K〆 LiF200 22.50 23.20 20 10 SC 7—35 SrKβ1
Rh K〆s LiF200 17.56 10 SC 7—35
Rh K〆C LiF200 18.45 10 SC 7—35
* 表中所列分析元素测量条件为日本理学3080E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最佳条件,可供其它仪器选择条件时参考。
6.4.2 背景校正
采用一点法或两点法扣背景。
6.4.2.1 采用一点法扣背景
IN=IP-IB ………………………………………(1)
式中:
IN——扣除背景后的分析线强度;
IP——分析线峰值强度;
IB——分析线背景强度。
6.4.2.2 采用两点法扣背景
IN=Ip-[IB1+(P-B1)×(IB2-IB1)/(B2-B1)] …………… (2)
式中:
IN——扣除背景后的分析线强度;
Ip——分析线峰值强度;
IB1——在背景1处测得的背景强度;
P——峰位的2θ角;
B1——背景1的2θ角;
IB2——在背景2处测得的背景强度;
B2——背景2的2θ角。
6.4.3 仪器漂移校正
通过测量标准化样片(6.4.5.2)校正仪器漂移。
6.4.4 工作曲线的绘制
6.4.4.1 标准物质样片的制备
选用组份与区域地球化学样品的组分大致相同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301~GBW07312(水系沉积物)、GBW07401~GBW07408(土壤)、GBW07103~GBW07114(岩石)及其它部分岩石,湖积物标准物质作为标准物质样片。按(6.2)的步骤制备样片,按(6.4)分析步骤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标准物质样片的测量要在一次开机时间内完成。测量前,仪器要充分预热8h~12h,以保证仪器稳定运行。标准系列中,每个元素都应有足够的含量范围和适当的含量浓度。
6.4.4.2 校准与校正
校准、谱线重叠干扰系数采用数学方法回归,求出含量Xi ,计算公式为:
Xi=(aIi2+bIi+c)+ ∑DjIj ………………………………(3)
式中:
Xi——标准物质中分析元素 i的标准值或未知样品中分析元素i的含量(未作基体校正);
a、b、c——校准曲线常数;
Ii、Ij——校准物质(或未知样品)中元素i、j 的X 射线强度
Dj——干扰元素j对分析元素i的谱线重叠干扰系数。
为消除共存元素的影响,采用综合数学校正模式作基体校正;
Wi=Xi(1+KC+∑AjQj+∑Bijk QjQk )+ ∑DijQj+∑Eijk QjQk +C ………………(4)
式中:
Wi——基体效应校正后的浓度;
Xi——未校正基体效应的浓度;
Aj——共存元素j对分析元素i的影响系数;
Qj——共存元素j的浓度或强度;
Qk——共存元素k的浓度或强度;
Bijk——共存元素j.k对分析元素i的交叉影响系数;
Dij——共存元素j对分析元素i的重叠干扰系数;
Eijk——共存元素j.k对分析元素i 的交叉重叠干扰系数;
K、C——校正常数。
本方法对Na2O、MgO、Al2O3、SiO2、V、Cr、K2O、CaO、Fe2O3、Ti等组分,采用公式(4)作基体校正。其余元素则用散射内标法校正元素间效应。
6.4.5 操作步骤
6.4.5.1 输入分析元素的有关参数
输入分析元素的测量条件(表3)及Ⅰ级标准物质中要求待测元素的标准值。
6.4.5.2 测量标准化样片
设置标准化样片名,测量标准化样片(6.3)中各分析元素的X射线强度。标准化样片(6.3)中各分析元素的参考强度必须与标准物质在一次开机中同时测量,以保证仪器漂移校正的有效性。
6.4.5.3 测量Ⅰ级标准物质
输入Ⅰ级标准物质名称,测量该样品中各分析元素的X射线强度。
6.4.5.4 回归分析
用公式(3),对Ⅰ级标准物质中各元素的X射线强度与标准值的对应关系进行回归曲线计算,求出校准曲线常数a、b、c和谱线重叠校正系数Dj;用公式(4),求出共存元素的影响系数(Aj、Bijk、Dij、 Eijk 、K、C等),全部保存在计算机的定量分析软件中。
6.4.5.5 测量未知样品
6.4.5.5.1 在测量未知样品前,应对PHA进行调节。PC探测器可选用Al作为调节元素,SC探测器可选Cu作为调节元素。
6.4.5.5.2 启动定量分析程序,测量标准化样片(6.4.5.2),进行仪器漂移校正。
6.4.5.5.3 测量与未知样品同批制备的已知含量的监控样品(或其它的Ⅰ级标准物质),观察这些监控样品中各元素的分析结果是否满足误差(准确度)要求。
6.4.5.5.4 输入试料(6.1)样号后并进行测量。
7 分析结果的计算
7.1 分析结果计算和保存
根据试料(6.1)样号的X射线测量强度,由计算机软件按公式(3)、(4)计算含量并自动打印出测定结果,并将原始数据存盘保存。(注:该计算机软件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XRFIAS提供)。
7.2 分析结果报告
在主机终端,由打印机打印出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报告,报出各元素的分析值及置信范围。置信度选用95%。
8 精密度
24个元素的精密度见表4至表27。
表4 精密度 wCaO(%2)
氧化钙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0.23 ~ 7.64 r = 0.0500 + 0.0119m R = 0.2078m0.4737
表5 精密度 wMgO(%)
氧化镁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0.12 ~ 4.05 r = 0.0595m0.5583 R = 0.0035 + 0.1580m
表6 精密度 wk2O(%)
氧化钾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0.12 ~ 5.20 r = 0.0196m0.2682 R = 0.0933m0.3927
表7 精密度 wNa2O(%)
氧化钠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0.30 ~ 3.53 r = 0.0998m0.4435 R = 0.0304 + 0.1107m
表8 精密度 wFe2O3(%)
三氧化二铁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1.95 ~ 6.89 R = 0.0749 + 0.0065m R = 0.3762 + 0.0229m
表9 精密度 wAl2O3(%)
三氧化二铝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2.85 ~ 16.79 r = 0.0202 + 0.0353m R = 1.1132—0.0214m
表10 精密度 wSiO2(%)
二氧化硅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55.42 ~ 90.04 r = 1.7036—0.00927m R = 6.8483—0.04097m
表11 精密度 wCe(10-6)
铈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38.2~386 r = 5.6186 + 0.0196m R = 3.7045 + 0.1256m
表12 精密度 wCr(10-6)
铬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7.6 ~ 175.6 r = 0.9458m0.4485 R = 0.0050 + 0.2477m
表13 精密度 wGa(10-6)
镓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12.4 ~ 37.8 r = 0.0031 + 0.0643m R = 1.2630 + 0.0965m
表14 精密度 wLa(10-6)
镧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14.5~87.8 r = 0.6232m0.5122 R = 4.3521m0.3945
表15 精密度 wMn(10-6)
锰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277~2397 r = 0.0831m0.8074 R = 61.566 + 0.0606m
表16 精密度 wNb(10-6)
铌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6.58~92.3 r = 1.1414 + 0.0017m R = 1.6854 + 0.0684m
表17 精密度 wP(10-6)
磷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473.1~1519 r = 0.0035m1.3666 R = 0.0319m1.2046
表18 精密度 wPb(10-6)
铅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20.5~283.7 r = 2.3828 + 0.0277m R = 6.4955 + 0.0523m
表19 精密度 wRb(10-6)
铷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10.5~457.7 r = 0.4211m0.4297 R = 7.4117m0.5404
表20 精密度 wSc(10-6)
钪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10.7~30.2 r = 0.0631m1.1004 R = 0.1599m1.1009
表21 精密度 wSr(10-6)
锶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26.6~502.7 r = 1.6130 + 0.0182m R = 0.0806m0.9825
表22 精密度 wTh(10-6)
钍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5.39~72.5 r = 1.4466 + 0.0526m R = 1.3628 + 0.1018m
表23 精密度 wTi(10-6)
钛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1347~6292 r = 3.2346 + 0.0186m R = 112.98 + 0.0489m
表24 精密度 wV(10-6)
钒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17.2~137.0 r = 2.6463 + 0.0512m R = 0.4066m0.7522
表25 精密度 wY(10-6)
钇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13.9~66.6 r = 0.2702 + 0.0436m R = -0.5708+0.1464m
表26 精密度 wZn(10-6)
锌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43.8~487 r = 0.3849m0.5022 R = 0.1312 + 0.0884m
表27 精密度 wZr(10-6)
锆含量范围 重复性r 再现性R
79.2~478 r = 0.8189 + 0.0183m R = -1.4844+0.0999m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A.1 从实验室间试验结果得到的统计数据和其它数据如表A.1至表A.24。
本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数据是由多个实验室进行方法合作研究所提供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
表A.1至A.24中不需要将各浓度的数据全部列出,但至少列出3个或3个以上浓度所统计的参数。
A.1.1 列出了试验结果可接受的实验室个数(即除了经平均值及方差检验后,属界外值而被舍弃的实验室数据)。
A.1.2 列出了方法的相对误差参数,计算公式为RE%=( i-X0)/X0×100%,公式中 i为多个实验室测量平均值;X0为Ⅰ级标准物质的标准值。
A.1.3 列出了方法的精密度参数,计算公式为RSD%=Sr / i×100%,公式中Sr为重复性标准差;SR为再现性标准差。为了与GB/T 20001.4所列参数的命名一致,本方法精密度表列称谓为:“重复性变异系数”及“再现性变异系数”。
A.1.4 列出了方法的相对准确度参数。相对准确度是指测定值(平均值)占真值的百分数。
表A.1 CaO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3 GSD-7 GSD-4
参加试验室数目 7 7 7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7 7 7
平均值(%) 0.23 1.55 7.64
标准值(%) 0.22 1.67 7.54
相对误差 RE (%) 4.5 -7.2 1.3
重复性标准差 (Sr) 0.023 0.012 0.048
重复性变异系数 (%) 10.0 0.8 0.6
重复性限 r (2.8×Sr) 0.07 0.03 0.14
再现性标准差 (SR) 0.028 0.087 0.18
再现性变异系数 (%) 12.2 5.6 2.4
再现性限 R (2.8×SR) 0.08 0.24 0.50
相对准确度(%) 104 93 101
表A.2 MgO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9 GSD-6
参加试验室数目 7 7 5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7 7 5
平均值(μg/g) 0.12 2.38 3.08
标准值(μg/g) 0.12 2.39 3.00
相对误差 RE (%) 0.0 -0.4 2.7
重复性标准差 (Sr) 0.008 0.045 0.036
重复性变异系数 (%) 6.7 1.9 1.2
重复性限 r (2.8×Sr) 0.02 0.13 0.10
再现性标准差 (SR) 0.009 0.16 0.22
再现性变异系数 (%) 7.5 6.7 7.1
再现性限 R (2.8×SR) 0.02 0.45 0.61
相对准确度(%) 100 97 103
表A.3 K2O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6 GSD-7 GSD-2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5 5 4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5 4 4 4
平均值(μg/g) 0.12 2.50 3.58 5.20
标准值(μg/g) 0.13 2.44 3.54 5.20
相对误差 RE (%) -7.7 2.4 1.1 0.0
重复性标准差 (Sr) 0.004 0.011 0.009 0.009
重复性变异系数 (%) 3.3 0.4 0.2 0.2
重复性限 r (2.8×Sr) 0.01 0.03 0.02 0.03
再现性标准差 (SR) 0.015 0.035 0.050 0.066
再现性变异系数 (%) 12.5 1.4 1.4 1.3
再现性限 R (2.8×SR) 0.04 0.10 0.14 0.18
相对准确度(%) 92 102 101 100
表A.4 Na2O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4 GSD-6 GSD-1
参加试验室数目 6 6 6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6 6 6
平均值(μg/g) 0.30 2.32 3.53
标准值(μg/g) 0.30 2.30 3.48
相对误差 RE (%) 0.0 0.9 1.4
重复性标准差 (Sr) 0.016 0.053 0.051
重复性变异系数 (%) 5.3 2.3 1.4
重复性限 r (2.8×Sr) 0.05 0.15 0.15
再现性标准差 (SR) 0.022 0.19 0.094
再现性变异系数 (%) 7.3 8.2 2.7
再现性限 R (2.8×SR) 0.06 0.54 0.27
相对准确度(%) 100 101 101
表A.5 TFe2O3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2 GSD-10 GSD-3
参加试验室数目 7 7 7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7 7 7
平均值(μg/g) 1.95 3.91 6.49
标准值(μg/g) 1.90 3.86 6.54
相对误差 RE (%) 2.6 1.3 -0.8
重复性标准差 (Sr) 0.03 0.03 0.11
重复性变异系数 (%) 1.5 0.8 1.7
重复性限 r (2.8×Sr) 0.10 0.08 0.30
再现性标准差 (SR) 0.22 0.10 0.13
再现性变异系数 (%) 11.3 2.6 2.0
再现性限 R (2.8×SR) 0.61 0.28 0.38
相对准确度(%) 103 101 99
表A.6 Al2O3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12 GSD-7
参加试验室数目 6 6 6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6 5 6
平均值(μg/g) 2.85 9.49 13.60
标准值(μg/g) 2.84 9.30 13.41
相对误差 RE (%) 0.3 2.0 1.4
重复性标准差 (Sr) 0.05 0.11 0.28
重复性变异系数 (%) 1.8 1.2 2.0
重复性限 r (2.8×Sr) 0.13 0.32 0.80
再现性标准差 (SR) 0.24 0.44 0.43
再现性变异系数 (%) 8.4 4.6 3.2
再现性限 R (2.8×SR) 0.68 1.24 1.21
相对准确度(%) 101 102 102
表A.7 SiO2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4 GSD-12 GSD-10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5 5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5 5 5
平均值(μg/g) 55.42 77.41 90.04
标准值(μg/g) 52.59 77.29 88.89
相对误差 RE (%) 5.4 0.2 1.3
重复性标准差 (Sr) 0.44 0.39 0.32
重复性变异系数 (%) 0.8 0.5 0.4
重复性限 r (2.8×Sr) 1.26 1.10 0.91
再现性标准差 (SR) 2.22 1.45 1.15
再现性变异系数 (%) 4.0 1.9 1.3
再现性限 R (2.8×SR) 6.28 4.09 3.24
相对准确度(%) 105 100 101
表A.8 Ce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3 GSD-4 GSD-2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5 5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5 5 4
平均值(μg/g) 38.2 131 386
标准值(μg/g) 39 136 402
相对误差 RE (%) -2.0 -3.7 -4.0
重复性标准差 (Sr) 2.1 3.3 3.9
重复性变异系数 (%) 5.5 2.5 1.0
重复性限 r (2.8×Sr) 5.9 9.5 11
再现性标准差 (SR) 3.3 10.7 16.1
再现性变异系数 (%) 8.6 8.2 4.2
再现性限 R (2.8×SR) 9.2 30 46
相对准确度(%) 98 96 96
表A.9 Cr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8 GSD-11 GSD-10 GSD-1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5 5 5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5 5 4 4
平均值(μg/g) 7.6 40.9 141.0 175.6
标准值(μg/g) 7.6 40 136 194
相对误差 RE (%) 0.0 2.2 3.7 -9.5
重复性标准差 (Sr) 0.52 2.2 2.8 3.1
重复性变异系数 (%) 6.8 5.4 2.0 1.8
重复性限 r (2.8×Sr) 1.5 6.3 7.9 8.8
再现性标准差 (SR) 0.53 3.1 7.0 30
再现性变异系数 (%) 7.0 7.6 5.0 17.1
再现性限 R (2.8×SR) 1.5 8.9 20 85
相对准确度(%) 100 102 104 90
表A.10 Ga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S-2 GSS-1 GSS-7
参加试验室数目 7 7 7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5 4 7
平均值(μg/g) 12.4 19.3 37.8
标准值(μg/g) 12 19.3 39
相对误差 RE (%) 3.3 0.0 -3.0
重复性标准差 (Sr) 0.27 0.43 0.51
重复性变异系数 (%) 2.2 2.2 1.3
重复性限 r (2.8×Sr) 0.8 1.2 1.4
再现性标准差 (SR) 0.90 1.1 2.0
再现性变异系数 (%) 7.2 5.7 5.3
再现性限 R (2.8×SR) 2.5 3.1 5.6
相对准确度(%) 103 100 97
表A.11 La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7 GSD-2
参加试验室数目 7 7 7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5 6 7
平均值(μg/g) 14.5 46.0 87.8
标准值(μg/g) 13.0 45 90
相对误差 RE (%) 11.5 2.2 -2.5
重复性标准差 (Sr) 0.76 2.2 1.7
重复性变异系数 (%) 5.2 4.8 1.9
重复性限 r (2.8×Sr) 2.1 6.3 4.9
再现性标准差 (SR) 2.8 3.9 5.3
再现性变异系数 (%) 19.3 8.5 6.0
再现性限 R (2.8×SR) 8.0 11 15
相对准确度(%) 112 102 98
表A.12 Mn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2 GSD-4 GSD-11
参加试验室数目 7 7 7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3 7 7
平均值(μg/g) 277 854 2397
标准值(μg/g) 240 825 2490
相对误差 RE (%) 15.4 3.5 -3.7
重复性标准差 (Sr) 2.2 6.4 13
重复性变异系数 (%) 0.8 0.7 0.5
重复性限 r (2.8×Sr) 6.3 18 38
再现性标准差 (SR) 40 36 93
再现性变异系数 (%) 14.4 4.2 3.9
再现性限 R (2.8×SR) 112 102 263
相对准确度(%) 115 104 96
表A.13 Nb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1 GSD-2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4 4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5 4 3
平均值(μg/g) 6.58 35.1 92.3
标准值(μg/g) 6.8 35 95
相对误差 RE (%) -3.2 0.3 -2.8
重复性标准差 (Sr) 0.21 0.39 0.38
重复性变异系数 (%) 3.2 1.1 0.4
重复性限 r (2.8×Sr) 0.58 1.1 1.1
再现性标准差 (SR) 1.05 1.38 2.87
再现性变异系数 (%) 16.0 3.9 3.1
再现性限 R (2.8×SR) 3.0 3.9 8.1
相对准确度(%) 97 101 97
表A.14 P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4 GSD-7 GSD-1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5 5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4 4 5
平均值(μg/g) 473.1 800.6 1519
标准值(μg/g) 470 820 1490
相对误差 RE (%) 0.6 -2.4 1.9
重复性标准差 (Sr) 9.3 7.4 49.2
重复性变异系数 (%) 2.0 0.9 3.2
重复性限 r (2.8×Sr) 26.3 20.8 139
再现性标准差 (SR) 28.0 39.4 105
再现性变异系数 (%) 5.9 4.9 6.9
再现性限 R (2.8×SR) 79.1 112 296
相对准确度(%) 101 98 102
表A.15 Pb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3 GSD-5 GSD-7 GSD-11
参加试验室数目 8 8 8 8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8 8 6 8
平均值(μg/g) 38.0 110.3 344.8 622.8
标准值(μg/g) 40 112 350 636
相对误差 RE (%) -5.0 -1.5 -1.5 -2.1
重复性标准差 (Sr) 1.1 2.0 1.8 7.7
重复性变异系数 (%) 2.9 1.8 0.5 1.2
重复性限 r (2.8×Sr) 3.2 5.7 5.0 21.6
再现性标准差 (SR) 5.1 4.6 7.6 22
再现性变异系数 (%) 13.4 4.2 2.2 3.5
再现性限 R (2.8×SR) 14.4 12.8 21.4 61.1
相对准确度(%) 95 98 97 98
表A.16 Rb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1 GSD-12 GSD-2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5 5 5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5 4 5 5
平均值(μg/g) 10.5 125.7 273.8 457.7
标准值(μg/g) 9.2 116 270 470
相对误差 RE (%) 14.1 8.4 1.4 -2.6
重复性标准差 (Sr) 0.44 2.2 1.8 1.7
重复性变异系数 (%) 4.2 1.8 0.6 0.4
重复性限 r (2.8×Sr) 1.2 6.1 5.0 4.8
再现性标准差 (SR) 1.5 8.1 9.7 11
再现性变异系数 (%) 14.3 6.4 3.5 2.4
再现性限 R (2.8×SR) 4.2 23 27 31
相对准确度(%) 114 108 101 97
表A.17 Sc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S-2 GSS-4 GSS-7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5 5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5 5 5
平均值(μg/g) 10.7 20.9 30.2
标准值(μg/g) 10.7 20 28
相对误差 RE (%) 0.0 4.5 7.8
重复性标准差 (Sr) 0.34 0.47 1.2
重复性变异系数 (%) 3.2 2.2 4.0
重复性限 r (2.8×Sr) 1.0 1.3 3.3
再现性标准差 (SR) 0.76 1.8 2.3
再现性变异系数 (%) 7.1 8.6 7.6
再现性限 R (2.8×SR) 2.1 5.0 6.4
相对准确度(%) 100 105 108
表A.18 Sr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3 GSD-6 GSD-1
参加试验室数目 6 6 6 6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6 6 6 6
平均值(μg/g) 26.6 90.0 260.5 502.7
标准值(μg/g) 25 90 266 525
相对误差 RE (%) 6.4 0.0 -2.1 -4.2
重复性标准差 (Sr) 0.99 1.1 3.2 4.2
重复性变异系数 (%) 3.7 1.2 1.2 0.8
重复性限 r (2.8×Sr) 2.8 3.2 9.0 12
再现性标准差 (SR) 1.1 2.2 5.6 29
再现性变异系数 (%) 4.1 2.4 2.1 5.8
再现性限 R (2.8×SR) 3.2 6.2 16 83
相对准确度(%) 107 100 98 96
表A.19 Th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6 GSD-1 GSD-2
参加试验室数目 6 6 6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6 6 6
平均值(μg/g) 9.73 28.6 72.5
标准值(μg/g) 9.0 28 70
相对误差 RE (%) 8.1 2.1 3.6
重复性标准差 (Sr) 0.54 1.2 1.7
重复性变异系数 (%) 5.5 4.2 2.3
重复性限 r (2.8×Sr) 1.5 3.4 4.9
再现性标准差 (SR) 0.91 1.4 3.3
再现性变异系数 (%) 9.4 4.9 4.6
再现性限 R (2.8×SR) 2.6 4.0 9.3
相对准确度(%) 108 102 104
表A.20 Ti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6 GSD-1 GSD-3
参加试验室数目 8 8 8 8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6 8 8 8
平均值(μg/g) 1347 4638 5637 6292
标准值(μg/g) 1270 4640 5870 6360
相对误差 RE (%) 6.1 -0.04 -4.0 -1.1
重复性标准差 (Sr) 11 25 37 31
重复性变异系数 (%) 0.8 0.5 0.6 0.5
重复性限 r (2.8×Sr) 31 70 104 87
再现性标准差 (SR) 96 64 234 94
再现性变异系数 (%) 7.1 1.4 4.2 1.5
再现性限 R (2.8×SR) 272 180 663 265
相对准确度(%) 106 100 96 99
表A.21 V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2 GSD-11 GSD-6
参加试验室数目 8 8 8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7 8 8
平均值(μg/g) 17.2 45.9 137.0
标准值(μg/g) 16.5 47 142
相对误差 RE (%) 4.2 -2.3 -3.5
重复性标准差 (Sr) 1.1 1.4 3.5
重复性变异系数 (%) 6.4 3.0 2.6
重复性限 r (2.8×Sr) 3.1 4.1 10
再现性标准差 (SR) 1.2 2.2 6.1
再现性变异系数 (%) 7.0 4.8 4.4
再现性限 R (2.8×SR) 3.4 6.1 17
相对准确度(%) 104 98 96
表A.22 Y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11 GSD-2
参加试验室数目 6 6 6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6 6 5
平均值(μg/g) 13.9 43.7 66.6
标准值(μg/g) 14 43 67
相对误差 RE (%) -0.7 1.6 -0.6
重复性标准差 (Sr) 0.34 1.3 0.77
重复性变异系数 (%) 2.4 3.0 1.2
重复性限 r (2.8×Sr) 1.0 3.6 2.2
再现性标准差 (SR) 0.53 3.0 2.4
再现性变异系数 (%) 3.8 6.9 3.6
再现性限 R (2.8×SR) 1.5 8.5 6.6
相对准确度(%) 99 102 99
表A.23 Zn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8 GSD-5 GSD-12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5 5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4 5 5
平均值(μg/g) 43.8 243 487
标准值(μg/g) 43 243 498
相对误差 RE (%) 1.9 0.0 -2.2
重复性标准差 (Sr) 0.66 2.8 2.9
重复性变异系数 (%) 1.5 1.2 0.6
重复性限 r (2.8×Sr) 1.9 8.0 8.2
再现性标准差 (SR) 1.5 5.9 27
再现性变异系数 (%) 3.4 2.4 5.5
再现性限 R (2.8×SR) 4.2 17 75
相对准确度(%) 102 100 98
表A.24 Zr统计结果表
样 品 名 称 GSD-10 GSD-3 GSD-1 GSD-8
参加试验室数目 5 5 5 5
可接受结果的数目 3 4 5 5
平均值(μg/g) 79.2 225 315 478
标准值(μg/g) 70 220 310 490
相对误差 RE (%) 13.1 2.3 1.6 -2.4
重复性标准差 (Sr) 0.89 2.2 2.3 4.9
重复性变异系数 (%) 1.1 1.0 0.7 1.0
重复性限 r (2.8×Sr) 2.5 6.1 6.6 14
再现性标准差 (SR) 2.7 8.4 14 16
再现性变异系数 (%) 3.4 3.7 4.4 3.3
再现性限 R (2.8×SR) 7.5 24 38 44
相对准确度(%) 113 102 102 98
附加说明
本方法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方法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技术归口。
本方法由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负责起草。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 严志远。
本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叶家瑜、江宝林组织实施。
|
|